十大语文差错.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1631360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大语文差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十大语文差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十大语文差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十大语文差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十大语文差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十大语文差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大语文差错.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咬文嚼字“咬”春晚,董卿再出错咬文嚼字与“春晚”有着深厚的友谊,是央视的老朋友。我们曾连续三年关注央视“春晚”, 2007年还派出专家赴“春晚”直播现场把关。咬文嚼字认真地研究过“春晚”字幕的制作程序,给央视提出了“调整字幕制作程序”“增加字幕制作人员”“提高工作人员文字水平”“设置专职文字审读岗位”等四条建议。在咬文嚼字的关注下,央视“春晚”的文字水平大幅度提高,得到了社会各界好评。央视对咬文嚼字的帮助也表示了感谢。咬文嚼字杀“回马枪”,再度检查“春晚”的文字质量。今年,央视“春晚”在文字使用的态度上还是非常严谨的,但由于节目众多、时间紧迫等原因,差错还是未能幸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

2、、文史差错。比如:爱的代驾中闫学晶说:“我西施,她貂蝉,合着我比她老一千多年呢。”这无疑把西施说得太老了。西施、貂蝉都是传说中的古代美女,生卒年都不详,但大致可推断其生活年代。据载,西施于公元前494年由越王勾践进献给吴王夫差;貂蝉被王允使连环计先献给董卓,后又许配给吕布,导致董吕反目,公元192年吕布杀了董卓。由此可大致推算二人相差700年左右,离“一千多年”远着呢。荆轲刺秦中黄宏一上台就说:“想当初秦公金銮殿,图穷匕首见”其中的“秦公”说错了,应说“秦王”才对。秦国国君在秦孝公之前(包括秦孝公)都称“公”,公元前324年,秦惠文君(孝公之子)改称“王”,自此以后直到嬴政于公元前221年统一

3、六国后改称“皇帝”,秦国国君均为“王”。“荆轲刺秦”中,荆轲刺杀的是后来被称为秦始皇的嬴政,当时他是“秦王”,而不是“秦公”。空山竹语前董卿说:“中国有句古话叫竹报平安,虽然现代人早已不把报平安的家信写在竹简上了,但这青青翠竹在传统文化里一直被视为坚贞高洁、虚心向上的君子形象。”董卿显然把“竹报平安”理解成在竹简上写平安家信了,这无疑不对。“竹报平安”是个成语,出自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北都只有童子寺里有一丛竹子,数尺高,主管寺院事务的纲维和尚每日都向寺院有关人员报告,竹子没有枯萎,很平安。后以“竹报平安”指平安家信,也简称“竹报”。竹子也因此成为吉祥平安的象征,民间还有以竹为题材的吉祥图画

4、,也称“竹报平安”。总之,“竹报平安”并不是在竹简上写平安信。二、字词差错。比如:小合唱中相声演员周炜说:“今天你们四个跟我说相声,这不算新人吗?”字幕把表示疑问的语气助词“吗”误成了“嘛”。今天的幸福中多次出现“产前综合症”(字幕也如此)一语,规范的说法应是“产前综合征”。征,即症状;综合征,指的是一些相互关联的器官出现功能紊乱而表现出一群症状,往往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所以“征”不能写作病字头的“症”。三、语法错误。如:鼓韵龙腾字幕解说词:“鼓是人类最早的音韵之一”这是明显的主语谓语搭配不当。“鼓”是一种乐器,“音韵”即和谐的声音,二者不是同一个概念,只有鼓所发出的声音,才能称为“音韵”。所

5、以正确的说法,应是“鼓乐是人类最早的音韵之一”。2011年十大语文差错一、社会影响重大的语文差错是:“捍”误为“撼”。2011年5月,故宫送给北京市公安局的一面锦旗上,把赞美词“捍祖国强盛”错成了“撼祖国强盛”,舆论哗然。“捍”是保卫、防御的意思;“撼”是动、摇动的意思。虽然读音相同,但两个字并不通用。故宫“撼”事,令人遗憾。二、简繁体转换中容易混淆的繁体字是:復/複。2011年出品的电影辛亥革命中,多次出现“光複”字样,其实都应作“光復”。“復”,表示转回来、还原、恢复等义,“光复”的“复”指恢复,故对应的繁体字应为“復”;“複”的本义是有里子的衣服,引申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重复,如“山重水

6、複”“複印”。三、建党九十周年时,媒体上经常出现的知识差错是:把中国共产党党徽上的镰刀与锤头,误说成“镰刀与斧头”。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徽为镰刀和锤头组成的图案。”镰刀代表农民阶级,锤头代表工人阶级。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是共产党依靠的两大基本阶级。锤头和镰刀交叉的图案,代表工农联盟。四、在报道工程建设时常见的词语错误是:“合龙”误为“合拢”。2011年7月,杭州钱江三桥发生部分坍塌事故,有关报道中说,大桥在施工中曾存在“过分强行合拢”的问题。其中的“合拢”应作“合龙”。传说天上的龙有吐水的本领,故人们把大坝未合龙时的流水口比作龙口;而把修筑堤坝或桥梁等从两端施工,最后在中间接合,

7、叫作“合龙”。“合拢”只是靠拢在一起,与“合龙”不是一回事。五、普遍关注而又普遍读错的一个金属元素是:“铊”。“铊”是一个冷僻字,因为社会事件中出现了“铊”,从而进入了公众视野。这是一个多音字。读tu时,同秤砣的“砣”;读t时,则表示一种元素名称,不少人却把它误读成tu。铊的化合物有毒。2011年6月,中国矿业大学发生学生“铊中毒”事件,某些电视主持人在播报有关新闻时,把“铊中毒”读成了“tu中毒”。六、灾害事故报道中经常混淆的词语是:泄露/泄漏。媒体在报道日本核电站时,有的用“泄露”,有的用“泄漏”,前者是用错了的。“泄露”的对象是机密的信息;“泄漏”则既可以指具体的物质,也可以指抽象的情报

8、、信息等,使用的范围较广。凡是液体、气体等的漏出,应当说成“泄漏”。七、媒体上容易误用的一个称谓是:村长。我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共三至七人组成。其主要领导称“村民委员会主任”,简称“村主任”。媒体在报道当下农村新闻时,经常把“村主任”误称为“村长”。这是语言运用中的滞后现象。八、在使用计量单位时常见的错误是:把“摄氏度”分开来说成“摄氏”多少“度”,如“摄氏15度”“摄氏20度”。准确的说法应是:“15摄氏度”“20摄氏度”。摄氏度是温标的一种,由瑞士天文学家摄尔修斯制定。这是一个法定计量单位,不能随意拆开。九、学生作文中容

9、易出错的一句引语是:“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之计”容易误为“一年之季”或“一年之际”。这是一句古谚,大意是说,要在一年开始时多做工作,为实现全年的奋斗目标打好基础。“计”,计划、规划,误为“季度”“季节”的“季”或“边际”“国际”的“际”,都是不对的。十、街头商店用字中常见的差错是:“家具”误为“家俱”。“具”,义为器具、用具。“家具”即床、柜、桌、凳等家庭用具,故用“具”。“俱”,义为全、都、一起,如“面面俱到”“与生俱来”。前者为名词,后者为副词,两者不容混淆。2010年十大语文差错 一、世博报道中经常写错的成语是:美轮美奂。2010年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园区中各国展馆千姿百态,“美轮美

10、奂”便成了媒体描写这些展馆的常用词语,但常常错写成“美仑美奂”或“美伦美奂”。这一成语形容的是建筑物的高大美观,其中的“轮”含义为“高大”,写成“仑”或“伦”,都是别字。 二、世博报道中经常写错的地名是:黄浦江。上海世博会沿黄浦江布局, “黄浦江”因此成为世博报道中的高频词语,但因为“黄浦”和“黄埔”音同形近,往往错成了“黄埔江”。“黄浦江”相传和战国春申君黄歇有关,故名“黄歇浦”,简称“黄浦”,“浦”义为水滨或水流交汇处。“黄埔”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因历史上成立过黄埔军校而闻名。 三、统计数量时经常混淆的词是:截止/截至。“截止下午5点,入园参观人数已超过30万。”其中“截止”应为“截至”。“

11、截止”的意思是停止,一般用于某一时间之后,如“活动已于昨日截止”;而用于某一时间之前的应当是“截至”,如“截至昨日,已有上千人报名”。 四、新闻报道中容易用错的词是:侧目。如:“他的研究成果解决了十多亿人的吃饭问题,令世界为之侧目。”“这位小将在广州亚运会上的成绩离世界纪录只有1秒,令人侧目。”这里的“侧目”应改为“瞩目”之类的词语。所谓“侧目”,是指斜目而视,形容愤恨或者畏惧的样子,它和“瞩目”完全是两回事。五、体育报道中经常用错的词是:囊括。广州亚运会报道中曾有这样的句子:“中国军团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囊括金牌199枚,位居金牌榜首位。”“宁波选手广州亚运囊括10金。”其中的“囊括”明显

12、用词不当。“囊括”的意思是无一遗漏,只要不是将所有的金牌都收入囊中,就不能用“囊括”。六、繁体字容易误认的是:晝。“晝”是“昼”的繁体字,常被误认作“書”(书)或“畫”(画)。2010年中央电视台元宵晚会便把古诗名句“花市灯如昼”误读为“花市灯如书”。选入某教材的古文名篇昼锦堂记,也被误作画锦堂记。这都是因为认错了繁体字“晝”。七、书名或栏目名称常见的差错是:“精粹”误为“精萃”。“精”本指经拣选的好米,“粹”则指纯净而无杂质的米,“精”“粹”都是名词,两者并列,引申指提炼出的好东西。“萃”常用义为集聚,是动词,如“荟萃”“集萃”等,没有精华的意思。 八、在否定句式中经常误用的词语是:无时无刻

13、。“上海世博会如火如荼,无时无刻都在散发着迷人的魅力。”这里把“无时无刻”与“都”搭配使用是错误的。“无时无刻”是无一时无一刻的意思,其含义与“每时每刻”不同,用法也与后者不同。“每时每刻”常与“都”搭配,而“无时无刻”则须与“不”搭配才能表达肯定的意思。九、用汉字数字表示年份时常见的差错是:以阿拉伯数字“0”代替汉字数字“”。比如将“二一年”误写为“二0一0年”。表示数的空位,有多种写法:阿拉伯数字写为“0”;汉字的大写数字写为“零”,小写数字写为“”。用电脑键盘输入“”,要比“0”复杂,不少人就用“0”去代替“”,结果把阿拉伯数字混入了汉字的数字系统。 十、引用古诗时容易发生误解的是:“忽

14、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常有人用这两句诗描写梨花盛开的景色,也有人认为它们写的是冬天的景色,央视“青歌赛”上就曾出现这样的理解。其实这两句诗出自唐朝边塞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它们是千古咏雪名句,并非实写梨花,写的是“胡天八月即飞雪”,亦非冬景2009年十大语文差错 一、经常混淆的概念是:“祖国”和“新中国”。2009年是新中国建立60周年,在相关纪念活动和媒体报道中,“祖国60岁生日”频频出现,正确的说法应是“新中国60岁生日”。“新中国”特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祖国”指祖先世代居住的国家,我们的祖国是中国,有5000年的文明史。 二、经常误用的量词是:位。如:“三位罪犯落入法

15、网”“我是一位歌手”。作为量词,“位”是含有敬重意味的,不应用于“罪犯”等不应受到敬重的人,也不应用于自称。 三、媒体中容易用错的成语是:首当其冲。如:“他首当其冲坚持上一线工作”“大地让人首当其冲想到的是母亲”。这类说法不仅出现在广播电视中,也出现在报刊图书里。所谓“首当其冲”,义为首先受到冲击,遭遇灾难与不幸,不能理解为“冲锋在前”,也不能简单地等同于“首先”。 四、日历上的常见用字错误是:“己丑年”错成“己醜年”。2009年是农历己丑年,有人以为“丑”的繁体字是“醜”,就在日历中将“己丑年”误为“己醜年”。其实“己丑年”里的“丑”本有其字,它是地支的第二位,和繁体字“醜陋”的“醜”无关。 五、地方宣传中经常误用的词语是:故里。一些地方为了提高知名度,常号称是某名人的“故里”,理由是该名人曾在当地居住。其实,“故里”指的是故乡、家乡。住过的地方应称“故地”,住过的居室应称“故居”,它们和“故里”不是一回事。 六、影视剧中经常出现的人名错误是:“貂蝉”错成“貂婵”。如:“貂婵是所谓的四大美女之一”。三国演义中貂蝉出现在汉代,当时人认为“貂”与“蝉”都是美好的事物,因此用来作美女的名字。“婵”可以形容女子姿态美好,但人名“貂蝉”是不能写成“貂婵”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