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12月)化学试题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1626936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12月)化学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12月)化学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12月)化学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版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12月)化学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版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12月)化学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12月)化学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12月)化学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12月)化学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部分夹持固定装置已略去)AABBCCDD2 .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安全的保障。如图图示实验基本操作中错误的是( )A倾倒液体B读取液体体积C检查气密性D过滤3 . 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ANaOHBCO2CHClDNa2CO34 . 下列关于金刚石、石墨、C60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石墨是电的良导体,可做电极B石墨质软,可作铅笔芯C金刚石由碳元素组成DC60由碳原子构成5 .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BCD6 . 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下列对物质在空气中

2、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雾B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分三层,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7 . 某粒子结构示意图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B原子核内一定有10个质子C该粒子具有稳定结构D该粒子可能是离子或原子8 . 我们的生活中常用到下列物质,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红酒B18K金项链C冰水混合物D可乐9 . 下列推理得出的相关结论合理的是(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分子一定比原子大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

3、不是化合物C元素种类在化学反应中不发生变化,所以化学反应中只有元素种类不发生变化D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10 . 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给出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表示的都是离子B均是稳定结构,所以化学性质相同C都是原子得电子后形成的粒子D表示的粒子属于三种不同的元素11 . 有100g碳酸钙,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67g。下列推断不符合客观事实的是A生成CO2的质量是33gB生成物中CaO的物质的量是0.75molC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40%D剩余固体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大于1:412 .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是选项实

4、验目的实验方案A.证明某气体是一氧化碳将该气体通入灼热的氧化铜粉末,黑色粉末变红B.证明酸和碱恰好中和向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溶液最终呈无色C.证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将白磷放入80热水中,不燃烧,通入氧气后白磷燃烧D.证明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FeCuAg将两根光亮铁丝分别伸入硝酸银和硫酸铜的溶液中,硝酸银溶液中的铁丝表面有银白色固体附着,另一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附着A. A B. B C. C D. D13 . 将铁和铜分别放入稀硫酸中,铁的表面有气泡产生,而铜的表面无明显现象,通过这一现象可以判断( )A铁的导电性比铜的强B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的强C铁的硬度比铜的大D铁的

5、金属活动性比铜的弱14 . 下列物质变化中,区别于其它变化的是( )A榨取西瓜汁B粮食酿成酒C蔗糖溶于水D铁杵磨成针15 .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Mg+O2MgOB4Fe+3O22Fe2O3CH2O2H2O+O2DCO2+Ca(OH)2CaCO3+H2O二、填空题16 . 为增加驾乘人员的安全,驾驶室中设计了安全气囊(由碰撞传感器、气体发生器和气囊组成)。当行驶的汽车受到强烈震动时,传感器发出信号,气囊中的叠氮化钠(NaN3)发生分解,迅速产生氮气和固体金属钠,气囊的体积迅速膨胀,以达到保护驾乘人员安全的目的。请写出上述转化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的属于反应(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

6、之一),试计算NaN3中钠、氮两种元素的质量比。NaN3属于(填“有机物”、“无机物”之一)三、实验题17 . 如图所示是探究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中做催化剂的过程:(1)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说明_。(2)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本条复燃,说明_。(3)待实验中试管内无气泡冒出时,再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发现又有气泡产生,在此实验基础上,设计实验进一步证明反应后二氧化锰质量没有变化_。18 . 小明上网阅读时得知根据氨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可设计测定铜元素相对原子质量(Ar)的实验。小明很感兴趣,和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探究活动,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1)实验室

7、利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之间的复分解反应制取氨气。小明将A与E连接,观察到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说明氨气显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小刚将纯净干燥的氨气通入B中,观察到玻璃管内黑色固体变为亮红色,管口有液滴,同时生成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小组同学测定铜元素相对原子质量(Ar)的实验设想是:先称量反应物CuO的质量m(CuO),反应完全后测定生成物水的质量m(H2O),由此计算出Cu的相对原子质量。小组每位同学从所提供的仪器中选择并组装了一套用于本实验的装置,其中简单、合理的是(填序号,装置可重复使用)_。Aacd

8、bbeecd Baeebbcdee Caeebbeecd Dabbeecd在本实验中,使测定结果Ar(Cu)偏大的是_ (填序号);ACuO未完全起反应BCuO不干燥C氢氧化钠固体不干燥DCuO中混有不反应的杂质ANH4C1与Ca(OH)2混合物不干燥在本实验中,还通过测定_和_的质量达到目的。四、计算题19 . 在研究某大理石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的活动中,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过程如图所示:求:(1)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_。(2)该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第 1 页 共 1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2、3、4、5、6、7、8、9、10、11、12、13、14、15、二、填空题1、三、实验题1、2、四、计算题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