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1626283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35课时)东莞市塘厦第三小学 潘瑞莲第一单元 美丽的地球(8课时)1、蓝色的星球(2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18页。教学目标:1、知道地球的基本形状、大小、海陆分布第基本知识,初步了解地球上的七大洲四大洋。2、知道海洋拥有人类重要的食物和能源资源,感受保护海洋的重要性。3、了解人类对海洋的探索历程,感受人们的探索勇气,激发热爱海洋的情感。教学重点:对海洋的和海洋的开发和利用。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地球的基本常识与人们认识地球的简单历程。第2课时:海洋探秘。教学过程:1、了解地球是一个水球。从“新闻链接”入手,让学生通过观察从太空拍摄到的地球图片感知地球是一个

2、球体,更是一个水球。2、介绍地球的水陆分布。3、教学地球的水循环。4、教学人类对海洋的探索。5、教学人类对海洋的开发和利用。6、了解海洋的可持续发展。7、课堂小结。2、地球上的陆地(3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9-15页。教学目标:1、知道地球上的七大洲及其分布和位置,知道地球的经线、纬线、东西半球、南北半球和赤道。2、知道地球上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及基本特征,了解地球丰富的自然资源,感受地球的神奇和美丽。3、感受不同地域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教学重点:地球上的陆地和地貌及地地球上的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课时安排:(3课时)第1课时:地球上的陆地与大陆漂移假说。第2课时:主要地形地貌及分布与特征。第

3、3课时:靠山吃同,靠水吃水陆地资源的利用。教学过程:1、认识七大洲。2、借助地球仪了解地球的基本知识。3、人类认识地球的探索这路。4、地球上的各种地形地貌及其主要特征和分布。5、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6、地球丰富的自然资源及其利用。7、不同地域人们的不同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8、课堂小结。3、地球村的居民(3课时)教学内容:课本P1621页。教学目标:1、知道世界上主要的人种及其分布,探究不同的种族有着不同的体貌特征,树立种族平等的观念。2、知道世界上有许多国家和地区,发解它们所在的地理位置及基本情况,感受不同国家和地区人们的生活,尊重他们的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3、知道有联合国的基本知识和世界主要

4、国际组织。课时安排:第1课时:世界上的人种与民族的分布及多样的生活方式。第2课时:世界上的国家与地区及其不同的社会制度。第3课时:联合国及世界重要的国际组织。教学过程:1、了解地球上人口的增长。2、了解不同的人种及其分布,种族平等。3、了解世界国家和地区。4、尊重不同的民族及其生活习惯和信仰。5、联合国及世界重要的国际组织。6、课堂小结。第二单元 文明的足迹(8课时)4、文明的摇篮(3课时)教学内容:课本P2231。教学目标:1、了解四大文明古国和古希腊罗马文明的标志性成就,初步感受文明的影响力。2、感受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培养保护文化的态度与责任意识。课时安排:第1课时:古埃及和古印度文明。

5、第2课时:古巴比伦和古希腊罗马文明。第3课时:中国古代文明及文化遗产与保护。教学过程:1、了解金字塔与古埃及文明。2、了解空中花园与古马比伦文明。3、了解泰姬与古印度文明。4、了解奥运会与古希腊文明。5、了解科洛西姆斗兽场与古罗马文明。6、中国古文明探究。7、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8、课堂小结。5、文明的巨星(2课时)教学内容:课本P32-39页。教学目标:1、了解历史上不同领域的有代表性的伟大人物。2、初步感受一些文明巨星的思想和品德,崇敬他们为人类文明所作出的杰出贡献。3、培养学生资料搜集、整理和初步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文明巨星,使学生学会创造、传播和发展文明。课时安排:第1课时:文学

6、艺术星光。第2课时:思想政治星光。教学过程:1、了解人类文明之文学巨星。2、了解人类文明之艺术巨星。3、了解人类文明之思想巨星。4、了解人类文明这政治巨星。5、了解人类文明巨星拓展。6、课堂小结。6、世界风情(3课时)教学内容:课本P4047页。教学目标:1、领略一些地区、民族的不同生活习惯、风土人情、风光古迹。2、感受世界文化多样化的美妙,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开放、接纳、欣赏、尊重的态度。3、养成观察、留心记录的好习惯,培养善于学习的态度和精神。教学难点:让学生从琐碎的细节中提炼面向世界公民的品格和态度的启蒙。课时安排:第1课时:节日文化风情。第2课时:饮食居住等特色风情。第3课时:世界自然风

7、光与游记意义。教学过程:1、了解世界各地节日风情。2、了解世界各地之饮食文化习惯。3、了解和欣赏世界各地居住与建筑大观。4、“流行世界的文明”主题活动。5、世界风光与旅行游记的习惯引导。6、课堂小结。第三单元 地球村的经济(10课)7、小商标,大世界(2课时)教学内容:课本P4853页。教学目标:1、 通过身边常见的进口商品,体会世界经济的发展与联系及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2、 培养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以及初步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3、 培养关注生活的热情和乐于探究的意识。教学重点:通过身边常见的进口商品,让学生体会世界经济的发展与联系及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课时安排:第1课时:我们身边

8、的外国商品。第2课时:为外国商品找家乡。教学过程:1、由丹丹日记引出的超市里的“大世界”。2、找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进品商品。3、小组活动:在世界地图上为商品找家乡。4、学生制作“国家小档案”,并展览。5、课堂小结: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8、“中国制造”走向全球(3课时)教学内容:课本P5461页。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商品形象的变迁,感受“中国制造”对国际市场的影响。2、感受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美好前景,激发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3、简单了解家乡经济发展状况,愿意为家乡的发展出力。教学重点:了解中国商品形象的变迁,感受“中国制造”对国际市场的影响;激发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课时安排:第1课时:中

9、国商品风靡世界。第2课时: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第3课时:我为家乡创品牌。教学过程:1、新闻链接: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2、中国制造风靡世界。3、中国经济发展的优势。4、中国商品形象的变迁。5、小活动:我为家乡创品牌。6、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打算以后怎样做?9、从丝绸之路到WTO(3课时)教学内容:课本P6270页。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到“互通有无“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感受全球化的发展趋势。2、简单了解WTO及作用,感受我国加入WTO的积及意义。3、初步认识到开放的世界充满机遇和挑战。教学重点:介绍“WTO”以及我国加入WTO后在国家建设和人们生活等方面发生的变化。课

10、时安排:第1课时:古代丝绸之路的贡献。第2课时:WTO与当代丝绸之路。第3课时:全球化时代的生活。教学过程:1、引入:从新闻链接:“哥德保号”回来了。2、古代丝绸之路的贡献。3、现代重大国际贸易活动。4、加入WTO给中国带来的影响。5、课堂小结。10、你好,世界公民(2课时)教学内容:课本P7176页。教学目标:1、知道在全球化背景下,人类的命运休止戚与共。2、初步树立开放的国际意识,学做世界公民。3、积极成长,为适应未来的国际化社会做好准备。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树立开放的国际意识,学做世界好公民。课时安排:第1课时:我们生活在地球村。第2课时:世界公民形象设计大赛。教学过程:1、人们在地球村相

11、互储存2、世界公民的典范人物。3、学做世界公民是青少年成长的需要。4、世界公民形象设计大赛。5、课堂小结。第四单元 爱护地球家园(9课时)11、灾难见真情(3课时)教学内容:课本P7784页。教学目标:1、知道大自然主要的灾害类型及危害。2、了解人们在灾害面前互相帮助,共渡难关的故事,感受人间的患难真情。3、掌握基本的预测和防御灾害的方法,减少灾害损失。教学重点:1、了解人们在灾害面前互相帮助,共渡难关的故事,感受人间的患难真情。2、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课时安排:第1课时:认识重大的自然灾害。第2课时:灾难见真情。第3课时:灾难的预防。教学过程:1、了解大自然的主要灾害及其类型。2、

12、了解我国发生的重大自然。3、学习抗洪救灾的英雄故事。4、了解在灾害面前人们互相帮助,共渡难关的故事。5、预防和预测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的损失。6、课堂小结:你有什么感受?12、超载的地球(3课时)教学内容:课本P8590页。教学目标:1、知道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人与自然要和谐共处。2、感受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给人世间的生产生活带来的直接影响。3、探究环境变化的主要原因,感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教学重点:1、感受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给人世间的生产生活带来的直接影响。2、探究环境变化的主要原因,感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教学过程:1、环境恶化、人口增长、资源匮乏正是影响着我们和生产和

13、生活。2、30年前后生活环境对比。3、动植物的消亡。4、人类对大自然的过度索取带来的恶果。5、人口分布的不均衡加剧了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分配。控制人口显得越来越来重要。6、课堂小结。13、爱护我们的家园(3课时)教学内容:课本P9197页。教学目标:1、知道地球资源是有限的,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环境。2、简单了解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为了保护环境所采取的措施。3、了解一些环保卫士的感人故事,感受他们为保护环境所付出的努力牺牲。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在灾难面前,要互相帮助,同舟共济,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课时安排:第1课时:认识重大的自然灾害。第2课时:灾难见真情。第3课时:灾难的预防。教学过程:1、了解美丽和谐的地球家园与环境恶化后景况的对比。2、了解人类为保护环境所作的努力。3、学习环境保护的楷模。4、教育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5、学会科学合理地利用资源,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6、课堂小结。2006年12月9日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