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密度知识的应用1.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1625719 上传时间:2023-11-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节 密度知识的应用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四节 密度知识的应用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四节 密度知识的应用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四节 密度知识的应用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四节 密度知识的应用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节 密度知识的应用1.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6.4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广州市第一中学物理科 罗 勇 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密度概念及其测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密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应用密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是对密度知识的拓展。二、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知识前,学生对密度有了一定的理解,掌握密度基本的计算,但是,大部分学生对密度没有丰富的感性认识。因此,让每位同学回家做三个实验,证明气体热胀冷缩的实验,把风车放在火炉上,观察风车的转动,和水结冰的实验,拍照片或视频交作业。因为学生没学浮力,做风车实验和液体对流的演示实验,目的让学生知道密度大的气体(液体)会下沉,密度小的气体(液体)会上升。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能利

2、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2. 理解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并能解释简单的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密度问题;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知道温度对密度的影响,知道密度知识对生产生活的重要作用。2.学会用密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回家做实验,分组查资料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协作能力,让学生体会到物理来自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四、学科关键能力及培养策略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策略是通过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学习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五、教学重点1、密度与温度的关系。2、密度与物质鉴别。六、教学难点1.密度大的气体(液体)会下沉,密度小的气体(液体)会上升。 (因为

3、学生没学浮力)2.水的反常膨胀七、教学仪器铜器、量筒、茶杯、锥形瓶、烧杯、橡皮膜、橡皮筋、酒精灯、火柴、液体对流演示仪、热水、冷水等。八、教学过程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播放视频: 不同的物质密度的应用观看视频了解密度的应用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密切。一密度与物质的鉴别展示铜葫芦,提问:怎样鉴别葫芦是铜做的?怎么测量它的体积?测出密度怎样去判断是否铜做的?如果葫芦是铜做的,怎么判断它是否空心?计算出铜葫芦的密度,会根据密度判断物体是否空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知道物质的鉴别有很多方法,测密度只是其中的一种。二密度与温度老师演示实验提问:1 为什么锥形瓶放入热水中橡皮膜会凸起而放入

4、冷水中橡皮膜会凹陷呢?2 在这两个过程中,瓶内空气的哪些物理量发生变化?3. 展示学生的拍煤气炉的作品,点评。了解风的形成。演示实验:液体对流 了解密度大的气体(液体)会下沉,密度小的气体(液体)会上升。观察实验现象、讨论、分析和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通 过 分析讨论得出密度与温度有关。让学生解释为什么暖气要装窗户下面,冷气装上面。解释一下我们家冷暖空调装上面,其实暖房间的效果并不好。装上面的原因是我们比较多用冷气。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三、水的反常膨胀 展示1克 的冰和水在不同温度的体积图像 了解到4以上的水会 热胀冷缩。0 4的水会热缩冷胀 提问:在寒冷的冬”天湖面封冻

5、了,为什么较深的湖底的水,还能保持4的水温,鱼儿仍可以自由自在的游动。 同学们展开激烈的讨论: 水不简单地遵守一般物质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学生看课本120页121页)回答问题。培养学生从图像中读取出有效信息的能力。培养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升华展示学生的拍装满水的瓶子结冰的作品,点评。提问:为什么在北方的冬天,户外的水管都要用东西包起来?而放在外面的水缸会被胀破? 学生讨论:相同质量的冰比水的体积大,所以水缸冻裂。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课后作业用实验的方法测出一块奖牌(或大石头、大块金属)的密度。实验器材(天平、量筒、水槽、烧杯),写出实验步骤,记录实验数据。(这块固体放不进的量筒中)学生设计实验,并完成实验报告。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