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微课教学浅议.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1610882 上传时间:2023-10-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用微课教学浅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运用微课教学浅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运用微课教学浅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运用微课教学浅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运用微课教学浅议.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运用微课教学浅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用微课教学浅议.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议微课数学教学遂宁中学 卢富国微课可以使课堂更加生动丰富我很赞同某老师的观点:微课让数学变得更好玩。当然不是指玩耍和喧闹。他列举了很多实事例和观点。我们不妨一起分享: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会看到,有些学生对数学有兴趣,就玩命的学,所以数学成绩非常好。另外一部分同学,刚开始对数学有兴趣,当他碰到难点、困难,或者其他各方面的原因,包括数学题的难度、数学老师等等,兴趣一下子没了。所以,我们要保持对数学的兴趣,这才是重要的。甚至还有一部分同学,不认为数学好玩,因为他还没有发现数学中有趣、令人兴奋的东西。”“面对这三类学生,我们有一些方法。对于第一类学生,他对数学有兴趣,数学学得也不错,我们要让他百

2、尺竿头,更进一步,让他达到他的最高境界。第二种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慢慢被各种原因给磨掉了,我们要重燃他对于数学的信心。天学网的微课,表面上看一道题很困难,但换一种方式做,就比较容易做出来。第三类学生,我们要让他发现数学的好玩之处。这都是微课所担任的任务。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的心目中也会有一千种微课。不同的学生看到我们的微课,想法和理解是不同的。我们要做到,让每一个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情况来提高对数学的兴趣。 微课的方式就是不断地把数学中最本质、最有趣的东西,展示给大家。你对数学没有兴趣,可能是因为只看到了数学的细枝末节,只看到了繁琐的计算、复杂的推理、冗长的证明;但是,我们的数学

3、中还有精巧的思维、合理的安排、恰当的布局。天学网的微课就能够让你看到这些东西,让你不做买椟还珠的人,不仅让你看到外表,还能看到更好玩的内在。那么多的数学天才,从阿基米德,到欧几里得,再到牛顿,莱布尼兹,他们引导着我们数学的发展,引导着我们后来人一步一步去探索、发现。我们怎么样才能找到first push ,“上帝的第一推动”。 微课,让同学们去发现。这是一次数学的发现之旅,是一场天才引导的历程。从以上和一些优秀的微课教学中,我们不难看到,微课可以使课堂更加生动丰富,特别是教学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探索发现能力的培养,凸显其强大的功能。在数微课学教学中辅助与整合应用探讨一、教师的微课应用要求1.应

4、用微课创设教学情境在问题情境过程中,微课的直观性与趣味性是其它方式无法比拟的,形象直观、语言幽默的微视频会立即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我在讲解“河的两边有两个村庄,需要在河上建一座桥,使两个庄之间的距离最短”问题时,我用动漫的形式呈现这一问题,并通过不同方位建成的桥测量出两个村庄的距离,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村路垂直于河道,两垂点之间就是要建的桥”。2.应用微课提高概念教学效果数学概念是学生学习数学、接受新知识的基础,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必备条件。但由于学生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差异,学生对概念、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存在不同的偏差。这一点我们引入微课视频,对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很有帮助。让学

5、生利用不同根数的磁力棒搭不同的图形,并录制成微课。第一组实验:给出三根磁力棒,首尾相连搭出图形;第二组实验:给出四根磁力棒,首尾相连搭出图形;我们让学生观察视频中的两组实验,找出两组实验中的区别点,学生发现一个重要的信息:第二组实验中学生搭的图形既有平面的,又有立体的,还有凹凸形的。3.应用微课解决典型问题知识的应用与迁移,一般都是通过解决典型例题实现的,这是数学课堂教学环节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但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解决典型问题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大障碍。通过利用微课制作典型问题的解决过程,并应用到教学过程中,让我在应用的过程中尝到了甜头,部分基础不好的学生也爱上了数学课。为解决这个典

6、型问题,我把问题分解成几个部分,每一部分都进行必要的配音说明和提问。事实证明最后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比单纯的讲解提高了好几倍。4.运用微课促进学生完善数学认知结构微课的制作从学生认知水平出发,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为目的进行模块设计与制作。同时,微课的微小、精炼、实用等的特点,不仅有利于疑难问题的解决,也让教师有了更多的时间与学生互动,教师成为学生学习中的指导者和促进者,引导学生逐步形成稳定的数学认知结构。二、学生微课的应用1.自己制作微课寻求帮助根据现在学生的特点,学生家中有笔记本电脑,对信息技术的学习领悟能力又很强,而微课的制作又简单易学。我尝试了让学生自己整理问题、分析

7、问题,并在双休日或节假日等时间制作相应的问题解决过程的微课,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案例:有学生遇到了如下的一个数学问题,通过分析解决,觉得这个问题有难度,但对同类问题有指导意义,于是把问题分步制作成PPT,再转录成微课。问题:在等边三角形ABC所在平面内找一点P,使三角形APB ,APC ,BPC都是等腰三角形,找出所有符合条件的P点。分解(1)因为中垂线上的一点到线段两边的距离相等。所以,做出三角形的三条边的中垂线,他们的交点就是第一个P点。分解(2)延长一条中垂线,在这条直线上的任何一点都能使三角形ACP成为等腰三角形。以B为圆心,AB为半径做圆,圆与中垂线的交点上的P点(2个)能使PAC

8、,PBC,PAB都成为等腰三角形。再以A为圆心,AB为半径做圆,圆与中垂线相交得到另一个P点。所以一条中垂线上有3个P点。分解(3)由等边三角形的轴对称性可知有三条对称轴,所以三条线上共9个P点,再加上三条线的交点P1,一共有10个满足条件的P点。学生在整理问题解决的方法,制作微课的这一过程中,对问题进行了梳理,对问题解决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和深化。同时,学生的问题又具有普遍性。学生制作的微课,可以让同学之间相互进行学习,并用他人的思维来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问题来自于学生,如果能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那是真正的学习之道。2.通过“微课程”进行自主学习“微课程”就是有多个“微课小视频”组成的课程。教师将自己制作的微课和学生制作的微课放在网络平台中,并对数学微课相关的内容、问题等进行整理归类,相当于建立了一个“学习资源库”。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可以通过微课实现多次、不同时间段的反复观看,真正地理解数学内容。另外,学生在课前预习、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课后遇到的问题等,都可以在平台上寻求解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