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中的现代人生问题》有感.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1609654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中的现代人生问题》有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读《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中的现代人生问题》有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读《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中的现代人生问题》有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读《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中的现代人生问题》有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读《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中的现代人生问题》有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中的现代人生问题》有感.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读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中的现代人生问题有感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卡尔马克思 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让哲学的研究目标不再停留在对外部自然世界的苦思冥想,而是转向对人类自己的具有启发性的探索。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思想给了人生命的意义,那么,对自己的思考则赋予了生活的真谛。人历来是哲学探究的真实主题和核心内容,人对于自己的思考就是哲学,以至于我们可以说,哲学就是人学。这本书开启了我对人自身问题的探究,让我了解到了人学的概念并且纠正了我在学习西方哲学史时形成的错误观点:传统西方哲学是本体论哲学,并没有开始对人自身的思考

2、。其实不然,传统西方哲学对人的存在,价值,发展的探究起点放在了本体上,但并不是停止对人自身的思考。下面我来介绍一下这本书:这本书着重讲述马克思人学思想的现代内涵,一共分为八章,前两章介绍马克思人学的内涵与现代意义,后六章是结合现代生活来谈马克思人学的现实指导意义。因为是第一次接触到马克思的人学理念所以我对于前两章有很深的感触,特别是第一章对于马克思人学的介绍,没有感到理论的枯燥,而是从中感受到人作为人应该了解人学的理念才能在现实中获得单纯的高速的发展并且摆正自己的位置。所以下面我来介绍一下书中所提的马克思人学理论和我的理解。 马克思人学是马克思运用综合方法对完整的个人及其本质,存在和历史发展规

3、律进行整体思考的思想理论,是从马克思主义里概括和总结出来的,它虽然不同于马克思的哲学理论却是一种从哲学的层面对人的自我认识。马克思对人的解读可以分为五个部分:对人的解读的起点;解读人的本质;解读人的两重性;解读人的异化和人学的理论归宿。 马克思人学的价值不仅在于马克思对人的问题的系统解读,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研究人的起点。对人的解读从希腊到近代形成了两条认识人的理路:人的主观认识理路和人的客观认识理路。人的主观化认识包括:第一、柏拉图的“理念人”;第二、笛卡尔的“知识人”;第三、存在主义的“孤独的人”。这种从主观的角度来认识人重视了人的感性认识,却没有把人放在理性现实的领域。人的客观化认识包括:

4、第一、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政治人”;第二、亚当斯密的“经济人”;第三、费尔巴哈的“自然人”。这种客观化认识理路看似把人放在现实中,与政治经济生活相连接,实际上还是局限在理论角度来分析人,对人的研究缺乏现实的生活基础这,两种路线使得对人的理解走向抽象和虚化。所以,马克思把人学的起点放在了现实生活中,这与马克思的实践哲学是相辅相成的,起点的正确时人学实现了历史的超越。那么,在马克思看来什么是“现实的人”呢?“现实的人”最根本的规定在于他不是想象的结果,而是生活的生产和创造者,是处在现实的社会关系和历史进程中的活生生的人。这一正确的起点不仅界划了于一切旧哲学的分野,也创新了人类思想史上人学研究的思路。

5、 马克思人学理论的核心是人的本质,马克思以现实为基础对人的本质进行多向度的解读。第一、人的实践本质。实践活动的含义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它表明了人的两种基本特性:“自由”和“自觉”。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们摆脱了人群共同体的束缚,依靠自己的能力来生存。但是在现代社会这种自由却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自主招生,自主择业,各种自主生存方式没有了计划经济的强制但也没有包分配的稳定,在我看来这是因为经济发展的速度超过了人们自身能力增长造成的人们的不适感,所以,发展自我的能力才是应对压力的办法。人的另一特性“自觉”是指人自我意识,自主寻求发展,理性把握发展的观念与状态。自觉与自主都强调人的能动性,但自

6、觉更突出觉悟和反思。自由于自觉的互相配合才能促进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第二、人的社会本质。“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个对人的本质的定义包含着人与社会与他人的各种关系,人的社会本质说明人虽然是“自由自觉”的人但要受各种关系的束缚,不能随心所欲,所以人类历史是种种关系限制下地产物。在各种关系中生产关系是最重要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在生产关系发展的基础上才实现了超越,而且生产实践就是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如果没有生产实践人类与动物并无区别,如果没有生产关系人类社会也无法形成。第三、人的个性本质。从个体的角度看人,人是完整的个体存在物,是自然因素、社会因

7、素与精神因素的统一体,具有自主精神,能动性与创造性,所以人的本质就是人的个性。在这里就要提到马克思从人的角度提出的“三形态”学说中的“自由个性”阶段,这一阶段是人的发展与人的本质的结合,“自由个性”体现在“自主精神”、“自觉能动性”与创造性三个方面。这是我们所追求的人的发展的终极阶段。 双重性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其实,人不是同自己的生产条件发生关系,而是人双重地存在着:主观上作为他自身而存在着,客观上又存在于自己的生存的这些自然无机条件中。”这是马克思从双重向度指出了人的基本存在样态: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并由此延伸出了人的其他的存在方式:肉体存在与精神存在、实然存在与应然存在。二重性存在是人

8、与动物区别的根本标志之一,人是社会性与自然性的统一,人的肉体的欲望受精神控制,思想精神由实践变成现实。 异化是人的基本发展方式。人存在方式的双重性决定了人是不断发展的,那么人发展的动力与方式是什么呢?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告诉了我们答案,生产活动作为人的基本活动方式本应以认为中心,使人们从中得到物质与精神的满足、愉悦,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发生了异化,劳动者作为主体却因为劳动变得贫穷和痛苦,他们不能自由发挥自己的个性也不能实现自身发展,异化劳动使人自身发生异化,人与人的关系也发生了异化。那么,消除异化是迫不及待的,马克思指出要想彻底消除异化必须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前提,资本的私人占有与生产过程中的

9、强制分工划分了社会阶级,劳动者因为没有资本成了受压迫的无产阶级,资本家从无产阶级身上榨取无尽的财富,社会贫富差距扩大。但同时马克思辩证的看待了异化,肯定了异化带来的政治变革从而促使社会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异化导致和激化了社会矛盾,最终导致了革命的出现,新的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异化作为生产者的异化同时也促进者生产力的发展,所以,我们现在应该努力消除异化的消极影响,缩小贫富差距,利用其对于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以上四个方面都是以历史为基础对人的分析,涉及到人的开端与发展过程,那么,究竟人的终极应然状态是什么呢?马克思人学作为一个系统的理论必然会做出回答。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终极应然状态。

10、“代替那存在着阶级与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这句话阐明的不仅是人类的最高社会理想和追求,也是“现实的个人”的最终发展目标。我认为这个最终发展目标与三形态的“自由个性”阶段是相符合的,那么劳动时间将会变成人自由发展的自由时间,造成劳动异化的因素在这一阶段都会消失,人的全面发展成为主题。马克思人学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解读是从四个方面开展论述的:现实境遇;发展内涵;现实之路;历史进程。这四个方面与马克思人学的逻辑链条的前四个方面基本一致,我就不做过多的叙述了。读了这本书是我对马克思的思想有了很大的改观,一直被贴上历史、社会、阶级、规

11、律等“宏大叙事”的标签的马克思主义其实对人生有着深深地观照,此处的观照不同于关照,它有四个解释:1.佛教语。指静观世界以智慧而照见事理2.显示;反映,用心光向心中看,向心中照,是一种修慧的方法。3.原为美学术语,现也指仔细观察,审视的思考比较。4观照之法:善知识,听闻佛法,并将所听闻的佛法在日常生活中加以思维观照,体会缘起的道理。类似于 佛家的参禅。在我看来马克思对于人生的观照是他对人的人生态度(人应怎样活)、人生价值(怎样有意义的活)、人生目的(为什么活)的阐释,不同于宗教的精神观照、儒家的道德观照、存在主义对人的生存状态的观照。在当今社会主义条件下,似乎人生价值是人们热烈探讨的,在马克思哲

12、学思想中认为人生价值是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其中社会价值是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贡献。我们在雷锋日也大力宣传奉献精神,可是,事实与理想的距离越来越大,高调伦理在当今已经无法也不能再继续发展下去,我们的社会现在需要的是底线伦理的规范与制约。“小悦悦”事件不断发生,讹人事件也不断发生,有些事情即使不通过新闻了解但我们在生活中都已经看到甚至经历过,当然,不光是我国,最近“加拿大学生被杀案”和“美国食人事件”的发生,更令人反思这个世界究竟是怎么了,虽然这是个别偶然事件但难道不会影响人们的心理吗?已经成为普遍事件的“自杀”难道在过去不是个别事件吗?最近发生的各种实事更坚定了我的判

13、断:现代人的人生观已经不同于以前,压力的增大使得人们的人生态度与价值观发生了变异。 所以,马克思人学在当代的价值就是:1、为人类自身提供安身立命之所。马克思人学具有先见性与现实性,所以它看到了人在社会中的精神困境,并告知人们真正的自由应是实现自己的全面发展,要摆脱物质带给的束缚,重视自身与社会整体素质的提高。2、为人类提供人之生存的本质性文化精神的自觉。马克思人学作为一种文化精神,具有实践论思维方式的批判精神和特殊魅力,它必然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来解答历史问题,促进社会关心人们的生存危机与心灵困境,促进人的思想解放。3、为“以人为本”的理念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以人为本就是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

14、,把人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与落脚点。这不正好体现了马克思人学的理论要求吗?4、关注人的生存危机。马克思人学的前沿性为我们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与他人的关系提供了方法,人性的扭曲与理念的偏颇都影响着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因此要也能用马克思人学的理念来解决这些问题。以上是我对这本书内容的概括与我自己的理解,我侧重谈了这本书的马克思人学理论部分并且对当代人类社会的指导意义。作为一名现实的人,我和书中的理论有着深深地共鸣,因为,我也正处在多元复杂的社会中,面临着与人交往的难题。但读了这本书我知道烦恼多是因为自己的发展还处在低级阶段,所以,我会在日后用知识和实践来充实自己,实现自己的全面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