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园林史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1600698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外园林史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国外园林史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国外园林史复习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国外园林史复习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国外园林史复习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外园林史复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外园林史复习资料.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外园林史复习资料一、一般认为,世界园林的三大体系是?一般认为,园林有东方、西亚、欧洲三大系统。二、西方园林分为规则式和不规则式两种类型,分别的代表国家是?西方园林的艺术形式可以分为两大类,即以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和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为代表的规则式园林,以及以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为代表的不规则式园林。 三、古巴比伦的著名园林是?空中花园的特点是?空中花园 特点:1、相地选址:森林是猎苑的景观主体;神庙多建在不易被洪水淹没的高地上。2、园林布局:猎苑多利用自然条件稍加改造,以自然森林为主;圣苑和宫苑的布局以规则式体现人工的特性。3、造园要素:对树木崇敬;最显著的特征是采取类似现在屋顶花园的形式(遮荫作

2、用;建筑承重结构、防水技术、引水灌溉技术和园艺水平高超)。四、什么叫结园?什么叫迷园?结园:以低矮绿篱组成装饰图案的花坛类型,或为几何图形,或呈鸟兽、纹章等图样。注重整体效果,是后世欧洲花坛的雏形。迷园:是中世纪非常流行的娱乐设施,错综复杂的园路以大理石或草坪铺设,围以修建整齐的高篱,形成令人难以走出的迷园。迷园的中心作为设计重点,多放置园亭或庭荫树。五、意大利园林的代表形式是?巴洛克式园林六、意大利台地园的代表作品有什么?法尔奈斯庄园、埃斯特庄园和兰特庄园。 七、意大利园林的特征是?1、相地选址:意大利台地园的设计,从一开始就要求将平面布局与竖向设计结合起来,统筹兼顾。2、庄园布局:采用中轴

3、对称的形式,显示均衡稳定、主次分明、尺度和谐。 3、造园要素:植物、水体和石作堪称意大利园林的三大要素。 八、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代表作品有?枫丹白露 沃勒维贡特 凡尔赛宫九、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特征是?(勒诺特尔式园林的特征是?)1、以园林艺术的形式,表现了皇权至上的主题思想。 2、园林的总体布局以府邸作为全园的中心,通常建造在地势的最高处,起着统帅作用。3、法国古典主义园林要着重表现的,是君主统治下严谨的社会秩序,是庄重典雅的贵族气势,是人定胜天的艺术风格。4、在使用功能上,法国古典主义园林是作为府邸的“露天客厅”来建造的。5、水景上再现法国国土典型的领土景观。 6、植物方面采用本土丰富的落叶

4、阔叶乔木,如椴树、欧洲七叶树、山毛榉、鹅耳枥等。7、布置在府邸前的刺绣花坛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全园构图的核心。 8、园路景观的处理上,通常以水池、喷泉、雕塑及小品装饰在路边或园路的交叉口,犹如一串项链上的粒粒珍珠。 十、英国风景式园林的特点。借助自然的形式美,加深人们对自然的喜爱之情,并将表现自然美作为造园的最高境界。1、 相地选址: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大多是由过去皇家或贵族的规则式园林改造而成的。造园家将整形的台地、林荫道、树丛、水池,改造成自然式缓坡地形、树团、池塘等,并将园外的自然或田园风光引至府邸。 2、园林布局:尽可能避免与自然的冲突。大片的缓坡草地成为园林的主体,建筑不再起主导作用

5、,而是与自然风景相融合。全园没有明显的轴线或规则对称的构图,失去了规则式园林的宏伟壮丽,换来的是亲切宜人的自然气息。 3、造园要素:(1)“哈-哈”墙:以环绕园林的宽壕深沟,代替了环绕花园的高大围墙。更胜于中国园林中的借景,是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中独具匠心的造园要素。 (2)植物要素:英国人对植物的兴趣由来已久,植物景观是造园家追求的主要方面。疏林草地是英国自然风景园中最具特色的植物景观。绿毯般的缓坡草地在园林中大量应用。根据树木的习性,结合自然的植物群落特征,进行植物配置。彩叶树和花卉也是英国园林中不可缺少的植物材料。 (3)水体要素:英国园林面积较大,地形平缓,水体以自然形态的静水为主,构成

6、水镜面般的效果,没有意大利园林中那激动人心的动水景观。(4)建筑要素:模仿希腊、罗马等古代庙宇,以及其他外来式样(如中国塔)的纪念性小建筑,代替了规则式园林中常见的雕像,作为园林景点的主题。用来形成园内的视线焦点,构筑浪漫的古代情怀或异国情调。 十一、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与中国古典园林的异同。1、相同点:同属风景式园林,二者均以大自然为创作的本源。中国园林对英国园林的影响。2、不同点:造园理念和创作手法有较明显的区别。(1)英国园林要钟情于纯自然之美,而以理性、客观的写实,侧重于再现大自然风景的具体实感(本色自然)。经验主义。过于排斥人工痕迹,往往细部较粗糙,园林空间略显空洞与单调。(2)中国园

7、林以“天人合一”,“出于自然,高于自然”为造园思想根本。是将自然之景经过提炼升华,然后重现在咫尺之间的,不是完全照搬自然。是一种写意自然,更富想象力。 十二、中西方古典园林的差异。(1)中西方不同的园林审美观: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同理解。中国体系: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理念,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欧洲体系:唯理理念,认为人类可以支配自然、改造自然,人与自然之间是对立的,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对空间的不同理解和表现。中国体系:强调用心灵感受空间,认为空间是虚无的,既无形也无量的概念;欧洲体系:认为空间是一个三向量的盒子,是物质的、有限的可以触及的。反映在视觉艺术上的空间表现。中国体系:不定的、模糊的或不

8、明确的,认为可以在小得多的尺度创造出无限的空间感;欧洲体系:具有一定几何形象的关系明确的量,认为巨大的尺度创造出真实的有限空间。十三、英国人谁提出了“田园城市”的构想?什么是田园城市?如何建设?霍华德 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是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田园城市的城区平面呈圆形,中央是一个公园,有六条主干道路从中心向外辐射,把城市分成六个扇形地区。在其核心部位布置一些独立的公共建筑(市政厅、音乐厅、图书馆、剧场、医院和博物馆),在公园周围布置一圈玻璃廊道用作室内散

9、步场所,与这条廊道连接的是一个个商店。在城市直径线的外三分之一处设一条环形的林荫大道,并形成补充性的城市公园,在林荫大道的两侧均为居住用地。在居住建筑地区中,布置了学校和教堂。在城区的最外圈建设有各类工厂、仓库和市场,一面对着城区最外层的环形道路,一面对着环形的铁路支线,交通非常方便。 十四、谁被称之为现代风景园林之父?奥姆斯特德十五、奥姆斯特德式的城市公园有什么特征? 1、保护自然景观,某些情况下,自然景观需要加以恢复或进一步加以强调(因地制宜,尊重现状)。 2、除了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尽可能避免规则式(自然式规则)。 3、保持公园中心区的草坪或草地。4、选用当地的乔灌木。 5、大路和小路的

10、规划应成流畅的弯曲线,所有的道路成循环系统。 6、全园靠主要道路划分不同区域。 十六、什么叫枯山水?枯山水又叫假山水,是日本特有的造园手法,系日本园林的精华。其本质意义是无水之庭,即在庭园内不用水用岩石表现瀑布,以白沙等表现溪流、池泉,因无山无水而得名。十七、枯山水园林的特点。特点:枯山水是源于日本本土的缩微式园林景观,多见于小巧、静谧、深邃的禅宗寺院。在其特有的环境气氛中,细细耙制的白砂石铺地、叠放有致的几尊石组,就能对人的心境产生神奇的力量。十八、中日古典园林的异同及原因。异同:1、中日两国古典园林同属于区别于欧洲和西亚的东方园林体系,日本园林受中国园林影响很大,两者之间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

11、。2、日本经过长期的历史过滤与消化,逐步形成了具有日本文化性格特征的园林艺术。与中国园林在许多方面又有着区别。3、中日两国园林按类型所属,都可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宗教园林。中国偏重于皇家和私家园林,宗教园林最弱;而日本偏重于寺院和私家园林。4、从布局形式看,中日两国园林都是自然山水园。但中国园林偏重山性,而日本园林偏向水性。中国园必有山,园可无岛,而日本园必有岛。中国园林轴线明显,视觉中心较强,而日本园林的轴线较弱,平面中心意识较强。 5、从天人关系来看,中日园林共同定位于山水园,但两者存在着差别,中国的山水园偏向“人型”,而日本园林偏向“天型”。所谓人型山水园,是指山水园的构成要素中,在

12、天人关系上偏重于人力和人文两种人的因素。日本古典园林,以山水为骨干的池泉园林一直贯穿于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之中,表现天地成分的山、水、林、石一直是园林的重点。中国园林的园林建筑较多密度较大,体量较大,装饰多而华丽,表明人力的伟大;日本园林的园林建筑较少,密度较低,表明人力的弱小。 6、从园林意境看,中国园林“崇文”,而日本园林“尚武”。中国园林自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便往往文人化的方向发展;而日本园林却充满着武力和杀气。7、从游览方式看,中日两国园林都有动观和静观。中国园林以动观为主,静观为辅。日本真山水园以动观为主,枯山水园林和茶庭则以静观为主,三者结合的园林则动静结合。更值得关注的是日本园林独特

13、的心游(神游)方式,赏景不需身动,只要静坐三思即可把园景纳入到心中天地,即所谓的“心游”。 原因:1、从两国地理环境来看,中国位于全球最大的陆地欧亚大陆的东部。日本是亚洲东部太平洋上的一个群岛国家,四面环海,气侯恶劣,有“火山国”和“地震国”之称。两国地理环境的天壤之别,形成了中国的“内陆意识”与日本的“崇海”情结。仿造海景一直是日本园林的主题之一。 2、从中日社会政治结构来看,中国是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作为文化传统核心的古代哲学,深刻影响并建构了中国人特别是士大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等。中国自古以来采取的是“文制”。日本天皇在镰仓以后,经历了近千年的武士统治,文化打上了鲜明的武

14、家色彩,被称为“武治”,诞生了历代武士政权所推崇的武家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3、在宗教信仰上,事实上,在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宗教,宗教在中国政治机制中始终处于从属皇权的地位,其作用是肯定皇权的合理性。因此中国的寺庙园林形似私家园林。而佛教在日本有着鲜明的政治色彩和特殊的社会地位,始终处在国教的特殊地位,获得了广泛而深入的发展。日本古代寺庙园林的发达也与寺庙特定的文化地位相关。 4、从两国对待神和人的关系角度来分析,中国园林体现了强烈的人本精神,强调人与自然的融合,创造的是最佳的生态环境。而日本则是“神本”,日本园林反映了日本人对大自然虔诚的敬畏心理和远距离欣赏的审美习惯

15、,在大自然面前,表现出强烈的“小我意识”,这层心理障碍,将人与大自然隔开,从而也淡化了人与大自然平等相处的亲和关系。 十九、园林艺术的特征是?园林作为艺术的共同特征:通过典型的形象反映现实,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并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影响人们的情绪、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时代性:园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它的发展受制于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意识形态与文化艺术的发达程度;民族性:各民族自然条件、哲学基础、审美理想、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民族风格;地域性:物质材料及风俗习惯、文化条件的影响。园林艺术的特有特征:园林不单纯是一种艺术形象,还是一种物质环境,园林艺术是对环境加以艺术处理的理论和技巧,因而园林艺术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园林艺术的综合性:园林是一门综合性科学、综合性艺术。园林功能与园林审美的协调性:园林既要强调功能,又必须结合艺术审美,协调两者才能使园林空间在发挥功能的基础上,更好的实现造园艺术。园林在工程技术、经济与艺术方面的统一性:工程技术即园林工程技术、施工技术、科技水平;经济性表现在相地选址、总体规划和经济技术指标与预算,造园艺术表现在造园中所选择和应用的造园手法。三者相辅相承,需有机统一。二十、形式美的法则有什么?1、多样统一法则。2、整齐一律。3、参差律。4、均衡法则。(1)静态均衡(2)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