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上的发现》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1597891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图上的发现》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地图上的发现》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地图上的发现》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图上的发现》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图上的发现》教学设计.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地图上的发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轮廓、吻合、锯齿、拼接”等词语。2.默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和文章的顺序。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着精神。并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3.我要正取,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我要发现大陆漂移的过程,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着精神。重点难点重点:大体了解课文内容和文章的叙述顺序。难点:了解大陆漂移的过程。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自主预习(一)学生预习(出示课件)1.读了3遍课文,我发现了有( )段,在段前标上序号。2.把会认字圈出来,并想办法记住,其中,多音字有 ( ) ( )3.我

2、能在田字格本上把会写字写5个,并组一个词。其中,易错字有( )( )( )( )( )。4.我能把下面词语熟读3遍,并对它们有一定的了解轮廓 吻合 锯齿 拼接 煤块 位置 适合 生存 大陆 漂移 参差不齐 冰雪覆盖 茂密 艰苦5.了解学生链接的内容。6.我的疑问。二、自主合作探究(二)情景导入1.导入新课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着探索,成了著名的地质学家。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中的主人公魏格纳又在地图上发现了什么?2.板书课题,揭示目标3.学习阅读,理解学习目(三)预习检测,合作学习1.互学 2.组内合作、交流 3.组间汇报展示(四)独立探究,研究文本(课件展示)自学问题:1.默读课文,想一

3、想:课文写了谁的什么事?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2.自由读文1、2自然段,想:魏格纳是怎样提出“大陆漂移说”的(用“” 画出“大陆漂移说”的内容)(五)合作互助,交流分享(六)合作探究,共同成长1.组长领任务,分任务 2.展示汇报(七)教学回顾说一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三.自主合作测试(八)测试题(课件展示)一、选出正确的读音,在括号里打“”,看准读得准,记得牢静谧( m y) 兴奋(xng xng) 漂移(pio pio)召开(zho zho) 枉费(wng wng) 假说( ji ji)二、选字填空据 锯 拼 饼 涯 崖 存 成依( ) ( )干 山( ) ( )在( )断 (

4、 )命 天( ) ( )功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 )年,( )在病房的( )上发现,( )和()形状十分吻合,从而推测太古时代地球上的大陆是连在一起的巨大板块,后因大陆不断漂移,才形成今天的各个大陆。为了证明自己的发现,他进行了大量的考证工作,找到了许多事实,提出()的假说。 第二课时一、自主预习(一)学生预习(出示课件)1.默读第三至第八自然段,边读边想:科学家是怎样证明“大陆漂移说”这一假说的?2.快速读文,想一想魏格纳的重大发现靠的是什么?3.把文中你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多读几次。(小提示:认真朗读课文,边度边画出有关的重点句子品读,用心体会魏格纳的心情,感受魏格纳的品质)二、自主合作

5、探究(二)情境导入1.导入新课(出示课件),观察地图上的南美洲的东岸和非洲的西海岸,你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 1910年,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和同学们一样,也发现了这个有趣的现象,94年来,人们没有忘记魏格纳的观察和发现,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2课地图上的发现。2.板书课题,揭示目标(课件出示目标)(三)预习检测,合作学习(四)独立思考,研究文本(五)合作互助,交流分享(六)合作探究,共同成长1.组长领任务,分任务2.展示汇报(七)教学回顾学完课文,你有什么感受?三、自主合作测评(八)测试题(课件展示)一、改病句1.我们把教师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2.永远不会忘记魏格纳的发现。 3. 科学工作

6、者进行了长期困苦的考察行动。二、造句逐渐 考察 三、课文内容填空1.魏格纳的奇思妙想是通过 不断地在地图上画 的海岸对 比较后产生的。2.有了奇想后,魏格纳首先 ,然后进行 ,最后寻找 。3.读了课文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四、知识延伸搜集有关“大陆漂移”的知识。教学反思: 地图上的发现这篇课文,叙述的是德国物理学家魏格纳首创大陆漂移学说的故事。教学重点是了解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的过程,即魏格纳是怎样发现大陆漂移的。难点是理解有关的地理知识。课文所涉及的地理知识对学生来说还比较陌生,因此在课前,我先带孩子们观察了世界地图,让学生了解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再去读课文让学生在了解了魏格纳的奇妙想法之后,是那样惊人的吻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