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昆明的雨12.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1595717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6 昆明的雨1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16 昆明的雨1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16 昆明的雨1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6 昆明的雨1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6 昆明的雨12.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昆明的雨教案【教材简析】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是散文单元。昆明的雨是一篇怀旧之文,不只是叙旧事,还述旧情。课文首尾都有“我想念昆明的雨”的话,可见作者写作本文的出发点是抒发感情。开篇写给友人画画,“要有昆明的特点”,引出“昆明雨季”的话题,自然也引出作者内心深处的怀想;接下来写昆明的雨季和雨季中的景物,也是语含深情的,如雨季的总特点时说“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写雨季缅桂花时说“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都表达了作者对昆明雨季的喜爱之情。【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默读课文,理解文中昆明的雨的特点,把握课文叙写景、事、物的线索,体会课文形散神聚的特点。体会作者说的

2、“我想念昆明的雨”的深厚感情,理解文中展现的风土人情。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品味语言,领悟情感。运用媒体创设情境,在情境中阅读。情感、态度、价值观领会文中流淌的思念之情,理解文中展现出的温润、闲适、优雅的风土人情。【教学重点】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作品所传达的思念之情。【教学难点】品味语言,体会作者说的“我想念昆明的雨”的深厚感情,把握课文叙写景、事、物的线索,体会课文形散神聚的特点。【教学方法】品读鉴赏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咱们学习一篇美文,一篇写雨的美文,同时也是写思念的美文。曾有这样的一段文学评论说到:昆明的雨会携细雨在身旁悄然落下,周围是

3、沐浓的湿绿,有花香轻轻拂来,让躁动的心安静。写雨的文章,不少了,但能使雨如此鲜活可感,实在难得! (一)了解一位名作家汪曾祺,1920年生,江苏高邮人,毕业于西南联大中文系。1940年发表第一篇作品,创作以散文、小说居多。 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纪事。(二)知晓一点背景汪曾祺在昆明的西南联大生活了七年,这在他一生中是一个重要时期。在昆明,他不仅接受了良好的高等教育,结识了许多师长和朋友,开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对于有着强烈家乡情结的汪曾祺来说,昆明无异于是他的第二故乡。二、略略地读感受昆明的雨我们先来略略地读一读汪曾祺先生的昆明的雨,一同去感受一份诗情画意,去细细绵绵的雨季中寻找汪曾祺老先生的那

4、一份回忆。默默地浏览课文,用圈点勾画的方式,找一找本文直接写了“昆明雨”的哪些特点?围绕这些特点,作者写到了雨中哪些景物和事?同学们圈点勾画,以完成对文章的初步感知。明确 : 雨季长 明亮、丰满 使人动情围绕这些特点,作者写到了雨中哪些景物和事?明确:倒挂的仙人掌、菌子、杨梅、缅桂花 苗家女子卖杨梅、房东母女给房客送缅桂花、我们喝小酒看木香花三、细细地品品味雨中的情作者讲到了昆明雨的特点:雨季长、明亮丰满、使人动情。围绕使人动情这一特点,写到了昆明雨中的景物、事物,时过四十年,作者仍然对过去的生活景象,包括所食植物、所经之事、所见之人,如此深刻,就是因为这是一种留驻作者内心深处极其深刻的情感想

5、念、留念。有感情地朗读文章中找出表达作者喜爱与想念昆明雨的句子。如果选择一个话题说说这些句子的表达效果,那就更好了。话题:情感寄托在细节中、情感凸显在对比中、情感缠绵在叠词中、情感集聚在符号中、情感蕴含在副词中(极、最、很)、情感彰显在直抒胸臆中、要求:1.第一步感情地朗读句子2.第二步选择一个话题,说说句子表达效果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密匝匝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景色之美不仅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就连还有许多草茎、松毛、乱七八糟的干巴菌,入口也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滋味之美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

6、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唤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房东和她的一个养女给各家送去摆得满满的缅桂花。人情之美莲花池边有一条小街,有一个小酒店,我们走进去,要了一碟猪头肉,半市斤酒(装在上了绿釉的土磁杯里),坐了下来,雨下大了。酒店有几只鸡,都把脑袋反插在翅膀下面,一只脚着地,一动也不动地在檐下站着。氛围之美课中小结:作者想念:景色之美、滋味之美、人情之美、氛围之美文体知识积累:散文:表面上看,内容特“散”,但是散中有整,散而又聚,散其形而聚其神,简称“形散神聚”。小结略略地读体悟了雨中景物和事,训练了提取和概括信息的能力;细细地品感受了作者的思念、喜爱之情,提升了品析鉴赏课文的能力。结束语:在作者笔下,雨就是一个故人,分隔久矣,而情谊弥深,侃侃而谈中,感情就缓缓流溢出来了,希望大家也能如汪曾祺先生一样用心体悟身边的生活,感受生活的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