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周邦彦词接受史研究【摘要】:柳永和周邦彦是宋词发展史上两个里程碑式的词人两人都是知音识曲的风流才子,因为其词的协律、言情,词风婉约,后人多以“柳、周”并称,视为一派词人但是词在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着的体性上的雅、俗之争,又使后人把他们截然分作代表俗雅两种对立风格的词家,二人在封建正统士人中的地位也因此而相差悬殊二人词之间的这种相似与不同,值得我们把它们放在一起,从读者接受的角度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本论文借鉴西方接受美学理论,以历代词话以及文人笔记中散见的有关二人之词的评论为主要材料,对二人之词在历代的接受情况进行了梳理和研究在结构上,本文将柳、周词的接受情况从纵向上按照时代先后顺序分为六章来论述,即柳、周词在北宋的接受;柳、周词在南宋的接受;柳、周词在金元的接受;柳、周词在明代的接受以及柳、周词在清代的接受(上、下),每一章又从横向上分别从选本中的柳、周词,士人对柳、周词的品评以及柳、周词对词人创作上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对柳、周词的接受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柳、周词在北宋的接受情况,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相同之处在于,二人之词在民间都比较流行、很受民众欢迎,拥有大量的受众不同之处在于,柳词在北宋士大夫中同样非常出名,士大夫对柳词是又爱又“恨”,爱其雅而斥其俗,而周词在北宋士大夫中却默默无闻,不受重视,词名比较隐晦。
柳、周词在南宋民间,仍然比较流行,南宋士大夫阶层对柳词直露、俗艳的抨击远比北宋时期更加激烈,但同时也较为客观地认可柳词内容上对太平盛世气象的反映以及它的写实手法这和北宋士人对柳词接受上的爱其雅而斥其俗是一脉相承的而周词在南宋士人、词论家那里却渐入佳境,最初是对其词作音律的推崇,后来转入对其艺术技巧的探讨随着品评的逐层深入展开,士人、词论家对清真词的评价和定位也逐步抬升,进而对南宋词家的创作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柳、周词在金、元时代的接受明显地呈现出了雅俗分化的态势,即突出强调了柳永词的俗和清真词的雅,而这种定位明显地把柳、周词区分开来,甚至决定了它们对金、元两代文学创作施加影响的领域和内容对柳、周词的赞扬成为明代柳、周词接受的主流,从词的选集、词的评价到词的创作借鉴,都明显表现出对柳、周词褒大于贬的接受情况主情”的词学主张淡化了前人所认为的柳、周词之间的雅俗之别,王世贞甚至认为柳词之成就在周词之上清代的词坛风云变幻,各家著书立说所倡之词论各有胜处,而且紧贴时代脉搏,词派流变正是随着王朝的初建、兴盛和衰败亦步亦趋至清末王国维之《人间词话》问世,在融会贯通东西方哲学及文学思想的基础上将中国传统词学批评推向了顶峰。
在清代词派林立、风潮流转的过程中,虽然是论调不一,各抒己见,但总体而言,清真词始终被当作一流的词作备受推崇,周邦彦甚至被冠以词家“巨擘”、“集大成者”等前所未有的美誉,而且在创作上也成为众多词家师承借鉴的对象;而柳永词的际遇则是先抑后扬,不过即便在前期受到贬抑的情况下柳词所得评论仍属公允,其开拓慢词之功及音律方面的成就还是得到了许多词家的认可,到了晚清四大词人的笔下,柳词便被推尊至与清真词并列的地位,受到了空前的褒扬王氏以境界说论词,认为柳词寄情不高远,多作“儇薄语”,招致后人强烈的批评而对于清真词的认识,王氏经历了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最后对于清真词的艺术成就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以“词中老杜”视之关键词】:【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学位级别】:博士【学位授予年份】:2004【分类号】:I207.23【目录】:论文摘要4-8引言8-15第一章:柳永、周邦彦词在北宋的接受15-46第一节:风行于北宋民间的柳、周词16-26第二节:柳、周词在北宋士人中的接受26-46一、万众瞩目的柳永词和颇受冷落的清真词27-40二、北宋词人在创作上对柳永词的学习和借鉴40-46第二章:柳永、周邦彦词在南宋的接受46-77第一节:在民间继续传唱、风光犹在的柳、周词47-49第二节:南宋士人、词论家对柳、周词的接受49-77一、宋代柳、周词结集与入选各种选本的情况50-54二、南宋士人对柳、周词的品评54-71三、周邦彦词对南宋词人创作上的影响71-77第三章:柳永、周邦彦词在金、元的接受77-92第一节:金、元士人对柳、周词的品评77-82第二节:柳、周词对金、元文学创作上的影响82-92一、柳永词与金、元通俗文学的创作83-88二、周邦彦词对金、元词人创作上的影响88-92第四章:柳永、周邦彦词在明代的接受92-107第一节:明代选本中的柳、周词93-95第二节:明代士人对柳、周词的品评95-104一、主情的词学观念与柳、周词的接受95-100二、王世贞对清真词评价的重新审视100-103三、冯梦龙对柳永之词品与人品问题的重新认识103-104第三节:明词创作上对柳、周词的接受104-107第五章:柳永、周邦彦词在清代的接受(上)107-140第一节:清初词学对柳、周词的接受107-124一、清初词家对柳、周词的品评108-119二、柳、周词对清初词家创作之影响119-124第二节:浙西词派对柳、周词的接受124-140一、浙西词派选本中的柳、周词124-126二、浙西词派占主导地位时期词家对柳、周词的品评126-136三、柳、周词对浙西派占主导地位时期词家创作上的影响136-140第六章:柳永、周邦彦词在清代的接受(下)140-174第一节:常州词派对柳、周词的接受140-169一、常州词派选本中的柳、周词141-144二、常州派占主导地位时期词家对柳、周词的品评144-167三、柳、周词对常州派词家创作上的影响167-169第二节:王国维对柳、周词的接受169-174结语174-180附录180-189参考书目189-193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