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教学方法.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1591390 上传时间:2022-09-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教学方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教学方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教学方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教学方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教学方法.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教学方法一、学困生成因数学教师的影响巨大。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一些学生出现理解能力的问题很有可能与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不正确或者不妥当有直接关系。一部分教师讲课过于教条化,只知照本宣科,不知考虑学生的听课感受,一套填鸭式教学方法发挥得可谓是炉火纯青,全然不考虑听众的年龄。这样教学,教师与学生缺乏交流,只会让学生心生畏惧,学生听课效率自然不高。还有的教师存在片面追求教学进度的问题,不考虑学生能否快速消化所学内容,只知大步向前地赶进度,丝毫不觉已经把很多学生远远地抛在了身后,让学生望尘莫及。虽然学困生的形成原因繁杂而又多样,但归根结底还是师生之间缺少交流,教师容易用

2、成年人的思维、先入为主地进行思考而忽略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生容易受坏习惯的影响而疏远教师。因此,要想帮助学困生摘掉帽子,提高成绩,就必须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着眼于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交流,再配合以教学方法上的改变。二、解决学困生问题第一,教师要增进对学生的了解,积极与学生交心。一个成功的教师,要先获得学生的喜欢和认可。小学生年龄较小,比较相信教师,我们只要稍微用心一些,就很容易与学生成为朋友。而一旦熟悉了这群学生,自然就知道该如何因材施教。对待胆小的学生,要鼓励他们面对困难勇敢尝试,接受挑战,不怕失败;对待粗心的学生,要告诫他们对待学习态度要认真,稳扎稳打,不骄不躁;对待懒惰的学生,要激励他们面对

3、问题勤于动脑,乐于思考,不甘落后。诸如此类,从可能产生学困生的源头着手,防患于未然,收效显著。第二,教师要改变观念,端正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是学生的引路明灯,我们不但要为学生讲解课本知识,还要积极主动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情况,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数学教学。小学数学不同于语文和英语,它对思维能力的要求很高,而小学生年龄较小,抽象思维较差,有难以跨越的理解问题本就在情理之中。作为教师,我们应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困难和苦恼,帮助他们找到最佳的学习方法,摆脱困难,重塑信心。这可以最大限度地挽回一些即将滑向边缘的学生。值得注意的是,小学生识字不多,有些解题困难不是来自于数学,而是来自于语文

4、。作为数学教师,我们不妨为学生上上语文课,帮助学生理解一些文字题、应用题中所谓的已知量、未知量、数量关系、逻辑关系等。此外,在布置作业时教师也应尽量选用一些学生熟知的生活中的事例,如苹果、小动物、钱、时间等作为应用题的考察内容,切忌标新立异,搞些学生不曾接触的东西出来,理解都成问题,谈何解决难题?这样从方法和工具上用心安排,让数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自然会减少一些大可不必却又容易被人忽视的问题,进而挽救那些意外走向学困的学生。(本文来自于学周刊杂志。学周刊杂志简介详见。)三、总结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

5、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综上所述,纵然学困生的产生原

6、因五花八门、各种各样,但作为教师,我们不能不正视可能存在于自己身上或者自己教学手段上的潜在问题,我们应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想想,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多帮助一下那些可能学困、正在学困、已经学困的学生,在小学数学的学习道路上扶他们一把,从而摘掉他们学困生的帽子,让他们能够有一个平坦的人生起点。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

7、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第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