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医药学概论》简答题题库及答案.docx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1394170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医药学概论》简答题题库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医药学概论》简答题题库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医药学概论》简答题题库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医药学概论》简答题题库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医药学概论》简答题题库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医药学概论》简答题题库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医药学概论》简答题题库及答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医药学概论简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代号:2623)盗传必究一、简答题1. 筒述少神、失神的表现及意义。答:(1)失神:又称“无神”,是精亏神衰或邪盛神乱的重病表现。 正虚失神:是精亏、神衰的表现。临床意义提示精气大伤,脏腑功能衰败,多见于慢性久病重病之 人,预后不良。 邪盛失神:是邪盛、神伤的表现。临床意义提示邪气亢盛,热扰神明,邪陷心包;或肝风夹痰蒙蔽 清窍,阻闭经络,多见于急性病人,属病重。(2)少神:又称“神气不足”,是正气不足,虚证的表现。临床意义提示精气不足,脏腑功能减退,多 见于虚证患者或疾病恢复期病人。2. 筒述佐药的分类及含义。答:佐药:有三种分类。(1分) 佐

2、助药,即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 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能制约君、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 反佐药,即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配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以防 止药病格拒。3. 举例说明阴阳消长平衡。答:消即减少、衰减,长即增加、旺盛。阴阳消长是指阴阳双方的对立制约关系始终处于此消彼长、 此盛彼衰、此进彼退的动态变化之中。阴阳双方在此动态过程中保持相对的平衡即为“消长平衡”。如:一年之中,从冬至春夏,阴消阳长,气候从寒冷逐渐转暖变热;从夏至秋冬,阳消阴长,气候从 炎热逐渐转凉变冷。但从一年总体来看,四时气候变化处于相对的动态平衡

3、中。若人体生理动态平衡失调, 出现阴阳某一方面的偏盛或偏衰,则会出现病变,如寒证、热证、实证、虚证等。4. 如何理解汗法,举例说明。答:(1)汗法是通过开泄腰理、调畅营卫、宣发肺气等作用,使在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类 治法。汗法不以汗出为目的,主要是通过出汗,使媵理开、营卫和、肺气畅、血脉通,从而能祛邪外出, 正气调和。(2)例如:麻疹初起,疹点隐而不透;水肿腰以上肿甚;疮疡初起而有恶寒发热;疟疾、痢疾而有寒 热表证等均可应用汗法治疗。5. 举例说明阴阳对立制约。答:(1)阴阳的对立制约,是指相互关联的、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存在着相互抑制、 相互排斥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如上与

4、下,左与右,天与地,动与静,出与入,升与降,昼与夜,明与暗, 寒与热,水与火等均为对立相反的阴阳双方;而春、夏、秋、冬四季的温、热、寒、凉之气候变化,是因 春夏阳气制约了秋冬寒凉之气,故春夏温热;秋冬阴气制约了春夏温热之气,故秋冬寒冷。(6分)(2) 阴阳相互制约在总体上要维持相对的动态平衡,若这种对立制约关系失调,则破坏其动态平衡, 在人体就会发生疾病。(4分)6. 简述中药炮制的目的。答:炮制的目的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八个方面:(1) 分捡、纯净药材,保证质量:如石膏挑出沙石;茯苓去净泥土;鳖甲除去残肉;麻黄分出根茎叶;人参、三七等贵重药材区分优劣 等。(2) 切制饮片,便于调剂制剂:饮片是

5、指净选后的中药材,经过软化、切削、干燥等加工工序,制成 的具有一定规格的药材(如片、段、幺幺、块等)。制成饮片便于准确称量、计量,按处方调剂,同时增加 药材与溶剂之间的接触面积,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便于制剂。(3) 干燥药材,利于贮藏:一些具有活性的药材,如白扁豆、赤小豆等必须加热干燥,才能防止萌动变质。再如桑螺靖、露蜂房、 刺猬皮等动物药,不经炮制就更难保存。药材的酒制品、醋制品均有防腐作用。(4) 矫味、矫臭,便于服用:一些动物药及一些具有特殊气味的药物,经过魏炒、酒制、酷制后,能起到矫味和矫臭的作用,便于 临床服用。(5) 降低毒副作用,保证安全用药:对一些毒副作用较强的药物经过加工炮制

6、后,可以明显降低药物毒性及其副作用,使之广泛用于临床, 并确保安全用药,如巴豆压油取霜,甘草银花水煮川乌、草乌等。(6) 增强药物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如延胡索醋制以后能增强活血止痛功效,红花酒制后活血作用增强。(7) 改变药物性能,扩大应用范围:如生地黄功专清热凉血、滋阴生津,而酒制成熟地黄后则成滋阴补血、生精填髓之品。药物经炮制之 后,可以改变药物性能,扩大应用范围,使之更适应病情的需要。(8) 引药人经,便于定向用药:有些药物经炮制后,可以在特定脏腑经络中发挥治疗作用。如知母、黄柏、杜仲经盐炒后,可增强人 肾经的作用。(答出5点,每点2分,即可)7. 简述君、臣、佐、使的含义。答:(1)君

7、药:即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2分)(2)臣药:有两种意义。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作用的药物;针对重要的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2分)(3)佐药:有三种意义。佐助药,即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 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能制约君、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反佐药,即病重邪 甚,可能拒药时,配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以防止药病格拒。(4分)(4)使药:有两种意义。引经药,即能引领方中诸药至特定病所的药物t;调和药,即具有调和 方中诸药作用的药物。(2分)8. 举例说明常色和病色的区别。答:(1)常色:是指

8、人在正常生理状态时面部的色泽。其特点是明润、含蓄。中国人的正常面色特点 是红黄隐隐,明润含蓄。常色叉可分为主色和客色两种。(2分) 主色: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基本肤色,属于个体特征,终生基本不变。(1分) 客色:是指受到外界因素(如季节、昼夜、气候等)影响而有相应变化的正常而色。(2分)(2)病色:是指人体在疾病状态时而部显示的色泽。其特点是晦暗(而色枯槁晦暗,是精气虚衰的表 现)、暴露(某种而色异常明显,是病色外现或真脏色外露的表现)。(2分)、 善色:即病人的面色虽异常,但仍有光明润泽之象者。表明病轻,脏腑精气未衰。(2分) 恶色:即病人而色异常明显,且晦暗枯稿者。表明病变较重,脏腑精气已衰。

9、(1分)9. 简述升降浮沉的意义。答:升降浮沉代表不同的药性,表示药物不同的作用趋向。一般升浮药,其性主温热,味属辛、甘、淡,质地多为轻清至虚之品,作用趋向多主上升、向外。就 其所代表药物的具体功效而言,分别具有疏散解表、宣毒透疹、解毒消疮、宣肺止咳、温里散寒、暖肝散 结、温通经脉、通痹散结、行气开郁、活血消痼、开窍醒神、升阳举陷、涌吐等作用。(5分)一般沉降药,其性主寒凉,味属酸、苦、咸,质地多为重浊坚实之品,作用趋向多主下行向内。就其 所代表的药物具体功效而言,分别具有清热泻火、泻下通便、利水渗湿、重镇安神、平肝潜阳、息风止痉、 降逆平喘、止呕、止呃、消积导滞、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

10、、固崩止带、涩精止遗、收敛止血、 收湿敛疮等作用。(5分)10. 简述生脉饮的药物组成、组方功效及主治病症。答:【组成】人参9克、麦门冬9克、五味子6克(3分)【功用】益气生津,敛阴止汗。(2分)【主治】温热、暑热,耗气伤阴证。症见汗多神疲,体倦乏力,气短懒言,咽干口渴,舌干红少 苔,脉虚数。(2)久咳伤肺,气阴两虚证。症见干咳少痰,短气自汗,口干舌燥,脉虚细。(5分)11. 简述失神的表现及意义。答:失神:又称“无神”,是精亏神衰或邪盛神乱的重病表现。(2分)(1)正虚失神:是精亏、神衰的表现。(2分)【临床意义】提示精气大伤,脏腑功能衰败,多见于慢性久病重病之人,预后不良。(2分)(2)邪

11、盛 失神:是邪盛、神伤的表现。(2分)【临床意义】提示邪气亢盛,热扰神明,邪陷心包;或肝风夹痰蒙蔽清窍,阻闭经络,多见于急性病 人,属病重。(2分)12. 简述望神及其重要意义。答:(1)神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神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可以说神就是生命; 狭义的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望神,是指医生通过观察人体生命活动的综合外在表现来判断 病情的方法,对于判断疾病具有重要意义。(2)望神的意义了解脏腑精气的盛衰,判断病情的轻重和预后。精充,则形健神旺,抗病力强,即使有病也多属轻病, 预后较好;精亏,则体弱神衰,抗病力弱,病多重,预后较差。13. 如何理解阴阳对立制约,举例

12、说明。答:(1)阴阳的对立制约,是指相互关联的、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存在着相互抑制、 相互排斥和相互制约的关系。阴阳相互制约在总体上要维持相对的动态平衡,若这种对立制约关系失调, 则破坏其动态平衡,在人体就会发生疾病。(5分)(2)如上与下,左与右,天与地,动与静,出与人,升与降,昼与夜,明与暗,寒与热,水与火等均 为对立相反的阴阳双方;而春、夏、秋、冬四季的温、热、寒、凉之气候变化,是因春夏阳气制约了秋冬 寒凉之气,故春夏温热;秋冬阴气制约了春夏温热之气,故秋冬寒冷。(5分)14. 举例说明阴阳相互转化。阴阳转化是指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其各自相反的方向转化,即阴可以

13、转换为阳,阳可 以转换为阴。阴阳的相互转化,虽然也会发生突变,但多数是在量变基础上的一个质变过程,如:一年四季之更替, 寒冷的冬季进入温暖的春季,则是阴转化为阳的表现;在人体生命活动中,营养物质(阴)与功能活动(阳) 之间的不断转化也是阴阳转化的表现;在疾病发展过程中,阴阳转化则表现为表证与里证、寒证与热证、 虚证与实证、阴证与阳证等在一定条件下的互相转化。15. 简述药物归经的意义。依据药物自身的特性,即形、色、气味、禀赋等的不同,进行归经的方法称为药物归经。以五味与归经的关系最为密切。如味辛、色白,入肺、大肠经;味苦、色赤,人心、小肠经等,都是 以药物的色与味作归经依据的。又如磁石、代赭石

14、重镇人肝;桑叶、菊花轻浮入肺则是以药物的质地轻重作归经的依据。再如麝香芳 香开窍人心经;佩兰芳香醒脾入脾经;连翘像心而人心经清心降火等等,都是以形、气归经的例子。16. 简述补益剂的使用注意。(1) 补益剂多滋腻,脾胃虚弱者或多服久服,应注意健脾、和胃、理滞以滋运化。(2) 应辩清“大实有赢状”的虚假证候,或“至虚有盛候”的假实证候。(3) 虚证并见邪实时,直视具体情况扶正、祛邪并举。(4) 补益剂为虚证而设,不虚勿补,不可滥用。(5) 补益药质多浓厚,宜文火久煎,以使有效成分充分煎出。17. 举例说明阴阳互根互用。答:阴阳的互根是指阴和阳相互依存、互为前提和根本的关系。即阴和阳既相互对立,又

15、相互依存, 任何一方均不能脱离对方而单独存在,每一方均以与其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如:热为 阳,寒为阴,没有热就无所谓寒,没有寒也就无所谓热。阴阳的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在相互依存的基础上,相互资助、相互促进的关系。如:气属阳,主动,血 属阴,主静,气能行血,血能载气,二者互根互用。18. 举例说明,中药五味的具体作用。答:辛“能散能行”,即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一般来讲,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多具有辛味。 因此辛味药多用于表证及气血阻滞之证。如苏叶发散风寒、木香行气除胀、川萼活血化瘀等。甘“能补能和能缓”,即具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的作用。一般来讲,滋养补虚、调和药 性及制止疼痛的药物多具有甘味。如人参大补元气、熟地黄滋补精血、饴糖缓急止痛、甘草调和药性并解 药食中毒等。酸“能收能涩”,即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一般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精缩尿、固崩止 带的药物多具有酸味。如五味子固表止汗、乌梅敛肺止咳、五倍子涩肠止泻、山茱萸涩精止遗以及赤石脂 固崩止带等。苦“能泄、能燥、能坚”,即具有清泄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泻火存阴等作用。如黄苓、 析子清热泻火,杏仁、孽房子降气平喘,半夏、陈皮降逆止呕,大黄、枳实泻热通便,龙胆、黄连清热燥 湿,苍术、厚朴苦温燥湿,知母、黄柏泻火存阴等。咸“能下、能软”,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