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1394061 上传时间:2023-09-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节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1节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1节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1节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1节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节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节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章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第1节 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第一课时 知识目标:1、概述生态系统的概念; 2、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确立生态系统中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之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各个生态系统之间也是有着密切联系的辩证思想。教学重点:概述生态系统的概念;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池塘生态系统,形成生态系统的概念。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行为学生行为情境导入观察池塘生态系统巩固练习多媒体展示动画:歌曲童年在你童年记忆里的小池塘中,你是否关注过生活着哪些小生命?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它们自由自在的

2、生活。展示挂图,引导学生观察池塘生态系统模式图(课本P37页图3-3)像池塘这样,由一些生物及它们的生存环境就构成了生态系统。火眼金睛:判断一片森林、一片草地、一只青蛙、一个饲养虎的园子和一条河流,哪些是生态系统哪些不是生态系统。 那么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都由哪些部分构成的呢?,下面我们就以池塘生态系统为例,来共同探讨这个问题。继续观察池塘生态系统,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池塘里有哪些水生生物?水生植物需要哪些生存条件?池塘里的植物为动物提供了哪些帮助?池塘里有哪些非生物,它们对生物有什么作用?如果池塘中缺少了某种生物,池塘中的其他生物会受到怎样的影响?如果外界条件发生了改变,池塘环境会发生怎样的

3、变化?引导学生填写池塘生态系统的组成表:池塘生态系统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植物动物微生物细菌和真菌等引导学生讨论如下的问题:讨论1:你能在举出一个生态系统的例子吗?它由哪些成分组成呢?讨论2:池塘生态系统由哪些成分组成?为什么说池塘是一个生态系统?讨论3:池塘中的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池塘中缺少植物对其它生物的生存有影响吗?池塘中的动物与植物之间有什么关系?讨论4:池塘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遗体和排泄物都到哪里去了?这与哪些生物有关系?小结:在一定区域内,所有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有哪些成分组成?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分别包含哪些成分?观察表格回答。 非生物成分:

4、水、空气、温度、土壤、阳光等生态系统 生产者:绿色植物 生物成分 消费者:人和各种动物 分解者:细菌、真菌等小组讨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全班交流。师生共同小结:三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没有生产者,消费者就失去了食物和能量的来源;没有分解者,动植物的遗体和排出的废物就无法得到分解。练习:1下图是池塘生态系统。请根据图回答: 图中生产者是 ,消费者是 。 在此池塘生态系统中,肯定存在但没有表现出来的生物是 ,它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 如果长期大量地向这个湖泊中倾倒生活污水,将会造成 , 湖泊中的鱼类等动物将 。22、某同学将鱼、田螺和一些水生植物一起放在盛有水的密封的

5、广口瓶里,在广口瓶的近旁放一盏电灯,如图。过了几天,他发现这只瓶子中的水会慢慢地变绿。绿颜色说明有水藻在生长。分析回答: 在广口瓶生态系统中,什么是生物成分?什么是非生物成分? 一些生物和非生物成分是否能进入这个密封的瓶子?如果能,有哪些? 鱼、田螺和水生植物能在分开的瓶子里单独生存吗?为什么?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兴趣判断并说出一片森林、一片草地、一条河流是生态系统,一只青蛙不是生态系统通过观察、分析和相互间的讨论,填写池塘生态系统的组成表。讨论得出生态系统的组成以及各组成间的相互关系各小组讨论,选派代表发言交流。讨论完成深化课内学习成果教学反思:第二课时:第1

6、节 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调查一个生态系统知识目标 调查一个生态系统能力目标 学会调查,收集与分析资料,尝试撰写调查报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领悟科学调查过程,感受生态系统内各成分之间和各生态系统之间密切相联的关系,树立生物与环境不可分割的观念。教学重点:调查一个生态系统教学难点:学会调查,尝试撰写调查报告。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本课内容;收集资料。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行为学生行为情境导入调查一个生态系统巴甫洛夫说:“观察,观察,再观察。”我们从对小事物的细心观察中才能找出发现自然奥秘的途径。科学家常常通过调查的方法发现问题,进而去解决问题,今天我们就进行一次调

7、查活动。怎样调查呢?引导学生学习P39页探究技能,说出调查的基本步骤。调查时,首先要确立调查的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选择合适的调查地点和时间,制定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要如实地做好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目的:1、记录一个生态系统的成分并进行归类,进一步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2、初步学会调查的方法。材料用具:玻璃瓶、网兜、培养皿、望远镜、记录本和笔、放大镜、铲子、照相机等活动记录: 1成员和分工;2选择调查地点;3制定调查计划,将计划记录下来;4调查记录,将观察到的生物名称、数量、和它的生活环境记录在表格中;生物名称数量生活环境归类整理各小组一起整理调查材料,写出这个生态系统的

8、组成、特点,分成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尝试撰写调查报告。小结与思考:1通过这个调查活动,你能说出什么叫做生态系统吗?一个生态系统有哪些成分组成?调查的这个生态系统有什么特点?2进行一项调查活动,需要做哪些工作?本次调查活动中的关键过程是什么?3在这次调查活动中,你有所收获吗?感觉有哪些不足?注意点:1小组成员之间一定要注意分工合作,各展所长2对于调查过程中不认识的动植物,要提示学生正确的收集方法,或者利用照相机拍下来,以便向老师请教或通过其他方式查询结果。在调查过程中要提醒学生遵守公共道德,注意文明礼貌,不能随意破坏树木和花草。3在调查所确定的生态系统的现状时,也调查一下该生态系统的演变历史,并让

9、学生思考怎样才是良好的生态系统,人类应该如何让生态系统处于良好的状态。4组织部分学生利用其他一些途径,如网络、报刊杂志等进行调查。5在调查生态系统的基础上,辅导学生撰写科学调查报告。如果学生感兴趣,可组织学生开展“自制生态系统模式图”评比。布置预习:让学生从互联网上或图书馆中寻找有关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的资料,了解这种生态系统的组成、特点等,并作简要的分析。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兴趣学生活动:调查一个生态系统外出调查,写出调查报告整理调查材料,得出调查的生态系统的组成学生分小组课前调查并形成报告,课上交流展示(上课时教师带领学生调查更好,随时指导)第三课时第1节 多

10、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分析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知识目标 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类型与特点能力目标 收集和分析资料,培养搜集资料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验科学调查过程,感受生态系统内各成分之间和各生态系统之间密切相联的关系,树立生物与环境不可分割的观念。教学重点: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类型与特点教学难点: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类型与特点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本课内容;收集资料。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行为学生行为情境导入分析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分析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多媒体演示练习播放腾格尔的视频歌曲天堂。 在欣赏了美丽的风光后,你能说出画面上是什么生态系统吗

11、?你还知道哪些生态系统吗?多媒体展示各种生态系统的图片,让学生辩识: 淡水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各小组交流展示所收集的生态系统的资料 小组一:森林生态系统 多媒体展示图片和资料:森林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是最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是陆地上最庞大、最复杂的生态系统。地球陆地面积约为149106km2,森林面积为485106km2,约占陆地面积的326。森林生态系统占有巨大空间,其地上部分林冠可高达数十米至上百米;地下部分根系可深入土壤数米至数十米。森林生态系统是以森林植物为主体,动物,菌类,昆虫,微生物等为生物因素,与土壤,水分,大气,光照,温度等非生物因素

12、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物质循环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上最丰富的物种资源库。森林为大量植物、动物及其他生物创造了生存的条件和生活的物质基础。据统计,地球上物种现有1 000多万种。仅热带雨林群落内就聚集着200万400万种。陆地植物有90以上存在于森林中,草原植物和农作物种类远远比不上森林植物丰富多彩。我国东北长白山和小兴安岭林区,是北温带针叶阔叶混交林典型区,那里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有高等植物1200多种,仅药用植物就达200余种,有动物360种,其中鸟类280 种,其他如土壤中生存的动物、微生物更不计其数。所以,森林,特别是原始森林,是各大类气候带中最丰富、最珍贵的物种宝库“基因库”,是人类探索、研究、发掘生物资源及自然遗产的重要基地,对发展科学,改善人类生活、生存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特点:动植物种类最多,结构最为复杂和稳定。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高,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