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教育孩子当作事业.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1384517 上传时间:2023-07-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把教育孩子当作事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把教育孩子当作事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把教育孩子当作事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把教育孩子当作事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把教育孩子当作事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把教育孩子当作事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把教育孩子当作事业.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孩子是我们的朋友把各位家长请来不容易,让你们坐下来听更不容易。所以,我们所有的班主任真心地感谢你们。我也是一位学生的母亲,今天的我既是老师,更是一位家长。首先,我要说的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展示课件一)这是数字,我认为是触目惊心的数字,这也证明了家庭教育的魅力是多么大啊。我刚上班时,梨林学校的老校长叫张东英,张老先生已经仙逝,但他的一句话犹如还在耳边:“一个好女人,三代好子孙。”他说的是好母亲的重要性,我给他延伸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美国历史上有一个重要的家族,肯尼迪家族,出了一位总统,两位参议员,好几位众议员。这光鲜的背后站着一位杰出的母亲,罗思 肯尼迪,年轻时,她教育孩子们一个个成才,年老时

2、她勇敢地面对一个个灾难的降临,在她一百岁生日的时候,孙子做了众议员,他这样评价祖母;“只要和她在一起,我们依然从她那儿汲取巨大的力量,依然能感觉到她那坚定的意志。”美国太远,济源龙潭寺的陈家可不远,一门出了三个状元,成为传唱一时的佳话。陈省华,四川人,来济源做县令,住在龙潭寺,白天,陈县令的妻子陪孩子读书,夜里,去龙潭寺东一里处的夜香台燒香祈告:“不求金玉贵,但愿子孙贤”。这一句话成为千古名言,还有,咱们初中课本学过的卖油翁就发生在陈家公子陈尧咨身上。陈氏状元与家庭良好的教育有关,后来他们的孩子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再说更近的,济渎路学校有位老师,她的孩子在小学时,上课不听讲,下课不做作业,完

3、全是班里的一位差生。孩子刚上初一时,这种情况依然未改变,这时孩子的父亲痛定思痛,放弃了自己所有的爱好,开始研究孩子,陪着孩子学习,其中一个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孩子每天回去讲述当天各科学习的内容,开始孩子讲的少,后来越讲越多。一直陪到初二,孩子的各种好习惯养成了,这位父亲才由原来近距离的“陪”变成了远距离的“观”,后来,孩子以优异的成绩从北海中学毕业,考上了济源一中,又三年过去了,孩子的高考成绩高过一本线58分,父亲的家庭教育改变了孩子的一生,同时改变了一个家庭的命运。然而,拼死拼活做了这一切,孩子非但不领情,反而越来越逆反,面对着所有的困惑我们家长该怎么办?所以如何进行家庭教育,却是一门伟大的学

4、问!今天,我们就谈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项,如何和孩子沟通 第二部分沟通的态度孩子一天一天地长大,身与心都渐渐独立。这时,与子女的交流沟通也渐渐变成了一件既重要又困难的事情。关爱孩子,与孩子沟通交流对于了解帮助孩子成长是十分重要。请不要以家长之尊来对待孩子。尊重平等“若要人尊重,首先尊重人”,尊重是尊敬看重的意思,当您的孩子从您的言行、举止、神态中看出您对他的尊敬,看重,那将会是一种多么神奇的感受啊!但平时我们能做到吗?举个例子,和孩子说话居高临下,吃完饭了,你说:“把碗给我放到厨房去!”正在玩耍的孩子不乐意,调皮胆大的会问:“凭什么让我给你放”“凭我是你爸!”用爸爸这个角色来压孩子,他不得不去

5、,但反抗的种子在孩子心里种下,它会在合适的情况下发芽,长大。是的,你确实是一位父亲,但中国有句古话,叫“父慈子孝”,“父慈”可是放在“子孝”前面的。但你如果这样说:“帮爸爸把碗放厨房,行吗?”用商量的口吻去说,再忙再不乐意的孩子,他也会停下来,高兴地去替你做。“商量”使亲子间增进了感情,避免了冲突和对抗;“商量”使儿子从别人的角度来观察事情、思考问题,学会了民主和平等、尊重和友谊。放下架子,你会发现孩子可能比你强,拜孩子为师,能使大人变得年轻,能使孩子变得自信。不尊重的表现还有对孩子说话挖苦,讥讽,当然好多是盛怒之下无意识说的:“看你能的,那能还考这么少?“那能,还把事情办这么糟糕!”等等。要

6、引导,但不要代替孩子成长。孩子是成长中的人,出错,不成熟,与我们看问题、处理问题有不同这是很正常的,当有了分歧时,多引导,但不要代替。去给孩子买衣服,选颜色和款式时有了分歧,如问题不大,让孩子做主,如问题大,给孩子约法三章:买回去必须得穿,不能回去后悔了不穿。如果一定强迫孩子买或者不买,一孩子不高兴,二凡事都代替孩子拿主意,久而久之,孩子会成为没有主见的人。开头,我讲的刘秀文老师的孩子,在高考报志愿时坚决不报,非要复读,其实复读是要冒风险的,他父母心如明镜,就引导他,陈说其中利害关系,孩子做出退步:报志愿可以,但我只报“国防科技大学”。他父母知道这个学校的分数极高,录取的可能性不大,但还是尊重

7、了孩子的决定,最终,孩子又返回济源一中复读了。我有个姐姐,属羊的,我一直说她是山羊不是绵羊,小时候跟我奶奶生活,和我姑姑们对着干,稍大时回到父母身边,又常和我妈妈和不来。有一年冬天,天气及其寒冷,我妈妈让她穿棉衣,她嫌衣服肥胖不好看,不穿,挨了两顿打之后,被迫穿上,但她到半路把棉衣藏到麦垛里,回家了再穿上。瞧,家长替她做了决定并且是正确的,但孩子会领情吗?不要用强硬的态度来对待孩子其实,我非常爱看韩国的电视剧,我认为会在为人处世方面让我有较大的收获。里面有一句台词我印象非常深刻:“不要和孩子斗,你永远斗不过孩子。”你教育孩子时,态度强硬,可能让孩子叛逆反感,家长成了厌烦的符号。与你的关系越来越

8、疏远,也可能把孩子降服,让他顺从你,然后过他一生都顺从着别人的日子。第三部分:沟通的技巧倾听教育孩子,就要懂孩子,了解孩子,倾听,既是对孩子的尊重,更是我们了解孩子的最佳机会。但我们要学会倾听,听出孩子对某件事的看法和主张,听出孩子对某人的评价,听出孩子对生活的心理感受,听出孩子的需求,知道孩子的喜好,倾听孩子的意见,了解孩子的想法,在倾听当中了解孩子。举个例子:孩子今天回去很兴奋地说:我们的数学老师讲的课课好了,同学们听课很认真,第二天又说:“数学老师今天穿了红颜色的衣服,非常好看。数学老师特别爱笑,批评学生她都忍不住想笑。今天我有一道数学题不会,数学老师给我讲了两遍。等等,我们明白这个老师非常好,孩子对这门学科很感兴趣,你可无忧了。还有这样一个例子:孩子回家说,我班云穿的衣服很漂亮,我班云的新发型很多女生都喜欢,云的耳朵上带来非常漂亮的耳环等等,这说明学会以孩子的眼光来看待世界,来看待人情世故。就像我们教师教学生做题,想当然地认为这题这么简单,学生应该会做,但结果发现自己错了,然后问学生:你为什么会想出这样一个结果,当时你是怎样想的?学生说出来之后,才会恍然大悟,孩子有孩子的眼光,孩子有孩子的思维,从而了解孩子理解孩子。以房养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