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源头活水来.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1382272 上传时间:2023-12-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为有源头活水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为有源头活水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为有源头活水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为有源头活水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为有源头活水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为有源头活水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为有源头活水来.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有源头活水来【内容摘要】:如何开掘学生的写作源泉,使学生做到作文“言之有物”,谈真话,抒真情。最有效的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办法就是注重口语交际,广泛阅读,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关 键 词】:写作兴趣 口语交际 广泛阅读 观察能力提起写作文,往往是学生最感头痛的事,每到布置周记或作文的时候,大多数孩子就都皱紧了眉头,把写作文当成是一种负担。就算写了,也流于形式,大都是“流水账”、“奉命文”,缺乏写作文的兴趣,达不到应有的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视野狭窄,写作时需要运用他尘封的记忆材料,所以学生在写作时常常 “无话可说 ” 或是没有写作兴趣。如何开掘学生的写作源泉,使学生做到作文

2、“言之有物”,谈真话,抒真情。这里我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注重口语交际,培养写作兴趣。孩子最初都有着强烈的说话愿望,老师要保护、珍视这种愿望,让学生自由表达。但此时有的学生只说半截话,表达不太清楚,我便时时处处提醒,指导孩子说完整话,把意思表达明白,渐渐地能说一段完整话,这也为将来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算是写作的启蒙训练吧!平时利用好教材资源,给孩子创造说话的情境,搭设说话的舞台,在教学中多设计一些情境,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活动,使他们能和同学谈心。比如,让学生邀请同学来家里做客,而这个同学又从来没有到过他家,要他尽可能说明白他家的地址,以及如何乘公交车、下了车向哪个方向走、他家门前有什

3、么标志等等。进而,引导学生把所说的话写下来。这是实实在在的口语交际活动,在这样的过程中不但实现了跟别人的交往,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口语水平,解开了学生对言语叙述的束缚,人人都变得畅所欲言,下笔有神了。二、结合阅读,进行写作练习。 广泛阅读是写好文章的基础,对于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小学生语言积累明显不足,写起文章来,就难免“入不敷出”。因此,教师应为学生创造阅读条件,引导学生广泛阅读。1、课内阅读,进行写作练习。语文教材选入的文章,文质兼美,典范性强,是我们用于指导学生写作的最好范文。我便充分利用教材创设写的情境。教材中的语言叙

4、述方式很巧妙, 我便让孩子多进行模仿创编,这样不但能让学生学会写的技巧,还能培养写的能力。教假如一课,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同学们也希望自己拥有一支神笔,想要什么就画什么,试着模仿课文的话写一首小诗吧。”有的写到:“我想为窗前的小鸟画一对好翅膀。它受伤了,停在了我家窗台前,如果小鸟有一对完好的翅膀,那它不是又可以在天空中自由飞翔了吗?”还有的写到:“我要为失明的孩子画一双明亮的眼睛,让他们也能看到太阳从东边升起,星星在夜空中眨眼。”学生把自己在生活中留心观察到的,巧妙地用书中句式表达出来,学生在仿照中掌握了写的方法,知道了该如何写。结合教材中的有关内容,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并把想象的内容写

5、下,这也是训练写作的一条很好的途径。例如在学了井底之蛙后,我让学生续写青蛙跳出古井,到外面去开眼界的故事,学生对此很感兴趣,作文中结合自己平时所见所闻,发挥想象,创作出了许多有趣的故事。如有的说“小青蛙来到城里,看见了一条条大马路,一座座高架桥,小青蛙差一点儿走迷了路。”有的说“小青蛙来到了动物园,碰见了各种有趣的小动物,与他们交上了朋友。”还有的说“小青蛙坐上了宇宙飞船,来到了月宫”每一篇文章都充满了童真童趣,充满了孩子们的真情实感。 2、课外阅读,扩充材料。我除了要引导学生认真学习课文外,还要要求学生多读课外书籍、报刊、杂志,扩大知识面,充实写作材料。我还从实际出发,向学生推荐一些童话、寓

6、言、历史故事、民间故事、科幻小说以及中外名作名篇的编写普及本等。 在阅读过程中,应该强调学生要自备笔记本,随时摘抄妙词佳句,精彩片段,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三、学会观察,提高写作水平。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如同溪水,泉源丰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这就告诉我们作文的源泉来自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因此应创造条件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感受生活过程,体验生活过程,要培养学生的日常观察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观察兴趣。可以从有趣的事物入手。比如孩子们喜欢做游戏,不妨有目的地设计一些精彩的游戏,在学生们兴致勃勃的游戏中,引导他们主动自愿的观察,一定会取

7、得良好的观察效果。利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比如写水果,可以让学生把水果带到班级,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这样的观察所得一定是真切的,深刻的;写校园,我们可以让学生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去逛一逛,这样也有利于学生观察具体。还可以利用多种媒体,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投影仪、录象片、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能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若再同时配以教师生动、形象、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就更能调动起学生的观察兴趣。 其次,观察要有目的性。观察的目的是否明确,将直接影响观察效果,因此观察之前,我都会应精心考虑,周密设计,根据作文要求的需要、观察对象的特征、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知识水平,甚

8、至还要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事先布置观察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将注意力集中到观察对象上。如观察植物,就要让学生清楚需要观察的植物的干、茎、叶、花、果等各部分的特点;观察动物,就需要观察它的外形、体态、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特征;观察活动,就要注意活动的过程、发展及结果;观察人物,就要注意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表情等。这样,学生写出的作文才能具体、细致。 最后,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让学生在观察时首先要抓住事物的特点,抓住该事物与彼事物的不同,突出其本质特征来写,这样写出来的事物才会个性鲜明、栩栩如生;其次要指导学生恰当选择观察重点,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分不清主次,结果什么也没观察具体,对什么都没有深刻印象,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必然流于形式,了无生气;第三要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的习惯,在观察时,一定要根据不同的观察对象,采用不同的观察顺序来观察。如写静物可由整体到部分,再由部分到整体观察;写动物可先按从头到身子的顺序观察外形,然后再观察其生活习性等。总之,只有充分重视观察能力的培养,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作文的题材来源于生活,取之于生活,只要教师善于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去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加强形式多样的写作训练,学生写起作文来就能笔下生辉,言之有物。 席王中心小学季瑞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