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得百花好酿蜜.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1365804 上传时间:2023-10-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采得百花好酿蜜.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采得百花好酿蜜.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采得百花好酿蜜.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采得百花好酿蜜.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采得百花好酿蜜.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得百花好酿蜜.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采得百花好酿蜜积极引导学生开发生活中的作文资源浙江省平阳县山门东屿小学 潘蓉蓉一提起作文,学生总有一种莫名的恐惧心理,往往会出现“横眉冷对方格纸,俯首咬断笔竿头”的现象。究其原因,便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人们常用朱熹“谓有源头活水来”的诗句中的“源头”来比喻写作材料,用“活水”来比喻文章。是啊,没有“源头”,哪来“活水”?没有材料,哪来文章?试问“源头”在何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因此,要积极引导学生将作文的触

2、角延伸到课外,更多更好地从生活中吸取习作的营养,为习作提供丰富的源泉。一、生活感受在生活中获取习作题材生活本身就是一本神秘又生动的“活”教材,只有让孩子走出课堂,更多地到广袤的社会中去开展活动。去学习科学知识,培养勇于探究、勇于创新的理想素质,才能使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获得更丰富的知识。叶圣淘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流,泉流丰盈,溪流自然活活泼泼地昼夜不息。”这说明了生活对于写作的重要性。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跳出课堂小圈,放大生活外延。学生交际面窄、接受完全统一的文化,是造成其生活经验不足、作文内蕴浅薄的根因,故要着力推动写作主体由狭小自我向广大社会的开放,使校园生活与社会有机接轨

3、。如向学生提出“读好社会这部大著作”的响亮口号,将单纯自我表白式笔触转向对各种社会现象、媒体热点、新闻事件或人物的品评。这样教师就必须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多渠道来打通课堂内外,拓展学生知识面。如带孩子们去参观街心花园,孩子们在用心地描绘街心花园优美景色的同时,又感受到家乡的可喜变化。再如,组织学生参加“春天的发现”大队主题活动,组织商品交易会推销商品等等。学生深入社会生活,调动他们的感觉器官去看,去听,去嗅,去摸,亲身去感受生活的五彩缤纷与酸甜苦辣,他们会捕捉到许多作文的信息。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在观察中体验,在生活中感悟,做生活的有心人。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要学生参与

4、生活,有了真切的感受和体验,就会有真情实感的流露;只要学生拥有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为、所想、所感,就有可能写出闪耀着他们个性光彩的作文。二、阅读积累从书本中汲取习作素材“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的诗句充分说明了阅读与习作的关系多读书是获取习作材料的有效方法。不论是教科书,还是课外书;不论是意境优美的散文,含蓄隽永的诗歌,还是引人入胜的故事,寓理于事的寓言,均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习作素材。因此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让学生通过大量阅读,积累丰富的词汇,领略范文的谋篇,获取间接知识经验,为习作积累必要的语言材料。如学习少年闰土一文后,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合理想象,把自己

5、的想法和感受写下来。我和闰土交朋友、比童年、请你留下来,闰土,一篇篇习作都洋溢着童趣,流露着真情。又如学习了台湾蝴蝶一文后,在一个学生的提议下,全班学生都兴趣盎然地来了一回“梦游蝴蝶谷”。“蝴蝶谷的优美环境”、“蝴蝶热情招待我们”、“蝴蝶的自我介绍”、“蝴蝶渴望回到祖国的怀抱”都出现在学生的梦境中。经过教师的引导,这些有趣、美好的梦,又在学生的生花妙笔下跃出纸面。同时,教师还要广开门路,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丰富作文素材。如学生阅读了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后,要求他们把自己印象最深的内容写下来。学生的习作内容可谓丰富多彩:可爱的袋鼠妈妈、小豆子旅行记、九大行星比美、未来的交通工具、奇妙的因特网等。正是

6、因为学生有了大量的语言积累,有了深厚的语言积淀,下笔时才能文思泉涌,妙笔连珠,辞直义畅,才能达到郭沫若所说的“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的理想境界。三、活动体验在活动中激发习作欲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也可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举行一些如捏泥人、作沙画、组装飞机模型等小制作小发明活动,办手抄报活动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既丰富了生活,又激发了写作兴趣。出手抄报,要写文章,查找资料,设计版画,画插图,最后还要工工整整地抄写。这是一项既有趣又艰苦,既能扩展知识又能培养多种能力的创造性活动。小制作、小发明则要经历构思,准备材料,动手制作等过程。期间要了解一些材料的性能,要学会使用一些工具,甚至要经历多次失败

7、的考验。这不但丰富了学生的生活,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创造能力,还为他们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奠定了基础。在这些活动中,他们要思索,会碰到困难,遇到挫折,既有失败的烦恼,又有成功的喜悦。有了这样丰富多彩的生活内涵,如果让他们把自己最感兴趣、最难忘的讲给大家听,让老师和同学共同分享,讲完后再指导他们有条理地写下来,这样学生对习作产生浓厚的兴趣,写出的文章也就富有真情实感。又如放风筝比赛、掰手腕比赛、踢毽子比赛、“六一”文娱会演、卡拉OK比赛、校园十大歌手比赛等一系列趣味横生的活动也一定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在这些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写观察作文。由于他们以自己的生活去作,当他们下笔作文时,那种情感的倾

8、泻,开放的思维、大胆的创新,使文章妙笔生花。如在学校四年级段雏鹰风筝比赛中,同学们到野外去笑啊、跳啊,像一只只快乐的小鸟,色彩斑斓的风筝在蓝天上追逐白云,学生们放飞风筝,也放飞理想,他们触景生情,浮想连翩,激起了写作欲望。以下是一位学生的作文片段:你看,那只“小天鹅”,一会儿飞过来,一会儿飞过去,好像在骄傲地说:“瞧我,多么纯洁美丽,没有谁能比过我!”那边“小熊”穿着棕黑色的小背心,好像在向所有的人宣布:“我飞得多高啊!”“热带鱼”飞到高空,几只“小燕子”飞过来围着叽叽喳喳地叫,仿佛在议论:“哪儿来的鱼儿,不好好呆在水里,却飞到天上来”四、调查提炼从调查中感悟习作真情社会是个大舞台,更是一本取

9、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教材,它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活生生的现实,也为孩子们的活动贡献出了比教科书更详尽、更感性、更生活、更富有人情味的环境。因此,教学中应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开展一些有益的社会调查活动,指导他们从多个角度观察、认识社会,了解生活,从调查实践中扩大视野,提高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同时学生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中学作文,长才干,学做人。在镇政府办公室里,我班的学生正在采访政府官员,了解镇政府的功能。同学们俨然是一个个小记者,提出了不少话题。通过这一个个的实地调查、直观访问、摄像、摄影、查阅资料,孩子们了解自己的生活环境,知道了家乡近几年来的巨大变化,激发起对家乡的无限热爱之情。这

10、样的活动,学生的思想感到震撼,心灵得到纯洁,情操得到陶冶,往往能用稚嫩的小手写出一篇篇声情并茂的作文。在开展幸福是什么活动时,为了让学生了解人们对社会所作的贡献,我组织学生开展调查活动,使学生在感性上认识和了解社会上人们所做的贡献。再重点选取福利院工作人员这个特殊的职业,让学生了解这些平凡人的生活。活动中让学生走进福利院,进行现场采访,通过互动的情感交流,加深了学生对福利院工作人员的崇敬之情及对幸福的理解。然后,把工作人员请进教室,谈他们一天的辛勤劳动。听着他们讲述和孤寡老人们的感人的故事,孩子们激动了,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选材,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写作实践。而且写出来的作文内容充实,富有真情实感。最后,每一个学生自己设计一张精美的感谢卡,分别送给一位带给她幸福的人。使这一活动得到延伸,本次作文寓说写训练于实际活动中,取得良好的效果。总之,作文的题材是多种多样的,习作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我们的任务是不断挖掘、开发、利用生活中无限的资源,给儿童创造广阔的、发展的习作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