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JG330521_T 79-2022 数字健康乡村建设导则.docx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1361062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80.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JG330521_T 79-2022 数字健康乡村建设导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DJG330521_T 79-2022 数字健康乡村建设导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DJG330521_T 79-2022 数字健康乡村建设导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DJG330521_T 79-2022 数字健康乡村建设导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DJG330521_T 79-2022 数字健康乡村建设导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JG330521_T 79-2022 数字健康乡村建设导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JG330521_T 79-2022 数字健康乡村建设导则.docx(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DJG330521/T792022目次前言.II引言.I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总体原则.25规划设计.26健康环境.27健康产业.38健康文化.59健康服务.610支撑保障.7IDJG330521/T792022引言数字健康乡村建设是贯彻落实“数字中国”和“数字乡村”战略思想的重要举措,是落实“健康中国”内容内涵在乡村层面的重要支撑,也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要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把重点工作放在农村和社区。在新时代背景下,基于数字化的健康乡村是乡村发展的必然方向之一,是美丽乡村和数字乡村集成建设的崭新乡村形态

2、。数字健康乡村建设要以人本化建设为目标,以数字化建设为引领,以生态化建设为保障,结合乡村实际,在乡村健康环境、乡村健康产业、乡村健康文化、乡村健康服务等领域,因地制宜地开展规划、建设和运营,打造引领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数字乡村、健康乡村共同体。DJG330521/T792022数字健康乡村建设导则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数字健康乡村建设的总体原则、规划设计、健康环境、健康产业、健康文化、健康服务、支撑保障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指导数字健康乡村建设。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3、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5084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8321.8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148482017地下水质量标准GB1561820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T18883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19379农村户厕卫生规范GB/T20269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要求GB/T20270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基础安全技术要求GB/T20271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GB/T20272信息安全技术操作系统安全技术要求GB/T2

4、0273信息安全技术数据库管理系统安全技术要求GB/T30600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GB/T35273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GB/T37066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导则GB/T37071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导则GB/T39000乡村民宿服务质量规范GB/T41574信息技术安全技术公有云中个人信息保护实践指南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DB33/T1151浙江省农村公厕建设改造和管理服务规范DB33/T2091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规范DB33/T2349数字化改革公共数据目录编制规范DB33/T2351数字化改革公共数据分级分类指南3术语和定义1DJG330521/T792022下列术语和定义

5、适用于本文件。数字健康乡村digitalhealthyvillage以乡村居民高质量美好生活为目标,以健康环境、健康产业、健康文化、健康服务为主要场景,运用数字化手段,打造的健康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4总体原则健康引领以乡村居民高质量美好生活为目标,通过规划、建设和运营,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建设高水平健康乡村。数字赋能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健康环境、健康产业、健康文化、健康服务,以数字化驱动健康乡村建设。因地制宜紧密结合乡村特色资源和文化,打造特色健康产业,塑造鲜明健康主题,建设具有辨识度的数字健康乡村。共建共享立足服务原乡人,拓展服务归乡人和新乡人,建立城乡多元主体建设机制,共享数字健康乡村建

6、设成果。5规划设计应考虑规划对象的区位特点、功能定位、经济能力、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健康和公共服务设施、产业发展等情况进行规划设计。宜结合地域特征,跨行政村连片开展规划设计。规划应包含规划范围、整体空间结构、规划分析、发展目标、功能定位、建设路径、主要场景、重点工程等。6健康环境总体要求应建设数字化环境监管系统,实现乡村健康环境一张图全覆盖,并实施远程实时在线监控。绿地建设6.2.1乡村绿化覆盖率应不低于40%。6.2.2乡村周边设有绿化林带,道路和坑塘河道两旁的绿地率达到90%以上。6.2.3乡村古树名木应100%保护。2DJG330521/T792022厕所建设6.3.1户厕建设应符合GB

7、19379规定,公共厕所建设应符合DB33/T1151规定。6.3.2宜推广数字化公厕建设,实时监测如厕需求,调整男女厕位比例,实现配置最优化。垃圾分类6.4.1应推广智能垃圾分类建设,对垃圾分类进行数字化、智能化管理。6.4.2应建有非压缩式生活垃圾收集站,生活垃圾处理应符合GB/T37066和DB33/T2091要求。环境质量6.5.1空气质量6.5.1.1乡村空气质量应符合GB30952012中环境空气功能区一类区的要求,全年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天数率应达到95%以上。年平均负氧离子浓度应达到每立方厘米1000个以上。6.5.1.2健康场所室内空气质量应符合GB/T18883的要求

8、。6.5.2水质量6.5.2.1应对区域内流域进行全流域治理。6.5.2.2地下水质量应符合GB/T148482017中III类水以上要求。6.5.2.3地表水质量应符合GB38382002中III类水以上要求。6.5.2.4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应符合GB5749,给水系统供水水质达标率应达100%。6.5.2.5农田灌溉水质量应符合GB5084。6.5.2.6污水收集与处理应符合GB/T37071要求。6.5.3土壤质量农用土壤质量应不超过GB156182018中表1表3规定的风险值。7健康产业总体要求健康产业应业态丰富,结合村域特色,培育发展多元化产业业态。现代种养业7.2.1种植业7.2.1

9、.1宜按GB/T30600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7.2.1.2宜建设肥料和农药控制和监测一体化系统,肥料使用符合NY/T496的规定,农药使用应符合GB/T8321.8的规定。7.2.1.3应通过数字化设施设备,智能化农机装备,实现种植过程实时精准高效管理。7.2.1.4宜种植健康农产品,诸如:中药、药食同源和具有保健功能的植物等。7.2.2养殖业3DJG330521/T7920227.2.2.1宜建设饲料、兽药和动物疫病控制和监测一体化系统,实现养殖环境实时预警、精准投喂,疫情实时监控。7.2.2.2应开展生态养殖,推广具备健康功能的养殖品种。乡土特色产业7.3.1应开发特色食品,诸如:乡土卤

10、制品、酱制品、豆制品、腊味、民族特色奶制品等传统食品;宜开发适宜特殊人群的功能性食品。7.3.2应传承特色技艺,诸如:蜡染、编织、剪纸、刺绣、陶艺等传统工艺。7.3.3应弘扬特色文化,诸如:发展乡村戏剧曲艺、杂技杂耍等文化产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7.4.1农产品加工7.4.1.1应发展健康初级农产品加工,宜开发制作具有地方特色的预制菜,乡村特色农产品实现数字化质量安全溯源。7.4.1.2宜引进和培育健康工业产品制造,诸如:植物面料、植物化妆品、保健食品等。7.4.2农产品流通7.4.2.1宜引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乡村设立鲜活农产品直销网点,建设农超、农社(区)、农企等产销对接模式。7.4.2.2应结合数字化营销模式,面向城市社区,开展乡村健康产品网络销售。7.4.2.3应建设快递网点,设置智能快递柜,宜建设智慧物流和冷链物流。乡村休闲旅游业7.5.1总体要求应建设乡村休闲旅游一体化服务平台,开展丰富、便捷的休闲旅游服务。7.5.2健康餐饮7.5.2.1建设健康餐厅,餐厅应符合阳光厨房建设要求,宜开展数字餐厅建设。7.5.2.2制定数字健康食谱,根据游客健康需求,实现智能化推荐。7.5.2.3应选择当地健康、应季食材,利用药食同源原料,开发制作药膳,根据村民和游客不同健康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