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本领大》教学反思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1359858 上传时间:2023-12-16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36.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谁的本领大》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谁的本领大》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谁的本领大》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谁的本领大》教学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谁的本领大》教学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谁的本领大》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谁的本领大》教学反思(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谁的本领大教学反思 谁的本领大教学反思1师:(小结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谁的本领大这篇课文,知道了课文写的是太阳和风比本领的事。这一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老师想请小朋友再来听听这个故事,然后来当当评判,看看究竟谁的本领大?生:看课文动画后交流。生1:我认为太阳和风的本领一样大。生2:我认为太阳的本领大。生3:我认为风的本领大。(本来以为象这样的课文,学生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书中所蕴涵的道理学生应该都能懂,都能领会到太阳和风各有各的本领。而第二课时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他们是怎样开展比赛的,同时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看来现在要想拎出一条主线来有困难。于是只能改变我的教学计划。)课尾:师:究竟谁的本

2、领大,刚才大家没有评出个所以然来,现在谁继续来当一回评委,说说你的看法。生1:风的本领和太阳的本领一样大。师:这是你的意见。有不同看法吗?生2:我认为风和太阳各有各的本领。(说的多好,到点子上了。我刚想表扬这位同学,又有学生举手。)生3:我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太阳的本领大,因为如果人来没有太阳的话就无法生存了!师:你说得有道理,从你说得这个角度来说,的确太阳的作用是很大,看来太阳有太阳的本领啊!还有不同的意见吗?生4:我也认为太阳的本领大,太阳能让植物生长!师:你说得对,不过人类如果缺少了风的话,估计也会一团糟了!看来他们呀各有各的本领!教后反思:细想今天的一堂课,我努力的想让孩子们能明白_所

3、要告诉我们的一个道理,可是,事与愿违,有些孩子偏偏对太阳情有独钟,始终都不接受其他小朋友的说法。而我却好像有学生没认同我的观点,课就没完成似的,好说歹说把他们引到那个理上来。现在想来对于二年级的孩子,一定要他们感受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本领,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和看待别人这个理是否要求太高了呢?学生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的又怎能和成人相比呢?对于这堂课,认识这么个道理真那么重要吗?我想并不!如果在课上我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他们对自己的优缺点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应该会更好些!由此想来,在不违背常理的基础上保护学生积极的求异性,能让他们的天性得以张扬;鼓励学生的丰富的想象力,他们的才华才得以更好的施展

4、;激发学生灵感的创造,才能让他们不断地认识世界,创造世界。作为教师真的应该把更多的关注和情感投向每一位学生,让他们获得健康、快乐、自信、向上的人生。谁的本领大教学反思2设计思想1、根据传统的第一课时教学的程序设计,从字词入手,让学生读通读顺课文2、在不同形式的的朗读中,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培养训练朗读水平。教材解读1教材简析谁的本领大是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的第三单元的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风和太阳开始都认为自己本领最大,两次比本领之后双方都悟出了道理。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本领,一定要正确全面的认识自己和看待别人。课文情节紧凑,富有戏剧性变化。人物形象鲜明,语言活泼,颇有个性,适合学生分

5、觉色朗读。2、课程目标在本教材中的体现谁的本领大是第一学段(12年级)内容。解读本阶段的课程目标,与本节课相关课程目标内容有: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兴趣。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并乐于与人交流。学情分析1、二年级的孩子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朗读能力,初步掌握了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方法,在识字上有一定学习经验,能利用旧知学习新知,所以识字教学虽是重点,但不是难点。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理解寓言的寓意还有一定难度,需要指导。课时目标:

6、1、通过齐读、开火车、抽字卡等形式熟练的认读本课9个生字,会组词。二类字“催”只认不写。重点指导书写“受”和“推”。2、指导,分段朗读,使学生能准确标出各自然段序号,能流利、准确朗读课文。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语,熟读课文。评价方法:1、目标导向评价策略:对于朗读采用分小组抽查的评价方法。2、及时反馈评价策略:对于生字掌握采用当堂抽测的方法。3、语言评价策略: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堂上进行口头语言、情感语言和肢体语言进行评价。教具准备:字卡、ppt教学过程:一、看图谈话,导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请仔细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相机板书:太阳、风)2、揭题:今天,太阳和风走到了一起,他们之间会发生怎

7、样的故事呢?我们来学习谁的本领大(板书课题)3、读课题:a/齐读课题b/老师想知道他们比试的内容是什么?(重音:本领)c/告诉我,这场比试要得出怎样的结果?(重音:谁的本领大)d/小朋友,读出你们的疑问(读出疑问的语气来,小问号不够弯?)二、初读课文1、初读课文:带着疑问,让我们读读课文吧出示自读要求:a字音要读准;b句子读通顺;c给自然段序号。2、检查读书情况A学生字(连词齐读自读开火车读字卡自由认读)B男女生分组读词(指导多音字“得”,裹得得意)3、师生读课文1、范读老师请一个小朋友和我一起来讲这个故事,在我们讲故事的时候,请你对照,把自己读不准的地方划出来。2、课文接力,学生读课文,其他

8、同学能听出错误就接着读。3、指导读重点语句“人物对话”4、自读课文三、检查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情况填空三、写字指导1、受、推、挂区别形近字(受、爱)(挂、蛙)(推、谁、准、难)教后反思:谁的本领大讲的是风和太阳开始都认为自己本领最大,两次比本领后双方悟出了道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本领,一定要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和看待别人。课文符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语言亲切活泼,富有童趣。这篇课文共有八个自然段。主要以对话描写贯穿全文,情节紧凑,富有戏剧性变化。人物形象鲜明,语言活泼,颇有个性,适合让学生进入文本,体会人物思想感情,适合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课堂教学应真正激活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其身心获得愉快

9、、和谐的发展,才能成为有效的教学活动。所以教学第一次比赛时,我以师生共同分析为主。让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有了第一次学习的基础,教学第二次比赛时,我由扶到放,让孩子们自学课文48自然段。这篇故事主要以太阳和风的对话为主线,在训练朗读时,我通过示范读,逐人读等方式,让学生抓住句子中的提示语或标点符号的方法充分地朗读,领会太阳和风说话时的语气、神态,然后激励孩子们加上动作再来读一读,学生朗读得很有激情。但是,这堂课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1、课堂设计没有新意。由于按照传统的教学程序设计,课堂没有新意,生字教学单列出来之后,环节与环节之间过度与衔接不自然,

10、对学生缺乏吸引,所以学生的兴趣也达不到我预想的效果。2、朗读设计欠缺个性。这篇童话故事的教学重点是分角色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反复的读来体会风和太阳的对话,从而感悟其中的道理。虽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读书的地方挺多的,如自由读、指名分角色读、自由选择角色读、加上表情和动作读,但是老师指导的力度还不够,读书形式的设计上也欠缺个性,所以少了几分色彩。谁的本领大教学反思3这是一篇很有趣的寓言故事,教学时重点要注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通过学习课文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本领,要正确认识自己、看待他们。怎样指导学生朗读,并明白课文中蕴含的道理呢?我采用了“想一想”、“说一说”、“读一读

11、”、“演一演”的方法。(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想一想”:每次比赛前,让学生想想风和太阳有什么心理活动,这实际上为学生感情朗读作铺垫。比如,在风和太阳第一次比本领时,为了体会它们的骄傲、自信,我设计了这样的句式:要比这个,那可是我的_,我只要_,这小孩还不_。通过训练,帮助孩子准确地把握情感,这样再指导学生朗读时就不用花大力气了,也就自然地水到渠成了。“说一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实践。在语文教学中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中积极主动“说”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一种方式。我在课堂上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的畅所欲言的热烈氛围,激发学生的表现欲

12、,提高学生“说话”的积极性。在课的一开始,把课文的主要内容变为填空题,在学生自由朗读的基础上,通过完成练习,理解课文。结束课时,在学生懂得道理的基础上,进行拓展训练,让学生演演两次比赛结束之后,太阳和风先生会说些什么,使_的中心得到升华。“读一读”:课件教学就应该书声琅琅,情趣浓浓。教师应带领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在指导学生朗读对话时,注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评价,尤其是教师鼓励性的评议,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演一演”:让学生通过表演,理解“裹紧”、“脱下”,把一些抽象的东西直观地展现出来。谁的本领大教学反思4语文是一门艺术,也是学生容易感兴趣的课程。有人曾说过

13、:“能使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才是成功的教学。”只有当学生处在轻松愉快的状态时,他们的视觉、听觉、触觉才会更加地灵敏,记忆力也会大大增强,想象力同样也会更加的丰富。尤其对于低年级的孩子而言,他们需要的课堂更不是死气沉沉的,那样不仅不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而且他们肯本不可能坐住40分钟,学习的效率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在我的课堂上,几乎处处充满了活力,让课堂因活动而美丽。谁的本领大是一篇很有趣的童话故事,课文把手和嘴都拟人化了,生动形象地把手和嘴巴争吵的激烈场面描绘出来了。课文采用对话形式,而且语言简练,易于指导学生根据提示语朗读。但是由于孩子年龄比较小,他们难以理解提示语的意思,那么这个时候就

14、需要老师去指导。那么如何才能用最简单的方法去让孩子们去读好课文呢?几乎所有的题目都是没有符号的,然而符号却是朗读的辅助手段,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添加一些符号,来提醒学生朗读的语气。对于小孩子来说,“谁的本领大”只是几个词而已,他们难以把握住其中的意思,所以读起来比较平淡,没有什么感情色彩。为了让他们能改变这种平淡的语气,我给课题后面加了个问号,不仅有利于我引出课文,更有利于指导孩子带着疑问的语气去读课题。通过这一个小小的添置,学生立刻明白了如何去读课题,再通过请几个小朋友及老师的示范,效果立刻变好了,疑问的语气也出来了。丰富的脸部状态及肢体语言,特别能激发起学生的视觉感受,使他体会出情感的变化。学

15、生在朗读中,动眼、动口、动手、动脑,在“动中学”,“学中动”的过程中,感受情感,体验情感,从而可以使朗读更上一层楼。学生通过做动作来理解词语的意思,但是在朗读方面,学生还是会不到位,这个时候可以请个别学生范读,让他们通过体会同伴的语气来模仿读。因为孩子和孩子之间是最容易交流感情的。但是有的时候,孩子的体会仍不够深入,读出来仍然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所以这个时候老师范读,来给予学生启发,让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朗读中去体味不同的语气和应达到的效果。另外老师在范读的时候可以使脸部表情变得丰富点,这样可以引发学生的视觉感受,让学生体会到后再表达出与老师同样的情感,“喜怒哀乐、溢于言表”。“生动,形象”是低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对朗读训练也同样有效。我相信在生动、形象、轻松、愉快的朗读气氛中,学生的兴趣会更浓,激情会更高,效果也会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