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来安县2023届中考冲刺卷化学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1358090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82.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滁州来安县2023届中考冲刺卷化学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安徽省滁州来安县2023届中考冲刺卷化学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安徽省滁州来安县2023届中考冲刺卷化学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安徽省滁州来安县2023届中考冲刺卷化学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安徽省滁州来安县2023届中考冲刺卷化学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滁州来安县2023届中考冲刺卷化学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滁州来安县2023届中考冲刺卷化学试题含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2粗盐提纯实验中,四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依次是()A搅拌、引流、搅拌、转移固体B引流、搅拌、转移固体、搅拌C搅拌、转移固体、搅拌、引流D引流、搅拌、搅拌、转移固体3手机、笔记本电脑及其他便携式电子设备需要用到大量的锂电池,其电源的正极材料为钴酸锂(LiCoO2)(Li元素的化合价为1)下列有关钴酸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氧化物B钴元素化合价为2C含有两种金属单质DL

3、i、Co、O三种元素质量比是759 324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石油 B海水 C水银 D空气5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应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用生铁制作成炊具B用铜制作导线C用酒精作燃料D用金属汞作体温计的填充液6KNO3、NaNO3、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时,KNO3的溶解度最大B0时,100gNaNO3饱和溶液中含73gNaNO3C从NaCl溶液中获取NaCl晶体时,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D分别将20的KNO3、NaNO3饱和溶液加热至80时,KNO3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NaNO3溶液7实验设计能实现其对应的实验目的是A测定空气中O2 的含量B证明 CO2

4、与NaOH溶液反应C比较 MnO2 和Fe2O3 的催化效果D此装置具有“启普发生器”的功能AABBCCDD8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发展和化学学习的重要途径,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取用少量液体B用量筒溶解C闻气味D稀释浓硫酸9如图是A、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随温度升高,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增大B40时把30g B放入50g水中,可得到80g B的饱和溶液C将20时A、B饱和溶液升温到40,A是饱和溶液D40时,60g A的饱和溶液加入40g水,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10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ABC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用适

5、当的化学用语表示:(1)3个氦原子_;(2)五氧化二磷_;(3)标出H2S中硫元素的化合价_;(4)硝酸钙中阳离子的符号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蛋白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材料,人体通过食物获得的蛋白质在胃肠中与水反应,生成氨基酸,蛋基酸(化学式为C4H11O2NS)就是其中的一种。请通过计算回答下列问题:(1)蛋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2)其中各元素的质量比C:H:O:N:S=_。(3)274g蛋基酸中,氮元素的质量是多少?_(要求有过程)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如图为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当温度在 t1tt2之间时,

6、A 物质与C物质_(填“能”或“不能”)配制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饱和溶液。t1时,若要将 210 克 B 物质的饱和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_;分别将 A、B、C 的饱和溶液从 t2降温至 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关系是_;若 要从B溶液中得到B 晶体,最好采用的方法是_;分别将 A、B、C 的饱和溶液从 t2降温至 t1,析出晶体的质量_(填序号)A最多 B最多 C最多 A、B、C一样多 无法确定14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写出三点符合图中溶解度曲线的不同类型的信息。_。_。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某兴趣小组的

7、同学在探究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在向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时,发现了一个意外现象: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成了红色,过了一会儿红色就消失了。该小组对这种意外现象的原因作了如下猜想:可能是酚酞溶液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使红色消失。请你写出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为验证猜想,该组同学将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后,在液面上方滴一些植物油,然后在冷却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实验中“加热”和“滴入植物油”目的是_。实验结果表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氧气无关。为验证猜想,该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8、取了一定量的Na2CO3溶液,在其中滴入酚酞溶液,发现溶液也呈现红色。请解释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_。由此说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无关。该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当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10%时,就会出现上述意外现象。请设计实验证明该方案中取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过大:_。16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空格)。Na2SO4溶液呈中性。将一定量的稀硫酸加入到盛有无色酚酞和NaOH混合溶液的小烧杯中。当看到_(填现象),证明它们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

9、程式:_。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针对疑问,大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只有Na2SO4 有Na2SO4和H2SO4 有Na2SO4和NaOH 有Na2SO4、H2SO4和NaOH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及理由是_。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_。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老师提供的pH试纸、铜片、BaCl2溶液、Na2CO3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实验方案测溶液的pH滴加Na2CO3溶液滴加BaCl2溶液实验操作续表:实验现象试纸变色,对比比色卡,

10、pH7有气泡产生产生白色沉淀实验结论溶液中有H2SO4溶液中有H2SO4溶液中有H2SO4(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给予肯定。同时指出(实验探究)(2)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请大家反思。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了这两处错误: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_。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_。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_。根据所学化学知识,验证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含有H2SO4,除以上正确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也能完成该实验?_(填序号)。Cu CuO 紫色石蕊溶液 AgNO3溶液烧杯中的溶液未经

11、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_(写一条)。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A【解析】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的意思是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即梅不如雪白,雪没有梅香),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B、爆竹爆炸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C、煤炭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D、高温煅烧石灰石过程中有新物质氧化钙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2

12、、A【解析】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粗盐提纯要经过溶解(把不溶物与食盐初步分离)、过滤(把不溶物彻底除去)、蒸发(食盐从溶液中分离出来而得到食盐)、转移四个步骤,在溶解、过滤、蒸发,转移操作中都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在溶解操作中,玻璃棒起到搅拌,加快粗盐的溶解速率的作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蒸发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转移中玻璃棒的作用是转移固体。故选A。3、D【解析】A. 钴酸锂(LiCoO2)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故错误;B. 锂(LiCoO2)中Li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为-2价,钴元素化合价为:0-(+1)-(-2)2=+3

13、价,故错误;C. 锂(LiCoO2)中含有两种金属元素,故错误;D. 锂(LiCoO2)中Li、Co、O三种元素质量比是7:59:(162)=7:59:32,正确。故选D。4、C【解析】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水银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石油、海水、空气都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故选C。5、C【解析】A、用生铁制作成炊具,利用铁的导热性,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B、用铜制作导线,利用铜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C、用酒精作燃料,利用酒精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符合题意;D、用金属汞作体温计的填充液,利用物质的热胀冷缩性,属于物

14、理性质,不符合题意。故选C。6、D【解析】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NaNO3的溶解度最大,故A错误;B、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是73g,根据溶解度概念可知,173gNaNO3饱和溶液中含73gNaNO3,故B错误;C、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所以从NaCl溶液中获取NaCl晶体时,一般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故C错误;D、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小于硝酸钠的溶解度,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越大,2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硝酸钠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升高温度溶解度增大,没有溶质析出,溶剂质量不变,所以分别将20的KNO3、NaNO3饱和溶液加热至80时,KNO3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NaNO3溶液,故D正确。故选D。7、B【解析】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装置内的压强变化不明显,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项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