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钻井钻井液技术措施-霍仰春.docx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1354617 上传时间:2024-02-2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侧钻井钻井液技术措施-霍仰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侧钻井钻井液技术措施-霍仰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侧钻井钻井液技术措施-霍仰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侧钻井钻井液技术措施-霍仰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侧钻井钻井液技术措施-霍仰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侧钻井钻井液技术措施-霍仰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侧钻井钻井液技术措施-霍仰春.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侧钻井钻井液施工技术规范一、基本情况套管开窗侧钻是老油田盘活报废井,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手段。侧钻井与常 规石油钻井相比,有如下特点:1.辅助时间长,纯钻时间短;2.开窗 后即进入深部地层,没有快速钻进;3.受钻井液泵功率及钻具内径影响, 钻井液排量仅为常规钻机泵排量的1/3-1/4左右;4. 一般采用31/钻杆 施工,钻杆柔性大,限制了钻压、转盘转速的提高,机械钻速较低。泥浆公 司从25年开始和原大港油田井下作业公司进行侧钻井技术服务到目前为止, 在油区内共完成侧钻井180 。公司通过近几年的现场施工逐渐摸索出了一套 适合大港油区的侧钻井钻井液技术措施二、施工技术措施2.1钻井液准备开窗前首先要

2、进行钻井液准备,可以用2种方法:2.1.1配浆配方:清水+4-6%膨润土+0.5%纯碱循环系统按标准要求安装完毕后进行配浆作业,基浆配好并充分水化后按设 计要求补充各类处理剂,把钻井液性能调整到设计范围之内(粘度应走设计上限, 以便开窗时能有效携带铁屑)。2.1.2倒运回收浆若现场不具备配浆条件,可从公司倒运回收浆。泥浆上井后开启固控设备清 除固相,使坂含和固相控制在设计要求之内,然后按补充各种处理剂,使钻井液 性能达到设计要求。2.2开窗钻进2.2. 1开窗时钻井液粘度应维持在设计上限,以便能有效携带铁屑,钻井液 出槽处应放一块强磁铁吸附铁屑。2.2.2开窗后地层若是明化镇地层,泥浆粘度应逐

3、渐降低到设计的中下限, 以利于冲刷井壁;在馆陶组及以下地层,泥浆粘度应控制在设计的中上限,以利 于保护井壁稳定、防止井塌。2.2.3定向过程中保证钻井液中含油量达到3-5%,加入适量的乳化剂,使原 油充分乳化,提高钻井液的润滑性能。在定向时,如果托压现象严重,可视返砂 情况进行短起下破坏岩屑床,或加入适量的石墨、塑料小球。2.4钻进过程中,用好固控设备,及时清除有害固相,及时补充原油和磺化 沥青等处理剂,保证钻井液体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2.2.5钻进中定期进行短起下,每钻进80-1m或连续钻进24h进行短起下, 保持井眼畅通。2.2.6钻进时每班对钻井液进行全面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和现场施工情

4、况及 时补充相应处理剂,保证钻井液流变参数能够满足井下安全施工需要。2.2.7进入目的层前调整钻井液性能,泥浆密度走设计上限,降低钻井液失 水严格达设计要求,适当提高粘切,加入油气层保护处理剂。2.2.8侧钻井受设备条件限制,钻井液排量较小。工程上应控制钻井速度, 以降低钻头附近环空钻井液中的岩屑浓度,防止沉砂卡钻。2.2.9施工中防油气水侵,如果钻进时发现有油气水侵时,应停止钻进,循 环排气或搞短起下作业测后效,计算油气上窜速度,以确定合适的钻井液密度, 避免盲目提高钻井液密度把井压漏。2.2.10起下钻具要控制好速度并力求平稳,特别是在易漏层和油气层井段 要减小抽吸和压力激动,避免发生井漏

5、和溢流。2.2.11如需对气侵钻井液进行加重,应在排完气后停止钻进的情况下进行, 严禁边钻进边加重,加重速度要均匀,每个循环周密度增量应控制在0.05/cm3 以内。2.2.12完钻前调整钻井液性能,补充相应处理剂。钻完进尺后充分循环洗 井,起出钻具,甩掉马达,改变钻具结构再通井,保证电测和下套管施工顺利。 井斜超过30可加入塑料小球或石墨和磺化沥青打封闭,粘度高于井浆10s以 上。三、油气层保护措施3.1进入目的层前,调整好各项钻井液性能参数,按体系设计加入油保材料, 保护油气层。3.2进入目的层井段,严格控制钻井液API失水在3-5ml,控制钻井液HTHP 失水在设计之内,减少滤液对油气层

6、的污染,从而保护油气层。3.3钻进过程中,用好四级固控设备,尤其是离心机,保证固控设备完好率 及使用率,及时清除钻井液中的有害固相,保持钻井液中含砂量低于0.3%钻进, 减少钻井液中的亚微粒子进入油气层堵塞油气通道,同时严格控制钻井液密度不 高于设计上限,从而保护油气层。3.4钻进过程中严格维护好钻井液性能,防止卡钻或其它井下事故复杂,提 高机械钻速,快速穿过油气层,尽量减少钻井液对油气层的侵泡时间。3.5下完油层套管循环钻井液时,将钻井液粘度降低至40-45s,有效地冲刷 井壁形成的虚泥饼,保证侧钻井的固井质量。四、事故复杂的预防和处理4.1. 井壁稳定由于侧钻井多使用120.65mm或11

7、8mm钻头完钻,小钻具具有钢性小、加压 小、钻速低、周期长的特点,钻井液对裸眼井段的侵泡时间较长,井壁易垮塌, 因此防塌是重点,在加足防塌材料的基础上,必须将钻井液密度、粘度控制在设 计上限,失水控制在下限,有利于防塌。钻进过程中,如果返出的钻屑量大于井 眼理论容积,并且伴有大块岩屑,上提遇卡,下放遇阻,起钻中途遇卡,下钻遇 阻划眼,划眼过程中蹩泵蹩转盘等,证明发生了井塌。4.1.1钻井液密度是防塌的基础,因此,必须严格按照设计维持钻井液密度。4.1.2在工程措施方面,注意控制起下钻速度和开泵,防止压力激动造成的 井塌。4.1.3如果出现井塌现象,首先补充防塌剂、适当提高钻井液密度,同时适 当

8、提高钻井液粘度、切力,以提高钻井液的携岩能力,净化井眼,减少钻井液对 井壁的冲刷。4.1.4如果井眼不规则,起下困难,在起钻时,可以用防塌类处理剂配制一 定量稠塞打封闭。4.1.5如果上述措施还不能很快见效,而钻井液密度已达设计上限,则应与 甲方协商,提高钻井夜密度。4. 2.井眼净化清洁的钻井液是安全钻井和油层保护的基础,因此应高度重视钻井液的固相 控制。4.2.1工程要配合泥浆适时搞好短起下钻作业,由于开窗后井斜较大,最好30-50m搞一次短起下,及时清除井壁上的虚泥饼、破坏井壁上形成的岩屑床。4.2.2使用好四级固控设备,尤其是除砂器和离心机,降低含砂量,清除有 害固相,确保井眼干净畅通

9、。4.2.3钻进过程中控制合理的泵排量,满足井眼净化的需求,一般使用 120. 65mm或118mm钻头的井眼,要求泵排量保持在-10L/。4. 2.4如果前几项措施仍难以满足井眼净化的要求!采用变排量打段塞、 变流型的方法进一步清洗井眼。打段塞的方法是:用大约5m3稠钻井液或稀钻井 液(其粘度性能与井浆差别较大)清洗井眼,返出后放掉。4. 3.润滑防卡防卡主要从钻井液防塌、润滑、井眼净化、减少压差、工程措施方面入手进 行。4.3. 1钻进过程中要及时补充原油等润滑剂,使含油量达到3-5%左右,控 制泥饼摩阻小于0.08。4.3.2如果有托压现象,立即加大固体润滑剂(膨化石墨)的投入,减少托

10、压产生的及影响。4.3.3上部软地层快速钻井时,每打完一个单根后划眼一到两遍,使井底的 岩屑返得高一些,避免下沉到扶正器位置造成泥包扶正器和钻头。4.3.4在接单根过程中,如果有遇卡现象,不要急于接单根,要充分循环干 净,待井下正常后再继续施工。4.3.5钻进一定时间或一定深度,根据井下情况,适时搞好短起下工作,清 除虚泥饼,彻底消除井壁岩屑床,确保井壁清洁,井眼畅通。4. 4.井漏馆陶底砾岩、生物灰岩、玄武岩及断层、油层可能发生漏失,这些井段应加 强防范,防止漏失。4.4. 1钻进过程密切注意井的返浆情况,加强坐岗,观察液面变化,发现 问题及时处理。4.4.2要严格控制好起下钻速度,避免压力

11、激动过大,压漏地层,坚持分段 循环,下钻到底先以小排量开泵,循环正常后再增到正常排量,以免蹩漏地层。4.4.3为预防井下复杂情况的发生,井场必须储备充足的堵漏及配浆材料。4.4.4在钻进过程中,发现漏失小于3m3/h,可边循环边堵漏,如漏速大于 33/h或不能建立有效循环,要强行将钻具起到套管内,实施静止堵漏并憋压。4.5.5堵漏浆配方:井浆+15-20%固体堵漏剂+土粉,比例可根据漏速大小、 漏失岩性适当调整。4.5. 井涌4.5.1加强坐岗,如钻进时发现油、气、水侵,应停止钻进,循环排气或短 起下钻测油气上窜速度,以确定合理的钻井液密度,避免盲目提高钻井液密度。 钻进中如果发现钻井液池面增

12、加、钻井液槽面有油花、气泡、钻井液密度降低、 粘度发生较大变化等情况之一时,必须立即汇报,及时与录井等部门取得联系, 以查明原因,并注意加密测量钻井液密度和粘度,便于采取措施。4.5.2按设计储备足够的加重剂和比设计密度高0.2mg/cm3的重泥浆30方。五、存在问题5.1. 与钻井队相比,井下侧钻井队有时技术措施落实不到位,有时甚至蛮干。 如:下钻到底不拆凡尔,开泵过猛把井压漏;钻进过程中发生井漏时,强行穿漏, 不起钻静堵,直到没泥浆时才不得不起钻。5.2. 设备跟不上处理泥浆的需要:基本上所有的侧钻井队配药罐都是 1. 5-2m的,配药量小,满足不了处理泥浆的需要;生产水管线太细,如果是明 化镇地层开窗侧钻或使用215.9mm钻头的井眼,水量也不能满足需要。5.3. 生产组织不及时,侧钻井原油都是由井队报甲方组织,报过原油计划后, 一般都是2-3天以后才能到井。5.4. 部分井队干部的观点不正确,生产水组织不及时,他们认为生产水拉多 了,泥浆用水量就大,就不加处理剂了。有多井因生产水组织不及时,发生泥 浆粘切偏高甚至流不动现象。5.5. 在板桥等易塌区块钻进时,应采用防塌效果较好的有机盐钻井液体系, 以保持井壁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