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北一中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1353736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淮北一中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安徽省淮北一中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安徽省淮北一中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安徽省淮北一中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安徽省淮北一中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淮北一中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淮北一中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淮北一中0910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题第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借助于百家讲坛的神力,沉寂了很长时间的庄子也终于开始风光起来,他的人生哲学也变得流行起来。什么“逍遥游于物外”,什么“无为、无功、无名”,追求绝对的自由精神,等等。可是我们也不要忘记了,庄子也是中国犬儒主义的创始人,庄子的“自由精神”混合了犬儒精神而显得俗不可耐。在今天的中国倡导庄子精神实在不是时候。 庄子的“自由精神”似乎早为大家公认,其高蹈超越、想像之奇绝,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我要补充的是:庄子中还有大量犬儒主义言论,体现了一种非常糟糕的

2、鸵鸟智慧和乌龟哲学。庄子一方面大骂世俗,一方面又反复说要“不谴是非而与世俗处”,也就是说,不要去管什么是非,要无条件地和世俗世界好好相处;一方面大谈“不为物役”,但另一方面又告诫人们要“与物周游”、“与物为春”。庄子一方面是大胆想像,神游于九天之上,另一方面则奉行“识时务者为俊杰”的现实主义策略。庄子的想像更多地体现在玄空的神游上,在实际行为上却认同价值颠倒的现实世界。他的“游”也只是不触及现实的“神游”而已。其实这看似矛盾的两个方面的结合才是完整的庄子,它们共同组成了犬儒式的人生态度。 所谓“犬儒主义”,指的是个体与社会之间的一种畸形关系。犬儒主义诞生于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它指一种对文化价值

3、的对抗精神,一种深刻的怀疑,它认为世界是不值得严肃对待的,不妨游戏之。到了现代,犬儒主义的含义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是其对于世界的不信任和拒绝的态度没有变,犬儒主义虽然对现实不满,但是又拒绝参与社会世界,或遁入孤独和内闭,或转向任诞的审美主义,而其骨子里则是虚无主义。他们对于世界保持了清醒的距离意识,但是却不敢或不愿与之正面对抗,而以一种嬉笑怒骂、冷嘲热讽的处理态度来曲折地表达自己的不满和妥协混合的矛盾立场。 犬儒主义不仅仅表现了现实的黑暗,或者现实世界中道德的颠倒和价值的真空状态,更是人们对于这种颠倒和真空状态的麻木、接受乃至积极认同。犬儒主义者即使在心里也不再坚持起码的是非美丑观念,不但对现

4、实不抱希望,而且对未来也不抱希望。犬儒主义的核心是怀疑一切,不但怀疑现实,而且也怀疑改变现实的可能性。也就是说犬儒主义是一种深刻的虚无主义。这种虚无主义有可能表现为死气沉沉、一潭死水,也可能表现为装疯卖傻、装神弄鬼。犬儒主义常常出现在社会黑暗、绝望感弥漫的历史时期。这个时候的突出特点是现实世界的无奈和想像世界的高蹈,两者相互强化。在这个意义上,大概庄子的确算得上是当今中国精神界的导师,它应和了当今中国的普遍的社会冷漠,试图通过内心的所谓“宁静”来掩盖现实生活中的无奈。 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庄子人生哲学的流行所导致的只能是全社会的犬儒主义,它或许能够培育出一批不问世事的逍遥派,却永远不可能培养出

5、积极参与的现代公民。这难道是我们需要的吗? (陶东风目前的中国不需要庄子精神 有删节) 1.下列关于“犬儒主义”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对现实不满,拒绝参与社会世界,是“犬儒主义”的一贯态度。 B“犬儒主义”对待现实世界的立场是矛盾的,既强烈不满,又积极认同。 C“犬儒主义”怀疑一切,是一种深刻的虚无主义。 D“犬儒主义”体现的是特定历史时期个体和社会之间的一种畸形关系。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庄子在中国沉寂了很长时间,百家讲坛使他的人生哲学得以流行。 B庄子中有许多体现鸵鸟智慧、乌龟哲学的言论,在今天的中国不合时宜。 C现实世界的

6、无奈和想象世界的高蹈,使得庄子成为了当今中国精神界的导师。 D“庄子精神”的流行只能导致目前中国全社会的犬儒主义,绝对不可能培养出积极参与的现代公民,因而是不应当提倡的。 3.根据原文的有关论述,下列对于“庄子精神”的内涵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庄子精神”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自由”,其高蹈超越,想象奇绝,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B. “庄子精神”一味提倡超然物外,背离世俗,是一种完全的“出世”思想。 C. “庄子精神”是浪漫和现实的矛盾统一,是精神世界的玄空和实际行为认同的两相结合。 D. “庄子精神”试图通过内心的所谓“宁静”来掩盖现实生活中的无奈。 二、古代诗文阅读(32分)

7、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 陈 情 表 李 密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

8、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卒保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4.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夙遭闵凶(不幸的事) 未曾废离(停止侍奉) 沐浴清化(蒙受) B除臣洗马(解除) 臣具以表闻(听到) 晚有儿息(儿子)C犹蒙矜育(养育) 伏惟圣朝(俯伏思量) 岂敢盘桓(徘徊不进的样子)D有所希翼(非分的愿望) 夙婴疾病(缠绕) 不胜犬马怖

9、惧之情(不能忍受)5. 下列倾斜 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而刘夙婴疾病 拔剑撞而破之B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C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D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6、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叙述自己孤苦的身世,其中饱含了对祖母的深切感情,代替祖母抚养孩子,即使孩子生病了,也端汤送药,不离左右。B作者以自己对祖母的孝为不能应征出仕的原因,抓住晋武帝“以孝治天下”的施政纲领,企图打动晋武帝。 C文字中包含一些富有生命力的并且长期以来已经被人们广泛使用的词语,如:形影相吊、茕茕孑立、零丁孤苦。D文段主要用了四字句,还有不

10、少对偶句,琅琅上口,亲切自然。.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3分)(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3分)(3)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4分)(二)古代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8分) 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曾幾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8.颈联中“应”字、“最”字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4分)9.结合全诗,简析作者抒发的感情。(4分)(三)名句名篇默写 1

11、0(任选5空,每空1分,共5分) (1)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李白蜀道难) (2)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 。(苏轼赤壁赋) (3)丛菊两开他日泪,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4)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 (5)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6) ,芙蓉泣露香兰笑。(李贺李凭箜篌引)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24分) 在香港人们不大习惯称查良镛为金庸,而称他查先生。在内地,金庸的“粉丝”很多,人们对金庸这个名字耳熟能详。我问先生,您喜欢我怎么称呼您?他说,我喜欢称呼金庸,这样亲热一些。 和金庸先生聊天肯定离不开文学,离不开古装

12、戏的写法,离不开正剧、正史与文艺作品的关系。金庸先生轻声细语、绵里藏针:人们不能在小说和戏剧中去找历史。古今中外,任何文艺作品都是三分真七分虚。历史资料常常是很平淡的,我们选择材料时当然要从中选择精彩的、动人心魄的内容。就好比历史上,明明是周瑜打败曹操,诸葛亮一点功劳也没有,而三国演义却写了“诸葛亮借东风”、“草船借箭”,这使作品很生动,没有这些就索然无味了。但这不是历史本身,是艺术的创造。如果是从小说、戏剧中去找历史的绝对真实是不可能的。我听出,他的话是有针对性的。我知道他在为自己的作品辩解,我理解他对文学与历史及影视作品的评价。 多年前金庸先生就不再写小说,开始写一些关于政治、法律问题的文

13、章。他参与起草了香港基本法,近年来有关法律问题的重大讨论金庸先生都参加。他说他离文学远了一点。 尽管金庸先生不写小说了,但读者对于他的小说仍然非常关注,也不间断地有一些批评和指责。所以金庸先生说,想丢掉作家这个帽子还丢不掉。我做学者的长处是我的文字还可以。我对历史的思考,我自认为独到的见解,可以用擅长的笔法深入浅出地表现出来 ,用文学性的语言写学术性的文章,使各个层面的读者都可以了解。我说,作为作家和学者,您身上潜在的政治素质是被实践证明了的,也是人们有目共睹的。金庸先生认为这得益于做过40年报纸,搞报纸的人不注意政治是不可能的。 谈话至此,我顺竿往上爬地说,您的意思很显然,长期的新闻报业工作

14、可以培养一个人的政治素质,可以培养出政治家。那我也跑了半辈子新闻,怎么就一点没有政治家气象?金庸先生笑笑说,报人多了,不可能个个卓尔不群、出类拔萃!我接上话茬,对,您说得对,所以我是“平庸”,您是金庸! 金庸先生听我说完,很优雅地笑笑。不像我满口白牙地哈哈大笑起来。心想,这就是我和高人的差距吧。我还没从“比较学”的思考里转回神来,金庸先生又开始了一个新的话题。他说,一个国家培养高尚的道德风尚是很重要的。我近年来研究法律问题,我主张让人们知法懂法,如果从政府的领导人到普通公民都遵守法律准则,那么我们的国家就算走上了法律的轨道。法律是冷冰冰的,是很严格的,要做到合情合理合法,就要从道德上进行教育,这种德育可以使法律变得温暖,有人情味。我们中国的观念,除了遵守法律之外,人和人之间的交往是以道德为基础,以社会和谐为目的的。 金庸先生接着说,我为人子,也为人父,还戴着作家的帽子,我就想通过我的作品提倡人性的温暖,提倡道德的可贵,提倡和谐的精神。现在社会上,有些人为了各种各样的利益,不顾传统道德了。封建的东西要破,但东方人传统的良好习俗和人情味不能都没了。子女孝敬父母,夫妻之间、兄弟之间、朋友之间如果能维持传统的道德观念,每个家庭会更温暖,社会也会更和谐。我立马说,是,是,您的作品的确人情味很浓,打打杀杀的情节都是因为 “情到浓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