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玉林中学2022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1353084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10.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成都市玉林中学2022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四川省成都市玉林中学2022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四川省成都市玉林中学2022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四川省成都市玉林中学2022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四川省成都市玉林中学2022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成都市玉林中学2022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市玉林中学2022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纳米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很小的材料就是纳米材料B纳米材料就

2、是“纳米”物质做成的材料C纳米材料只是近几年才开始被人们利用的,不存在天然的纳米材料D纳米材料的基本单元很小2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B夏天,薄雾缭缈C秋天,露水晶莹D冬天,霜打枝头3如图所示是电学中常见的电路图,在A、B两点间分别接入下列选项中加的元件,并进行对应实验,对滑动变阻器在此实验中的作用描述正确的是()A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电压B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调节电阻两端电压成倍数变化C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D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改变小灯泡两端电压,求平均电功率4关于下图对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利用倒车雷达判断障碍物的距离,说明声

3、音可以传递信息B放在正在发声的扬声器旁燃烧的蜡烛的烛焰在跳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C图中所示凸透镜成像规律与投影仪成像规律相同D利用凸面镜可以扩大视野5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数据进行估测,与实际接近的是A人骑自行车正常的速度约为30m/sB正常人脉搏跳动10次所用的时间是1minC人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37D中学生的课桌高度约80cm6如图所示,A、B、C是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将质量相等的酒精、硫酸和水三种液体倒入容器中。已知 酒精水硫酸 ,则A、B、C三个容器中盛装液体分别是()A硫酸、水、酒精B水、酒精、硫酸C硫酸、酒精、水D酒精、硫酸、水7小宇在同学生日宴会上,敲击注入高度水的几个相同

4、玻璃杯,为同学演奏一曲优美动听的生日快乐歌,如图所示注入不同高度的水是为了改变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8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像下列关于此图像信息的解读错误的是A这是一种晶体物质BCD段时物质处于气态C物质的初温是40D加热5分钟时物质温度是48二、多选题9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正确的是A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B以地球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2s内静止C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相等D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10在“用托盘天平称物体质量”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使用天平时,将天平放在水

5、平桌面上B调节横梁平衡时,只调节了平衡螺母C称量时,左盘放置待测物体,右盘放置砝码D观察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确定天平已平衡三、填空题11经测定,某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即如图所示中“反应过程”所用时间)是0.4s。在某次试验中,该志愿者驾车以72km/h的速度在实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33m,则经过_m距离后汽车才开始减速;若志愿者边打电话边驾车,以72km/h的速度在试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在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39m,此时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是_s。由此研究可知,驾驶员驾驶时打电话,驾驶员的刹车反应会变慢。12高速火箭要承受气动摩擦产生的

6、高温,同时又要把较重的物体运送到太空,因此火箭等高速航天器外壳要求轻巧、耐高温。航天器外壳材料应具有密度_(选填“大”或“小”)、熔点_ (选填“高”或“低”)的特性。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陶瓷材料,可用作火箭等高速飞行器的表面覆盖层,该陶瓷材料在常温下的密度为1.8103kg/m3, 从常温加热至900高温,体积收缩至原体积的90,此时其密度为_kg/m3。13身高1.65m的小赵同学距离平面镜2m,此时他的像距离他_m,当他走近平面镜,镜中的像的大小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时他从平面镜中看到身后的时钟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如右图所示,则当时的时间是_点整。14如图用酒精灯对烧瓶

7、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烧瓶中水量减少这是由于水_(填物态变化名称)造成的,而金属盘底部出现了水滴,是水蒸气发生_而形成的,金属盘中的冰块逐渐变小,这是_现象。15小明喜欢利用pad听歌,根据声音的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就判断出是哪位歌手;音量太大会使耳膜受损,说明声能传递_(“信息”或“能量”)。16如图所示是两种比较自行车和摩托车运动快慢的方法:甲图中让自行车和摩托车运动相同的_,图中_运动的路程长,所以摩托车运动得_(填“快”或“慢”).乙图中让自行车和摩托车运动相同的_,图中_完成运动所需要的时间长,所以自行车运动得_(填“快”或“慢”).四、作图、实验探究题17在图中,请根

8、据已知的折射光线,分别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18请在图中画出物体AB经平面镜所成的像AB。19(10分)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测温物质凝固点/沸点/酒精11778水银39357(1)由上面表格中数据可知,本次实验应选用测温物质为_的温度计;(2)小芳同学观察了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并记录了有关数据,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沸腾前水温变化快慢的特点是_。时间/min012345678910温度/909294969797.59898959898(3)图乙中,_(选填“a”或“b”)是水沸腾时的情景,气泡里的主要成份是_。(选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氧气

9、B水蒸气C二氧化碳(4)加热时,烧杯上方会出现“白气”,下列现象与“白气”形成过程不同的是_。(选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深秋的清晨河面上出现的“白气”B雨过天晴后形成的大雾C湿衣服晾晒时形成的水蒸气D煮饭时形成的“雾气”(5)在水沸腾后仍要观察和记录,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探究水在沸腾过程中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_的特点。五、计算题20(6分)甲、乙两地的距离是400km,一列列车从甲地11: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3:30到达乙地列车行驶途中以80m/s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1300m的高架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18s试求: (1)列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

10、米小时? (2)列车的长度是多少米?(3)列车完全在高架桥梁的时间是多少秒?21(6分)据有关研究,汽车自身质量每减少100kg,100km油耗可减少0.6L,每节约1L燃料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5kg。某型号汽车原来使用的是质量高达1027kg的钢质外壳,若替换成等体积的镁合金材质,质量可减小780kg,(钢=7.9103kg/m3),请计算:(1)车外壳所用材料的体积是多少m3;(2)镁合金材料的密度是多少kg/m3;(3)改装后的汽车以80km/h的速度正常行驶5h,大约能少排放多少kg的二氧化碳。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D【详解】A“纳米”是一种度量单位,不是物质,1纳米为百万分之一毫米

11、。纳米结构通常是指尺寸在100纳米以下的微小结构,而不是笼统的认为很小的材料就是纳米材料,故AB错误;C1982年,扫描隧道显微镜发明以后,便诞生了一门以0.1至100纳米长度为研究对象的技术-纳米技术,D物质加工到100纳米以下尺寸时,由纳米粒子构成的材料,往往产生既不同于微观原子、分子,也不同于宏观物质的超常规特性。如不导电的物质出现了导电性,非磁性物质出现了磁性,不透明的物质变成透明物质,脆性材料物质变成有弹性的物质等。这些现象被学术界定义为 “纳米效应”。具有这种特性的材料称为纳米材料,故D正确。2、D【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

12、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详解】A.冰雪消融,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不符合题意; B.雾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不符合题意; C.露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不符合题意; D.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符合题意故选D3、A【详解】A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中,保证定值电阻的阻值不变,需要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所以该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为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故A正确;B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应保证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所以该实验中滑动

13、变阻器的作用为保证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故B错误;C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的实验中,需要多次测量定值电阻的电压和电流值,所以在该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为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并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故C错误;D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时,调节滑动变阻器可以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测量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实际功率,由于小灯泡的电阻会随电压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不能求平均电功率,故D错误。故选A。4、C【详解】A倒车雷达,即倒车防撞雷达,也叫泊车辅助装置,它能以声音或更为直观的显示告知司机车辆周围是否有障碍物,倒车时,由装置在车尾保险杠上的探头发送超声波撞击障碍物后反射此声波,计算出车体与障碍物间的实际距离,然后

14、提示给司机,使停车或倒车更容易、更安全,所以倒车雷达应用了回声定位的原理,获得一些信息;即倒车雷达应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A项正确;A项不符合题意;B在发声的扬声器外,烛焰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B项正确;B项不符合题意;C图中所示凸透镜成像规律是放大镜的成像规律,与投影仪成像规律不相同,故C项错误;C项符合题意;D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能成正立、缩小的像,利用凸面镜可以达到扩大视野的目的;故D项正确;D项不符合题意。5、D【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详解】A、人骑自行车的正常速度在5m/s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跳动10次的时间在10s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D、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左右故D符合实际故选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