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江鲁)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培养漫谈.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1351369 上传时间:2022-09-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尹江鲁)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培养漫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尹江鲁)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培养漫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尹江鲁)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培养漫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尹江鲁)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培养漫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尹江鲁)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培养漫谈.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习惯之花绽放 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培养漫谈尹江鲁 富源县墨红镇普冲中心小学13529879700 655502摘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学生学习的好坏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智力因素,二是由学习动机、意志、 习惯等组成的非智力因素。而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占比重较大,学习习惯又是非智力因素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非常必需的。如果培养得法,尽早形成良好习惯,不但有利于当前的学习,还将使学生终身受益。本文主要介绍了学习习惯的概念,影响学习习惯的因素以及三个阶段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关键词:学习习惯 数学 培养 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

2、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 富有个性地学习,是现行教学改革的核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学生学习的好坏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智力因素,二是由学习动机、意志、习惯等组成的非智力因素。而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占比重较大,学习习惯又是非智力因素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小学阶段学习是人一生中最基础的学习。这其中的学习不仅学到了基础的知识,还将形成一些学习习惯。而这些学习习惯不仅影响儿童整个小学阶段的学习,还会影响其一生的学习。因此,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非常必需的。如果培养得法,尽早形成良好习惯,不但有利于当前的学习,还将使学生终身受

3、益。一、学习习惯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1、学习习惯的概念。学习习惯是人类习惯中的一种,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个体的一种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数学学习习惯又是学习习惯的一种,是学生在较长时间的数学学习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不易受干扰的学习行为和方式。 由于这种行为的稳定性,它必然对学生的后续学习起着决定性作用,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一旦形成,它不仅能提高学习数学的效率,更能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 2、学习习惯的影响因素。环境可以使人改变,社会因素、集体因素和家庭因素等是影响学习习惯的重要因素。社会因素,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从原来考察学生的成绩变为现在对学

4、生综合素质的考察,这意味着学生的学习习惯也应改变,除了比如听课习惯、作业习惯等传统学习习惯的培养,还得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 质疑等能力。集体因素,教师在学生学习习惯培养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的教育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还能缓解学生的焦虑,增强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也是学习习惯形成的因素之一。营造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主要途径。教师应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树立品德高尚、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典范,为其他学生树立榜样。在集体中充分利用同学之间合作与竞争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家庭因素,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教

5、师。 欲教子先正其身,孩子善于模仿,父母正是孩子长期模仿对象,父母的品德、为人处世的方法以及各方面的习惯都会孩子有很大影响。二、小学各阶段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在小学阶段,一、 二年级是学习习惯培养的关键期,三、四年级是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期,五、 六年级是逻辑思维能力和记忆力发展的关键期。在培养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过程中,教师应把握住学生的心理发展,不同阶段重视培养不同学习习惯。 1、小学一、 二年级阶段。 低年级学生好说好动、注意力不持久、逻辑思维不发达,还有独立性和自觉性较差。记得在一次教研活动中,习惯于任教高年级的我尝试性的选择了一年级的教学内容,整节课让已习惯高年级的我捏了把汗;大多数同学

6、的注意力只会停留35分钟,随时得注意鼓励和表扬,要不然“他们可不领情”,另外,至关重要的是教学内容设计必须得直观、易懂、有趣。从这些特点来看应主要培养学生听课、写作业方面的习惯,这两方面的学习习惯对以后的学习有重要作用。培养该阶段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可以从精彩引入、巧用多媒体、重视动手操作、设置游戏活动等方面进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作业是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利用,积极认真完成作业,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途径。学生做题时要明确要求;老师课堂上要表扬作业做得好的同学为其他同学树立榜样;学生在做作业的时候最好有家长的指导和监督。 2、小学三、四年

7、级阶段。三、四年级的小学生,处于从小学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应重点培养学生的计算习惯和思维习惯。计算存在于数学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中,数学离不开计算。 想学好数学,一要会方法,二要准确。认真审题,不要盲目地计算;重视验算,验算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习惯;加强口算训练;重视算法多样化。学生的计算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保证准确率的前提下慢慢提高计算速度,这个过程只有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才可能有良好的效果。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使学生善于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方向思考问题,能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运用知识来处理问题。让学生明白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应当全面、灵活的思考。 3、小

8、学五、六年级阶段。在这一时期,主要培养的数学学习习惯有:实践习惯、反思习惯、归纳总结习惯和自主学习习惯。实践活动是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时老师应结合学生已有知识,设计有意义的活动,让他们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从而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老师要合理的设置错误、利用错误,让学生发现其中的错误,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反思能力。老师应当督促学生及时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每学完一章后,从这一章的基本概念、重要公式、典型例题、学习中的困难几个方面进行总结。让学

9、生把自己平时容易做错的题目进行分类整理,然后查找原因,避免错误再次发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在一次课余辅导时,班上一个基础一般的同学在完成:“一个3位数个位上是5,同时也是3的倍数,这个数最大是( ),最小是( )”一题时,没费多大功夫就完成;我持怀疑的心情问了这位同学:“给老师讲讲你是怎么完成的”,这位同学津津有道、思路非常清晰的向我分析了这道题,并且他分析算理比我原计划讲给他听的算理还要直观、易理解,碰了一鼻子灰的我追问道:后面内容我们还没上,你怎么知道的,这位同学理智气壮地回答:“我早预习了”,基于这样的情景,我不由地只能说:“继续努力,你是好样的”。蓦然回首,培养

10、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重于教会学生学会知识的本质。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角色。在教学中,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重视教给学生使用工具书,以及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三、总结好的行为习惯养成之后,可以使人更多的精力集中在完成任务的整体目标以及各系统之间的联系上,习惯在一个人一生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这么说,一个人拥有了良好的习惯,他就成功了一半。小学生的各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其实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之间是有必然的联系的。如“听”、“说”、“思”、“写”的习惯,它们是相互相承、互不可缺的,因此,只有各种学习习惯有机的配合,才能养成真正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培养过程中教师应该针对某个学习习惯持续性地培养,不断提高对学生在某个习惯上的要求,同时还要注意到习惯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渗透。 【参考文献】 1 曾俊萍;新课程下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J;甘肃教育;2006年18期2 李伯黍, 燕国材.教育心理学 m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3 林崇德, 杨治良等.心理学大辞典 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4 梁艳霞;以激励性评价的方式改变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15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