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模政治考试质量分析高三政治备课组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1343688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一模政治考试质量分析高三政治备课组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三一模政治考试质量分析高三政治备课组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三一模政治考试质量分析高三政治备课组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一模政治考试质量分析高三政治备课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一模政治考试质量分析高三政治备课组(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届昭通实验中学省统测(一)政治质量分析 一.命题思想 统测(一)政治试题本着既有利于检测前一阶段复习教学的效果,又有利于把准确握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的“两利”原则,命题特点有以下几点: (1)模拟性:命题取材源于近几年高考模拟题,目的是使学生及早熟悉高考试题的题型结构和特点; (2)诊断性:力求准确把握高考命题的动态和趋势,通过阶段检测找出复习教学的薄弱环节,提高复习效果; (3)适应性:命题范围与高考要求范围相一致,试题难度和学生水平相适应,使学生在适应中逐步得到提高; (4)知识能力相统一性:在侧重双基知识考查的同时,注重了试题的灵活性和综合性,兼顾了对知识的应用能力的考查。 二、试

2、题特点 试题既突出了对基础知识的诊断性检测,又有效地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试卷结构分为、两卷(卷为客观题共48分、卷为主观题共52分),包括选择、主观题总共28个小题,命题范围为考纲要求的全部内容,试题涉及知识点较多、覆盖面较广,综合性较强,分值合理,难易适中,区分度较明显,侧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体现了阶段考试的基础性、诊断性和模拟性;紧扣时政热点,试题命题背景以百姓关注的社会民生热点或重大会议决定为命题情景。 三、考试情况学科:政治单位实考最高分最低分全距均分优秀数优秀率及格数及格率低分数低分率标准差众数贡献值2116983.038.045.060.3811.4%355

3、0.7%22.9%8.7457.00.382156480.023.057.052.3611.6%1929.7%1117.2%12.7341.0-7.642176875.025.050.054.2900.0%2841.2%811.8%12.1364.0-5.712187385.037.048.067.0711.4%6284.9%11.4%7.8169.07.072216775.016.059.052.2200.0%2435.8%1420.9%13.6750.0-7.782247482.027.055.055.9111.4%2939.2%912.2%12.3259.0-4.09文补18981.02

4、1.060.060.3122.2%5157.3%55.6%12.2264.00.31文补28984.035.049.062.7644.5%6067.4%22.2%10.4867.02.76合计59385.016.069.058.51101.7%30851.9%528.8%12.4064.0四、学生答题时存在的问题(1)基础知识不扎实:学生对双基知识掌握不够扎实,还没有将所学知识升华,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所以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 (2)解题思维不够严谨:思维的严密性、全面性不够,对题目设计的各种干扰因素不能作出清析准确的判断,逻辑推理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较差。 (3)答题缺乏规范意识:

5、政治学科用语使用不规范,主观题语言表述不简练,文字表达能力较差。 (4)阅读审题能力较弱:读题不认真,审题不仔细,张冠李戴,答非所问,是造成学生失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如:26题(3)问结合材料三,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内容,分析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的哲学依据,有很多考生对辩证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分不清楚,答辩证唯物论的多,以至于偏离答题要求,答非所问,考生缺乏良好的答题习惯和应试策略。五、今后努力方向及措施 根据本次考试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和目前的教学现状,高三政治备课组的几位老师经过认真分析和讨论达成了共识,现拟定在以后的高考政治复习教学中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1.狠抓三基,过好课本 在课堂教学中要认认真真过

6、教材,扎扎实实夯基础。重视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的教学,深入挖掘教材的内涵和外延,指导学生学会对所学知识的归纳和总结,形成知识体系和网络,全面理解概念、原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坚持课堂内深化理解,课堂外强化记忆。 2.注重思维,培养能力 政治试题旨在测试考生对中学政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考查学生所具有的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因此,在以后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帮助学生培养这几种能力。使学生深刻理解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熟练掌握常用解题方法,逐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明确考点,把握考纲 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现状,对资料的使用和练习题目的选做要有针对性,结合知识点和考点,以近几年的高考

7、题目(以全国卷为主)为例,帮助学生分析解题思路,熟悉解题方法,掌握解题规律,充分发挥高考题的示范作用。 4.强化重点,突破难点 复习教学中要力争处理好重点知识、难点知识和主干知识的关系。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拼弃细枝末节,突出主干脉络,形成知识体系和网络。重点知识应反复强调,难点知识宜分散突破,薄弱环节要滚动练习。5.重视练习,规范书写 针对考试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布置书面练习,严格要求按时完成。通过书面练习来规范解题思路和答题要求,利用习题课加强审题思维和解题方法的指导,力求使学生在考场上答题时能够做到会者求对,对者求全。坚持经常督促和检查,纠正学生课堂上动口不动手的不良习惯,及早养成良好的应试

8、心理和答题习惯。 6.优化二轮复习课的课堂模式,提高课堂效率。 针对部分学生学习缺乏积极参与、主动探索精神的现象,老师要有意识安排时间,让学生去“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教师应改变教学方法,根据考纲将教材基础知识系统地梳理并做好专题复习,同时,教师要大胆取舍,给学生留下思维空间少,要多让学生多思考、多总结。教师不仅仅是给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方法;不仅关注学生成绩,而且关注学生心理、情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决议要及时根据最新决议及时调整、修改教材观点,补充最新内容、最新观点。7.关注时政热点,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和知识运用的能力。对党和政府作出的重大决定,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学习、了解、理解、掌握党的重大理论政策,要联系相关基础知识和基本观点思考这些重大时政和“社会热点”可能命题的角度和审题、解题的思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