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版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1341750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182.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新版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2023年新版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2023年新版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2023年新版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2023年新版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新版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新版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doc(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政治知识点归纳哲学常识一、唯物论(辩证唯物论) 1、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原理】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方法论】规定我们看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从主观出发,反对“上帝创世说”。 2、物质决定意识 【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方法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从主观出发。 3、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反作用。对的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

2、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对的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性。意识不仅能对的反映客观事物且对物质有反作用,对的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对的解决主客观关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充足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5、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原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世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又是可以结识和运用的。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方法论】

3、这就规定我们既要尊重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做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二、辩证法(唯物辩证法) 1、事物是普遍联系 【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内部诸要素和事物之间的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关系,叫做联系。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世界上主线没有不依赖于周边其他事物而孤立存在的事物,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多样的。 【方法论】坚持用联系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对事物的联系进行具体分析,反对形而上学孤立地、片面地看问题。 2、整体和部分关系 【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各个部分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全局高

4、于局部、统帅局部。整体离不开部分,部分离不开整体:整体与部分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在一定的条件下,关键性的部分对整个事物的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 【方法论】办事情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的;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3、事物是发展变化 【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物质世界就是一个永恒变化发展着的世界。发展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方法论】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形而上学静止的观点。(如何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4、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事物发展的状态原理) 【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

5、的必然结果。事物不断地通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两种状态的循环往复,由低档到高级,由简朴到复杂,永不断息地向前发展。 【方法论】要重视量的积累,坚持适度原则,不失时机地促成奔腾。 5、内外因辩证关系(事物发展因素的原理、矛盾是事物发展动力的原理) 【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事物的内部矛盾即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主线因素;事物的外部矛盾即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方法论】在观测事物、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内因,又要看到外因,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6、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途径的原理)

6、【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优秀作品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前程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是一切事物发展的途径。 【方法论】支持新事物,培养创新精神;准备走曲折的道路。 7、矛盾的原理 【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叫矛盾。矛盾的存在是普遍的,又是客观的。 【方法论】要对的对待矛盾,对优秀作品事物在优秀作品进修,都要实事求是地认可矛盾,揭露矛盾,分析矛盾,从矛盾的两方面看问题,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8、矛盾特殊性原理 【原理】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个侧面各有

7、其特点,它是世界上诸种事物所以千差万别的内在因素。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反对“一刀切”,反对一种方法结识和解决不同的矛盾。 9、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 【原理】世界上优秀作品事物不仅包含了矛盾的特殊性,并且包含了矛盾的普遍性。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两者互相联结,不可分割。两者在不同的条件下又可以互相转化。 【方法论】坚持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统一,既要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又要在普遍性的指导下去研究特殊性,也就是要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结识秩序和工作方法。 10、主次矛盾原理 【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在复杂的事物发展过程中包含着

8、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种矛盾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处在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过程起决定作用,我们称此为重要矛盾;其他处在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进程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次要矛盾。 【方法论】在观测和解决复杂问题时,集中力量抓重要矛盾,同时也不能忽视次要矛盾。既要抓住重点,又要照顾一般。 11、矛盾主次方面原理 【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在矛盾双方中处在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一方,叫矛盾的重要方面;处在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一方,叫矛盾的姿方面。事物的性质重要地是由取得支票地位的矛盾的重要方面所规定。 【方法论】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弄清事物的性质。 12、两点论和重点

9、论统一的原理 【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两点论就是在结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重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结识某一种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重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重点论是在结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它的重要矛盾;在结识某一种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重要方面。 【方法论】把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起来,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三、结识论 1、实践和结识(理论)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人的实践是故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实践决定结识(理论),实践是结识的来源和目的,实践是结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查结识对的与否的唯一标准。理论对实

10、践有反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方法论】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反对教条主义,反对思想僵化。 2、实践对结识(理论)的决定作用原理 【原理】实践是人们发行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结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实践决定结识,实践是结识的来源和目的,是结识发展的动力,是检查结识对的与否的唯一标准。 【方法论】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3、实践是检查结识对的与否的唯一标准原理 【原理】人们在实践中要实现预想的目的,必须使自己的结识符合客观实际,即符合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否则就会失败。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具有把主客观联贯起来的特性,一种结识对的与否

11、,只能由实践来检查。 【方法论】反对用实践以外的任何东西作为检查结识对的与否的标准。 4、结识辩证发展过程原理 【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结识上升到理性结识,是结识过程的第一次奔腾,从结识到实践是结识过程的第二次奔腾。从深度上说,结识需要不断深化;从广度上说,结识应当不断扩展;从进程上说,结识必须向前推移。 【方法论】反对思想僵化、结识固定化的观点,反对一切停止、悲观、无所作为的观点。 四、人生观 1、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原理 【原理】个人活动是社会总活动的一部分,对社会发展具有一定作用。当个人活动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符合人民群众的主线利益时,对社会发燕尾服起促进或失去作用;

12、反之,起阻碍或破坏作用。社会条件和社会规律又制约着个人的活动。 【方法论】必须充足发挥主观能动性,为社会发展作出奉献。反对脱离社会需要的自我设计,也反对否认个人活动的作用。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反之起阻碍作用。 【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重视科学社会意识的促进作用。 3、人生价值一方面在于对社会奉献的原理 【原理】人生价值涉及两个方面: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人生的价值一方面在于对社会的奉献,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生价值

13、的基本标志,是先进人物的重要特色。 【方法论】发挥主观能动性,充足运用客观条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发扬顽强拼博的精神,立足本职,作出更大的奉献。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答题方法解析注意抓住范围:(辩证)唯物论=探索世界、(辩证唯物主义)结识论=追求真理、(唯物)辩证法=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历史唯物主义=结识社会与价值选择。一、(辩证)唯物论(探索真理)(6个)关键词:物质意识 规律 主观能动性1.物质决定意识,规定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人、政府或国家)根据(针对)(客观情况)制定(政策、方案)。2.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指导人们能动地结识和改造世界。对的的思想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

14、的思想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制定的政策(方案)起到效果了(产生影响了)。3.规律具有客观性,要坚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人(通过努力)成功完毕;人做什么事情失败了,或者受到处罚。4.意识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要重视精神的力量。如弘扬某种精神等。5.人能能动地结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积极发明性和自主选择性。目的蓝图、预测、计划、行动环节等。6.人在规律面前并非无能为力,人可以在结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充足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形式和条件,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如兴修水利等。7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要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8.要

15、充足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设问方式答案组合用物质和意识辩证辩证关系原理1+2/4/5(看材料)用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3+6从意识的能动作用的角度2+4+5用(辩证)唯物论/探索真理的知识1+2+3(其余看材料)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发对主观主义2、从变化发展的实际出发,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3、全面把握实际,做到既又4、原理3二、(辩证唯物主义)结识论(结识世界)(5个)关键词:实践 结识 真理1.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客观物质性、社会历史性。强调实践的计划环节/阶段特点等2.实践是结识的基础:(1)实践是结识的来源。人经历过事情(实践)才第一次懂得了什么道理,获取(2)实践是结识发展的动力。人通过事情(实践),以前的结识进一步完善(发展)了。(3)实践是检查结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人通过事情(实践),已有的结识得到了证实。(4)实践是结识的目的和归宿为了解决问题,国家出台政策措施(政策措施出台后,有助于解决问题)3.结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指导用,对的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