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课时达标习题 第3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4)(含解析).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1340726 上传时间:2023-10-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课时达标习题 第3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4)(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课时达标习题 第3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4)(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课时达标习题 第3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4)(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课时达标习题 第3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4)(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课时达标习题 第3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4)(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课时达标习题 第3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4)(含解析).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章金属及其化合物(4)1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个数为(A)在人类对金属材料的使用过程中,性质活泼的金属单质最早被人们冶炼和使用纯铁比生铁抗腐蚀性更强单质铝在空气中比较耐腐蚀,所以铝是不活泼金属向紫色石蕊试液中加入过量的Na2O2粉末,振荡,溶液变为蓝色并有气泡产生青铜、不锈钢、硬铝都是合金可通过焰色反应区分钾元素和钠元素将FeCl3溶液滴入KI淀粉溶液中,溶液变蓝色铝粉和氧化镁粉末混合,高温能发生铝热反应A4B5C6D7解析 金属活泼性越弱,越易被冶炼和使用;Al是活泼金属,表面易形成致密氧化膜,耐腐蚀;Na2O2具有强氧化性,紫色石蕊试液变蓝后褪色;Al不能把Mg置换出来

2、,Al与MgO不能发生铝热反应。2下列有关金属的工业制法中,正确的是(B)A制钠:用海水制得精盐,再电解纯净的NaCl溶液B制铁:用CO还原铁矿石得铁C制镁:用海水经一系列过程制得氧化镁固体,再用H2还原得镁D制铝:从铝土矿中获得氧化铝再得到氯化铝固体,电解熔融的氯化铝得到铝解析 电解法制取金属钠时,需要电解熔融的NaCl,而不是其溶液,A项错误;镁的还原性很强,不能用热还原法来制取,而应用电解熔融氯化镁的方法,C项错误;熔融的氯化铝不导电,故不能电解其熔融物制取金属铝,而应电解熔融的氧化铝,D项错误。3明代天工开物记载“火法”冶炼锌:“炉甘石十斤,装载入一泥罐内,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垫盛,其底辅

3、薪,发火煅红,冷淀,毁罐取出,即倭铅也。”(注:炉甘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锌,泥罐中掺有煤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倭铅是指金属锌和铅的混合物B煤炭中起作用的主要成分是CC冶炼Zn的反应方程式为ZnCO32CZn3COD该冶炼锌的方法属于热还原法解析 根据题给信息可知倭铅是锌,A项错误;煤炭中的碳与碳酸锌反应生成锌,其中碳起还原剂的作用,B、C、D项正确。4部分氧化的FeCu合金样品(氧化产物为Fe2O3、CuO)共5.76 g,经如下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滤液A中的阳离子为Fe2、Fe3、HB样品中Fe元素的质量为2.14 gC样品中CuO的质量为4.0 gDV448解析 A项,生

4、成的滤渣3.2 g是铜,金属铜可以和Fe3反应,所以滤液A中一定不含有Fe3,错误;B项,灼烧后的固体为Fe2O3,其物质的量为0.02 mol,铁元素的物质的量为0.02 mol20.04 mol,质量为0.04 mol56 g/mol2.24 g,错误;C项,铁元素的质量为2.24 g,而原来固体为5.76 g,所以CuO的质量不超过5.76 g2.24 g3.52 g,错误;D项,根据最后溶液中的溶质为过量H2SO4和FeSO4,而铁元素的物质的量为0.04 mol,说明参加反应的硫酸的物质的量为0.04 mol,含氢离子0.08 mol,其中部分氢离子生成氢气,另外的H和合金中的氧结合

5、生成了水,由于合金中氧的物质的量为0.02 mol,它结合0.04 mol H,所以硫酸中有0.04 mol H生成氢气,即生成0.02 mol氢气,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48 mL,正确。5已知X、Y为单质,Z为化合物。XYZZ溶液XY能实现上述转化关系的是(D)A若Z溶于水后得到强碱溶液,则X可能是NaB若Z的溶液遇Na2CO3放出CO2气体,则X一定是H2C若Z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显血红色,则Y可能为FeD若Z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则Y可能为Cu解析 由转化关系可知单质X、Y反应生成化合物Z,电解化合物Z溶液又产生这两种单质,无氧酸(除HF外)和不活泼金属的无氧酸盐(

6、除氟化物外)符合要求,分析选项可知B、D项符合要求,但B项中X也可能是Cl2,故D项正确。6实验室拟用一定量的铁与足量的稀H2SO4及足量的CuO制备单质铜,有人设计以下两种方案:FeH2CuCuOCuSO4Cu若按实验原则进行操作,则两者制得单质铜的量的比较中,正确的是(B)A多B多C相等D无法判断解析 中在H2还原CuO前后通入一段时间的H2,故中制得的单质铜较多。7银铜合金广泛应用于航空工业。从切割废料中回收银并制备铜的化工产品CuAlO2的工艺如下注:Al(OH)3和Cu(OH)2开始分解的温度分别为450 和80 :(1)电解精炼银时,阴极反应式为_Age=Ag_。滤渣A与稀硝酸反应

7、,产生的气体在空气中迅速变为红棕色,该气体变色的化学方程式为_2NOO2=2NO2_。(2)固体混合物B的组成为_Al(OH)3和CuO_,在生成固体B的过程中,需控制NaOH的加入量,若NaOH过量,最后将得不到CuAlO2,写出因NaOH过量引起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Al(OH)3OH=AlO2H2O_。(3)若将上述流程图中加入的稀NaOH溶液改为加入过量的氨水(其他均不变),则滤液中的阳离子有_Cu(NH3)42、NH、H等_。(4)完成上述煅烧过程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OAl2O3CuAlO2_O2_。解析 (1)电解精炼银时,粗银为阳极,精银为阴极,阳极上银失电子变成离子进入

8、溶液:Age=Ag,阴极银离子得到电子形成单质银:Age=Ag;无色的NO在常温下与空气中的O2迅速化合生成红棕色的NO2:2NOO2=2NO2。(2)未煮沸之前是Cu(OH)2和Al(OH)3,Al(OH)3和Cu(OH)2开始分解的温度分别为450 和80 ,煮沸后Cu(OH)2分解生成氧化铜,则B为Al(OH)3和CuO;氢氧化铝显两性能与碱反应:Al(OH)3NaOH=NaAlO22H2O。(3)稀NaOH溶液改为加入过量的氨水会生成Cu(NH3)42、NH等。(4)反应前Cu为2价,反应后为1价,化合价降低1,Al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所以氧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生成氧气,反应前氧为2价,反应后为0价,化合价升高2,两者的最小公倍数是2,再根据原子守恒得:4CuO2Al2O34CuAlO2O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