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关于改进服务管理方便群众看病就医的报告-.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1340719 上传时间:2023-10-0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3.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关于改进服务管理方便群众看病就医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2年关于改进服务管理方便群众看病就医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22年关于改进服务管理方便群众看病就医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22年关于改进服务管理方便群众看病就医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22年关于改进服务管理方便群众看病就医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关于改进服务管理方便群众看病就医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关于改进服务管理方便群众看病就医的报告-.doc(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改进服务管理方便群众看病就医的报告 告 局: 为贯彻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促进医院在改革发展中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改善群众看病就医体验,我院在不断总结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努力开展“改进医院服务管理,方便群众看病就医”工作,现将此项工作的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坚持推进预约诊疗服务 我院建立了预约诊疗工作制度和操作流程,实施现场预约、电话预约挂号诊疗服务,实施便民措施。设立门诊咨询和便民电话服务。 二、优化门诊流程,增加便民措施 我院在导诊台以宣传栏的方式设立就诊流程图,从“就诊”到“收费”能患者一目了然。另外,便民开水的增设令便民服务更周到,更贴心。 三、加强急诊绿色通道管理,

2、及时救治急危重症患者 四、改善住院、转诊、转科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水平我院积极开展住院患者出院随访服务,对儿科、妇外科、产科、新生儿科的出院患者进行病情康复指导、用药指导、康复锻炼指导、心理指导等方面随访服务。使患者得到实惠,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五、改革医疗收费服务管理与医保结算服务管理 六、规范临床护理服务,实施整体护理模式 启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取得一定成效在创建过程中。 1,进一步保障医疗安全,和谐医患关系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病房建立了责任护士对患者的责任制,护士对自己负责的患者实施全程、全面的整体护理服务,增强了护士的责任感,护士更加细致、全面地掌握患者病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3、,将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有机结合,不仅保障了患者的医疗安全,也使医护沟通、合作更加密切,与患者和家属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和谐,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后,医疗投诉和纠纷明显减少,医患关系明显改善,病房氛围和谐温馨。 2,不断丰富和拓展护理服务提供“一对一”陪伴分娩服务。3,实行责任护士分管病人的分工方式4,建立出院后随访制度 七、加强精细化管理,提高服务绩效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三基三严”培训考核。2,对医德医风、优质服务、规范医疗工作程序,药物比例、医疗费用的的控制等不符合“三好一满意”中“服务好、医德好、质量好、群众满意”等问题,制定下一步整改措施。做到群众满意为最终目标。 八、落实患者安全目标

4、,推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努力探索新的载体,紧密结合群众需求和医院工作特点,扎实开展亲情化服务,把党建工作做好,切切实实为老百姓服务,取得了显著成果. 九、开展重大疾病规范化诊疗,有效减轻患者负担举行危重孕产妇应急救护现场演练。 十、加强投诉管理,积极推进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1,开展医德医风考评,实施对医务人员有效的奖励和约束机制。 2,我院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建设,规范医德医风管理,培养和树立先进典型,向全国先进人物学习。 第二篇:关于改进医院服务管理方便群众看病就医的自查报告(精选)关于改进医院服务管理方便群众看病就医的自查报告 为改进我院服务管理、方便群众看病就

5、医,提高服务质量,改善群众看病就医体验,根据卫生部关于改进公立医院服务管理方便群众看病就医的若干意见(卫医管发201014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积极开展了相关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优化了门诊流程,增加了便民措施 我院制定了改善门诊服务、方便患者就医的绩效考评和分配政策,鼓励医务人员积极从事节假日门诊;修订完善了门诊管理制度,保障医务人员按照既定安排出诊;加强了门诊和辅助科室之间的流程控制和衔接,加强了门诊各科室之间的协调配合;增加了导诊服务台、免费提供轮椅和开水等便民措施,减少了就医等待,改善了患者就医体验。 二、加强了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及时救治急危重症患者 我院合理安排急诊力量,配备

6、经过专业培训、胜任急诊工作的医务人员,配置了急救设备和药品;认真落实了首诊负责制,对急危重症患者实行了全天24小时免费接诊;加强和改进了绿色通道进入住院救治和手术救治。建立了创伤、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等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密切了科室间协作,确保患者获得连续医疗服务;加强了急诊检诊、分诊工作,能够做到及时救治急危重症患者。修订完善了急诊标准,有效分流了非急危重症患者;对全体医师、护士进行了急救技术操作规程的全员培训,实行定期培训、合格上岗制度。 三、改善了住院、转诊、转科服务流程,提高了服务水平 我院修订了患者转院、转科工作制度及入院、出院服务管理制度和标准,改善了入院、出院服务流程,

7、最大限度方便患者;为患者办理入院、出院手续提供个性化服务和帮助。对入院、出院患者进行指示和引导,入、出院事项实行门诊交代或床边交代。急诊入院患者实行了病人由急诊科诊疗过渡入院或直接进入科室抢救与办理入院同步方式;加强了转诊、转科患者的交接工作,能够及时传递患者相关信息,为患者提供连续的医疗服务;加强了出院患者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健康知识水平和对出院后医疗、护理及康复措施的知晓度。 四、规范临床护理服务,实施整体护理模式 我院认真落实了护理人员配置标准,健全了护理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执行了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能够提供与患者的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相适应的护理服务,基础护理与分级护理措施能够落实到位;我院

8、注重人文关怀,实施了整体护理模式,为患者提供包括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及精神等多方面需求的人性化护理服务;积极开展了健康教育工作,能够认真听取患者及其家属的意见,不断改进我院的护理工作。 五、加强了精细化管理,提高了服务绩效 我院以缩短平均住院日为切入点,优化了医疗服务系统与流程;还合理配置和利用医疗资源,解决影响缩短平均住院日的各个瓶颈环节,减少了患者检查、院内会诊、检查结果等方面的等候时间;加强了重点学科建设、流程管理和科室合作,有效提高医疗服务效率,为患者提供了便捷、满意的医疗服务;开展了临床路径管理及单病种质量控制工作。 六、落实了患者安全目标,推动了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我院加强了医疗质

9、量安全管理,开展了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工作;严格执行了查对制度,提高了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和术式错误;落实了处方点评制度,提高了药物治疗水平,确保患者用药安全;落实了医院感染控制和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以防范医疗安全事件的发生。 七、加强了投诉管理,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我院实行了医疗工作“首诉负责制”,设立了专门部门统一接受、处理患者和医务人员投诉,及时处理并答复投诉人;根据患者和医务人员投诉,开展了医疗服务的持续改进。总之,我院通过改进服务管理方便群众看病就医工作,提高了服务质量,改善了群众看病就医体验。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院将继续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

10、务理念,加强管理,不断创新,使各项工作再创新高。 第三篇:文档版卫生部关于改进公立医院服务管理方便群众看病就医的若干意见XX市精神病医院医院信息公开目录(信息公开就诊预约下载)卫生部关于改进公立医院服务管理方便群众看病就医的若干意见 卫医管发20101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贯彻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促进公立医院在改革发展中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改善群众看病就医体验,在总结各地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现就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改革公立医院服务管理,方便群众看病就医提出以下意见。 一、坚持推进预约诊疗服务 (一)继续推动在公立三级医院实行预约诊疗,

11、稳步向二级医院扩展。探索门诊和出院病人复诊实行中长期预约,有条件的地方试行门诊24小时挂号和预约服务。 (二)制定统一的预约诊疗工作制度和规范,把预约诊疗与病案管理和医疗保障制度有效衔接,不断提高患者预约就诊的比例。探索建立以城市或全省(区、市)为单位的预约平台,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同时,做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 (三)制定改善门诊服务、方便患者就医的绩效考评和分配政策,鼓励医务人员积极从事晚间门诊和节假日门诊。 (四)三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基层医院建立分工协作关系,做好医院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及医院间的预约转诊服务。 二、优化门诊流程,增加便民措施 (一)修订完善门诊管理制度,保障医务人员

12、按照既定安排出诊。加强门诊信息公开和咨询服务,帮助患者预约诊疗和准确挂号,提高患者有效就诊率。 (二)探索医务调度管理制度改革,妥善安排医疗资源,根据就诊病人数量和峰谷及时调配。做好门诊和辅助科室之间的流程控制和衔接,加强门诊各科室之间的协调配合。 (三)优化门诊布局结构,合理安排患者就诊过程,增加便民措施,减少就医等待,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三、加强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及时救治急危重症患者 (一)合理安排急诊力量,配备经过专业培训、胜任急诊工作的医务人员,标化配置急救设备和药品。 (二)落实首诊负责制,与120建立联动协调制度,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建立急诊、急救转介服务制度。 (三)加

13、强和改进执行急诊分区救治、绿色通道进入住院救治和手术救治。改善急诊“绿色通道”,建立创伤、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等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密切科室间协作,确保患者获得连续医疗服务。 (四)加强急诊检诊、分诊,及时救治急危重症患者。修订完善急诊标准,有效分流非急危重症患者。 (五)对全体医师、护士进行急救技术操作规程的全员培训,实行定期培训、合格上岗制度。 四、改善住院、转诊、转科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水平 (一)修订患者转院、转科工作制度,修订入院、出院服务管理制度和标准,改善入院、出院服务流程,方便患者。 (二)为患者办理入院、出院手续提供个性化服务和帮助。做好入院、出院患者的指示、引导工作

14、,入、出院事项实行门诊交代或床边交代。急诊入院患者实行病人由急诊科诊疗过渡入院或直接进入科室抢救与办理入院同步方式。 (三)加强转诊、转科患者的交接,及时传递患者相关信息,为患者提供连续医疗服务。对于转科病员要做到内部精细化管理。 (四)对转院、住院诊疗提供预约,逐步实现转院诊疗服务从床边到床边,从社区到床边的标准化连续服务。做好入出院手续办理及结算时间预约安排,避免病人等候。 (五)加强出院患者健康教育和重要患者随访预约管理,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水平和对出院后医疗、护理及康复措施的知晓度。 五、改革医疗收费服务管理与医保结算服务管理 (一)改革公立医院收费服务管理,减少患者医药费用预付,方便参保

15、参合患者就医。 (二)与医疗保障管理机构协作配合,探索实施总额预付、单病种付费(收费),与预约诊疗措施相结合,识别患者医保身份,逐步实现患者先诊疗后结算。 (三)逐步推行持卡就诊实时结算,患者在定点医院就诊发生的医疗费用,除个人应缴的部分外,其余均由医疗机构和基本医疗保险、商业保险和各种结算制度、经办机构直接进行结算。 六、规范临床护理服务,实施整体护理模式 (一)落实护理人员配置标准,健全护理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二)提供与患者的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相适应的护理服务,确保基础护理与分级护理措施落实到位。 (三)注重人文关怀,实施整体护理模式,为患者提供包括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及精神等多方面需求的人性化护理服务,减少并逐步取消患者家属陪护。 (四)开展健康教育工作,认真听取患者及其家属的意见,不断改进护理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