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开挖及基坑支护监理细则2.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1339687 上传时间:2023-11-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方开挖及基坑支护监理细则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土方开挖及基坑支护监理细则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土方开挖及基坑支护监理细则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土方开挖及基坑支护监理细则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土方开挖及基坑支护监理细则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方开挖及基坑支护监理细则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方开挖及基坑支护监理细则2.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土方及基坑支护监理实施细则一、工程概况温州市鹿城区双潮新社区建设项目,该工程总建筑面积约29599M2,地下室建筑面积为8225M2,地下室底板垫层底相对标高-5.65M,正负0.000标高相当于黄海高程7.15M,西侧府前路道路标高6.4M6.60M,南侧房屋处地面标高约7.97M。坑外地面设计标高6.40M,地下室底板厚为0.40M,底板、承台、地梁底均为150厚C15素混凝土找平,其下150厚片石灌砂夯实垫层。基础采用直径600MM、700MM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基坑支护总延长约380M,基坑开挖深度4.9至5.8M(坑中坑距底板垫层底2.90M)。二、编制依据1、监理公司与建设单位签订的

2、监理合同2、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的承包合同3、已审批的监理规划4、已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5、基坑支护设计施工图纸及其会审纪要6、地下室施工图纸、设计标准图集及有关设计文件资料7、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028、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9、国家颁发的程序法律、法规及现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0、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11、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12、本工程的地质勘察报告三、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根据浙江省工程勘察院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本基坑涉及各地基土层自上而下分布:0杂色耕植土:主要由粘性

3、土组成,土质不均,含少量烁砂,夹植物根茎。分布于场地表部。全场分布,顶层标高6.32-5.85M,厚度0.3-0.6M。1灰黄色粉质粘土:无层理,含铁锰质氧化斑点,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底部性质渐变差。该层场地内均有分布。层顶标高5.88-5.35M,厚度1.10-2.70M。灰色淤泥:无层理,局部鳞片状,片径2-3MM,偶含半碳化物,局部含细砂、团块,底部性质稍好,有光泽,韧性高,干强度高。场地内分布较稳定。层顶标高4.60-2.91M,厚度9.50-17.00M。1灰黄色碎(块)石:成分主要为凝灰岩、碎石、砾石,呈中风化,次菱角状,碎石粒径一般为20-70MM,大者达130MM以上,含量一

4、般为55-70%,砾石粒径一般5-20MM,含量10-25%,砂含量10-20%左右,其余为粘性土,分选性较差,土质不均,局部夹块石,该层场地内均有分布。层顶标高-5.4313.42M,厚度1.90-9.30M。2灰黄色含粘性土(块)碎石;成分主要为凝灰岩、碎石、砾石呈中风化,次菱角状,碎石粒径一般30-80MM,大者达150MM以上,含量50-70%,局部可达80%,砾石粒径5-20MM,含量10-20%,砂含量10%左右,其余为粘性土,分选型较差,局部夹较多块石或粘性土含量稍高,土质不均,力学性质较好,该场地内均有揭示。层顶标高-11.7318.55M,厚度22.80M。水文地质条件场地分

5、布的地下水主要为赋存于浅部粘性土层、淤泥层中的空隙潜水、中下部碎石层中的空隙承压水。浅层孔隙潜水水位埋深0.60-0.80M。水位随季节气候变化明显,据区域资料动态变幅在1.0M左右。空隙承压水水位埋深4.20-5.30M左右,水位相对稳定,主要接受侧向径流补给。场地地下水和土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微腐蚀性;对长期浸水的钢筋具有微腐蚀性,在干湿交替的情况下具有微腐蚀性。四、工程监理流程编制安全技术措施或专项施工方案承包单位报有关主管部门总监理工程师承包单位承包单位暂停施工并报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继续组织实施下达复工令完成整改,消除隐患检查整改情况承包单位拒不整改或不暂停施工下发暂停施工令情况严重承包单位

6、组织实施承包单位整改下发监理通知发现安全事故隐患跟踪检查总监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审查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及相关安全规定监理单位检查认可后进入下道工序查后或不暂停施工五、监理目标及分解根据施工合同对本工程质量等级的要求,围绕总体质量目标划分为土方开挖、基坑支护、土方回填项目质量控制目标为合格,督促施工单位 加强土方开挖,基坑支护施工阶段的安全技术措施。监理实施按以上子项目质量目标开展监理工作。六、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及目标值1、质量控制目标: 质量控制以承包合同为依据,严格执行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以土方开挖、基坑支护、土方回填子项目 质量目标为监理控制

7、目标。2、水泥搅拌桩监理工作控制要点;、施工前检查水泥及外掺剂的质量,搅拌机及各机械设备的工作性能和完好程度,复检钻杆长度、钻头直径。、桩机就位、对中、最大桩位偏差不得大于2cm,桩机底盘要水平、稳固,导向架垂直,搅拌杆的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桩长的1.0%。、严格控制水灰比(0.45)及水泥掺量(15%)木质素(0.2%),三乙醇胺(0.05%)掺量,水泥浆必须充分拌和均匀,要求每次拌浆时间23min,贮浆筒内水泥必须保证浆浓度一致。、挤压泵压力应控制在0.3mpa内,输浆管道要畅通,必须确保连续供浆,泵送流量应恒定。、第一次搅拌下沉,使搅拌机刀片排均匀切土下沉速度应控制在0.81m/min内,

8、下沉到设计桩底,从桩底边喷浆边搅拌提升到设计桩顶标高,提升速度应控制在0.5m/min内。、为使水泥浆能与土体均匀拌和,从设计桩顶开始进行第二次搅拌下沉至设计桩底,然后边喷浆,边提升到设计标高,使水泥浆正好喷定,再提升搅拌至地面,即完成一根桩的施工任务。(7)、施工单位应认真及时如实地做好每一根桩的施工记录,包括桩编号、施工日期、开钻时间、钻进和提升的各次时间、成桩时间及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情况等。3、土方开挖监理工作控制要点1)土方开挖工程:项序项目允许偏差或允许值检验方法桩基基坑基槽挖方场地平整管沟地(路 面基层人工机械主 控 项 目1标高-503050-50-50水准仪2长度、宽度(由

9、设 计中心线 向两边量) +200-50+300-100+500-150+100经纬仪用钢尺量3边坡符合设计要求观察或用坡度尺检查一般 项 目1表面平整度2020202020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 检查2基底土性符合设计要求观察或土样分析4、基坑降水措施(1)沿基坑外围一周设宽300MM,深400MM排水沟,转角处设600600600集水井。(2)为方便坑内施工,坑内采用明沟、集水井方式排水,坑底排水沟应离开围护桩内侧4M以上,防止坑底积水,破坏土体强度。 (3)基坑开挖后,如坑底地下水较多时,应采用井点降水等措施来降低地下水位。5、基坑现场检测与监测(1)基坑监测1)监测目的为确保基坑开挖的安

10、全和本工程地下室结构施工的顺利进行,应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监测。通过现场监测可达到校正、修正设计和指挥现场施工的目的。2)监测内容根据设计要求及本工程现场情况,确定监测项目及数量如下;序号项目名称数量备注1土体深层水平位移监测6孔2坑外土体沉降监测13点3水平支撑梁轴力监测5断面4围护结构及水平位移监测12点3)监测要求(1)基坑监测应委托有丰富经验的专业监测单位实施,监测单位应根据设计文件和周围环境特点编制监测方案,监测方案应得到建设、代建、 设计及监理方的认可。(2)开挖前,应对周围环境作一次全面调查,记录观测数据初始值。基坑开挖期间一般情况下每天观测一次,如遇位移、沉降及其变化速率较大时,

11、则应增加监测频次。地下室底板浇筑完成后,可酌情逐渐减少观测次数。(3)监测数据一般应当天口头提供给监理单位,次日填入规定的表格提供给建设、设计、监理、施工等相关单位,挖土至坑底时应增加监测次数。(4)每天的数据应整理成有关表格并绘制成相关曲线,并每23天提供一次,如位移沿深度的变化曲线,位移及沉降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等。(5)监测记录必须有相应的施工工况描述。(6)监测人员对监测值的发展和变化应有评述,当接近报警值时应及时通报监理,提请有关部门注意。(7)工程结束时应有完整的监测报告,报告应包括全部监测项目,监测值全过程的发展和变化情况、相应的工况、监测最终结果及评述。4)监测报警(1)土体深层水

12、平位移:连续三天日变形量2.5mm/D,或累计位移达50MM。(2)坑外土体沉降;连续三天日变形量2.5/D,累计变形量50MM。 (3)围护桩顶沉降;连续三天日变形量2.5MM/D,累计变形量20MM。当过报警值时,应及时通知建设、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以便采取应急措施。6、土方开挖;(1)土方开挖必须经审核的土方开挖施工方案进行施工。(2)支撑施工荷载按5KPA考虑,严禁超载,挖土机不得直接在支撑上行走。(3)待冠梁及支撑混凝土强度达到90%设计强度,以大于1;1.5放坡分层开挖,每层厚度不宜大于1.0米。(4)基坑各阶段挖土施工必须遵循开槽设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5

13、)在用机械挖土时必须注意,挖土深度严禁超过设计标高,不得损坏工程桩、支护桩、立柱、冠梁及支撑,避免扰动以下的坑内土体。(6)挖出的土体及时外运,不得放在基坑四周,基坑外侧基础施工挖出的土方也需及时外运,否则会使支护结构变形过大,危及基坑安全。7、土方回填: 1)填土前应将基坑底的垃圾等杂物清理干净,并将回落的松散垃圾、砂浆、石子等杂物清理干净。 2)要求用既配良好的沙土回填,检验回填土的质量有无杂物,粒径是否符合要求,以及回填土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范围内。 3)回填土应分层铺叹。每层扑土厚度应根据土质、密实度要求和机具性能确定,回填土每层至少夯打三遍,压实系数为0.94.8、应急措施1)在施工现

14、场应配备一定数量的砂包、钢管、水泥、水泵等抢险物资。2)当发现基坑位移发展速率过大时,应立即停止开挖,阻止变形的进一步发展。用挖土机将原土回填进行反压,必要时增加斜撑,出现变形较大时,及时加支撑,与设计人员沟通采取其他补救措施。3)空降大雨时,应立即启动备用水泵抽水,并安排专人不间断观察基坑的稳定情况。4)若开挖过程中出现明显渗漏现象,应及时采取内堵、坑外注浆等有效措施,如堵漏有困难,应立即回填。七、监理工作方法和措施1、土方开挖、基坑支护施工前质量控制:1)首先了解本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地下室支护设计图纸及周围环境, 然后审核承包商的施工组织设计或专项施工方案,审核同意后方可付诸实施。2)对基

15、坑支护应要求承包商上报有关专项施工资质及相关资料,经总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3)监理人员应督促承包商对进场使用的经纬仪、水准仪、挖掘机、钻 机、搅拌机等进行严格检查,确保正常运转。并根据市规划部门提供的永久性基准点,督促施工企业做好施工场地内的永久性和半永久性 BM点的 设置与复核工作。根据测绘部门的放线记录,复查定位放线及水准点和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4)检查进场人员及进场设备是否与经审批的施工方案相符合。5)应督促检查承包商做好地面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准备工作。6) 开挖前对四周邻边环境做好土方位移等监测观测点的设置工作。7) 督促承包商做好班组技术交底与施工安全的交底工作。2、土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