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及探索.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1339681 上传时间:2023-12-2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3--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及探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13--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及探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13--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及探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13--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及探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13--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及探索.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3--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及探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及探索.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及探索把握考向 走进高考备考重点1. 常见天体的分类,地球是宇宙中的天体。2. 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而又特殊的行星。3. 宇宙探测的意义及现状。能力要求1. 认识宇宙中的各类天体,熟悉各级天体系统,认识地球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从宇宙环境和自身环境等方面,理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2. 了解宇宙探测的意义、现状以及对人类现代生活的影响,关注重大航天活动。要点扫描 基础自测一、人类目前观测到的宇宙1. 宇宙的特点(1) 物质性:由恒星、星云、_、流星、_及星际空间的_等各种天体构成。(2) 运动性:各种天体之间_和_,形成天体系统。2. 天体系统的层次性总星

2、系银河系_其它_、小行星、 _、流星体等其它恒星系_二、宇宙中的地球1. 八大行星的排序:由里向外为_、_、地球、_、_、_、_、_。2. 八大行星的分类(1)类地行星:_、_、 地球、_(2)巨行星:_、_(3)远日行星:_、_3.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1) 宇宙环境太阳无明显变化,_比较稳定大小行星_,宇宙环境比较安全(2) 自身条件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_地球_,形成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内部运动,形成液态水和海洋三、宇宙探索1. 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2. 宇宙开发(1) 宇宙空间资源特点:_利用:收集地球信息,进行科学实验(2) _:地球最重要的能源(3) 矿产资源:月岩中的矿产3.

3、我国目前的三大航天基地:_、_、_目前正在计划在海南_建立另一航天发射基地。探索思考 拓展思维1. 站在地球上,你所看到的天体每天在怎样运动?与地球自转有什么联系?你能找到北极星吗?2. 假若宇宙中某颗行星有生命存在,它应具备哪些条件?3. 航天员的宇航服具有哪些特殊的功能?4. 我国的三大航天基地的气候和地球自转线速度有什么不同?5. 对日益增多的太空垃圾,须采取怎样的对策,来保护航天器和航天员的安全?考点精讲 解读高考一、宇宙的物质特征(1) 天体概念: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2) 天体分类自然天体:如恒星、星云、行星等, 是客观存在的人造天体:人造航天工具,如宇

4、宙飞船,航 天飞机,人造地球卫星二、地球的普通性与特殊性作为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地球在结构(质量、体积、密度等方面)、运动特征方面与其它七大行星相比并不特殊,但地球上存在生命,又有其特殊性,具体关系如下图所示:此外地球自转、公转周期适中,使地球表面具有较为适宜的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利于生命的新陈代谢过程,有利于生物的生长发育。三、宇宙资源开发利用及宇宙探索1. 表解宇宙资源的类型、特点及开发利用特别提示:宇宙探测、开发宇宙资源不可避免的产生太空垃圾,对于太空垃圾,须认识两点:太空垃圾的危害,航天专家所考虑使用的限制垃圾产生,消除太空垃圾的办法。2. 航天探索的意义,可归纳为以下几点:从科学技术

5、发展看,航天技术是高科技技术、多种科学技术的结晶,是现代科学史上的一次跃进,而航天活动的开展又是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一次质的飞跃,由此会带来众多效益。(1) 经济效益开发空间资源,解决地球上的资源短缺问题,对发展空间产业具有重要意义。(2) 社会效益对促进人类文明、科学文化的发展、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以及促进人类社会生活的现代化都有着重大的作用。(3) 综合效益利用卫星进行空间通信、气象观测、寻找资源、预测灾情、军事侦察等,从中获得许多实际利益,更为人类扩大活动领域和生存空间提供了可能性。四、航天发射基地的区位条件,发射时间、方向、回收场地选择1. 发射基地选址条件气象条

6、件:晴天多,阴雨天少,风速小,湿度低,有利于发射和跟踪。纬度因素: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可以降低卫星发射的初速度,节省燃料和成本。地形因素: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跟踪观测。海陆位置:大陆内部气象条件好,隐蔽性强,人烟稀少,安全性强。交通条件:内外交通要便利,有利于大宗物资运输。安全因素:出于国防安全考虑,有的建立在山区、沙漠地区,有的在地广人稀处。2. 发射时间、季节选择发射时间:在一天中一般选在晴朗无云的夜晚,主要便于定位和跟踪观测。我国发射季节主要选择在冬季,便于航天测控网对飞船监控、管理、回收,我国有三艘远望号监测船在纬度较高的南半球海域,选冬季是为了避开南半球恶劣的海况。发射方向:一般与

7、地球运动方向一致,向东发射可以降低发射的初速度,节约能源。如海南岛上选择海南岛东面的文昌作为发射基地,这样向东发射时,是面向海洋发射,更加安全,若选在海南岛西面,则是向东面内陆发射,会增加不安全因素。3. 回收场地选址条件我国的回收场地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地势平坦,视野开阔,无大片森林、河湖,便于搜救;人烟稀少,有利于疏散人群;气候干旱,多晴朗天气,地质条件好,没有高层建筑和高压线。典例精解 名师点拨例1读图回答:(1) 图中所示为太阳系的一部分,图中代号分别表示_,_,_,_,图中没有标上代号的天体为_、_和_。(2) 站在地球上,能看到的“启明星”和“行星之王”分别是图中_和_(代号)

8、。(3) 按照天体分类,图中天体均属_星。(4) 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_,其它天体都围绕它运转的原因是_。(5) 按结构特征分类,天体属于_行星,属于_行星,属于_行星,天体、表面温度由高到低排列应为_。解析:本题为基础知识再现题目,难度不大,据图观察距日远近,认读出为水星,为金星,为地球,火星,为木星,为海王星,没有标上代号的则为小行星带、土星、天王星。答案:(1)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小行星 土星 天王星(2) (3) 行(4) 太阳 太阳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在巨大引力作用下,其它天体绕太阳公转(5) 类地 巨 远日 例2下图为“公转轨道相邻的三大行星相对位置示意图”。读图

9、回答(1)(3)题。(1) 此时( )A .是地球上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黄金季节B .地球处于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C .我国从南向北白昼变短,黑夜变长D .是太阳系中距离太阳、地球最近的大行星(2) 与、行星相比,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 )A. 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B. 强烈的太阳辐射和充足的水汽C. 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D. 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3) 关于行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由气体构成,密度小 B. 昼夜温差比地球小C. 可见太阳西升东落D. 公转周期比木星长解析:第(1)题,图中可以看出,地球北极地区出现了极昼现象,所以是地球上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黄金

10、季节,故应选A。第(2)题,图中为火星,为金星,地球具备生命的自身条件有三:有适合生命呼吸的大气;有适宜的温度;有原始大洋(水)的存在。结合题目中所提供的答案,A答案是正确的。第(3)题,金星为类地行星,密度较大,公转周期较短,金星由于逆向自转,所以太阳西升东落。答案:(1) A (2) A (3) C例3读从宇宙空间拍摄的地球和月球照片(如下图所示),回答(1)(3)题。(1) 专家认为,地球也应像月球一样,曾遭受许多陨石撞击,而目前地球陆地表面却很少发现明显的陨石坑。探究其原因,主要是( )A .月球阻挡 B .地质作用改造C .地表布满岩石D .地表水体覆盖(2) 在白天,图中地球上空大

11、片浓密的云层,对其覆盖地区的影响是利于( )A. 地表水分蒸发B. 近地面空气对流C.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D. 紫外线辐射到达地面(3) 与地球相比,月球上更有利于光学天文观测的条件是( )A. 距其它天体更近B. 没有大气影响C. 温度变化剧烈D. 太阳辐射弱解析:第(1)题,地表形态是地质作用的结果。地质作用包括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和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等),在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第(2)题,云层反射太阳辐射,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使地表水蒸发减弱,使近地面温差减小,对流减弱,削弱了紫外线到达地面。云层增加了大气逆辐射,

12、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加强。第(3)题,与地球相比,月球是进行天文光学观测的有利场所,主要是由于月球上没有大气对光的散射、吸收、反射作用,更不会有因大气形成的云雨现象,且星空背景永远是黑暗的。答案:(1) B (2) C (3) B例42008年9月25日晚,“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中出舱材料二 9月25日21时10分04秒,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北京时间9月28日17时37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传来“飞船着陆成功!”的喜讯。(1) 本次航天飞行中首次实现了航天员太空行走,宇宙环境与地球环境相比,有哪些特

13、点?从太空看太阳周围背景是_色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 对航天活动而言,其主要威胁之一来自太空垃圾的影响,太空垃圾的主要来源有哪些?可采取哪些措施解决这个问题?(3) “神舟七号”返回舱着陆地点最有可能位于下列区域中的( )A .甲 B .乙 C .丙 D .丁(4) 航天员安全走出着陆的返回舱时,看到的自然景观最有可能为( )A. 起伏沙丘、古老胡杨B. 坦荡原野、夕阳西下C. 奇特石林、崎岖地表D. 常绿树林、溪水奔流解析:第(1)、(2)题为基础知识题,难度不大。第(3)题,应注意“神七”回收场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由经纬网判定B项符合题目要求。第(4)题,内蒙古高原地表开阔平坦,飞船着陆时为9月28日17时37分,为将近日落之时,A、C、D项所述景观均不在内蒙古高原。答案:(1) 宇宙环境的特点:高真空、强辐射、失重。黑 宇宙空间为高真空,所以无大气的散射现象,因此太阳周围背景为黑色。(2) 太空垃圾的主要来源:寿命终止的卫星和航天器,宇航员扔出舱外的垃圾,各种有意无意爆炸产生的碎片。措施:尽量减少太空垃圾的产生,把寿命终止的航天器和卫星推到其他轨道上去或带回地球。 (3)B (4)B技巧提升 笑迎高考重大航天活动是高科技发展的结晶,是综合国力的体现,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