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傅雷家书教案.docx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1338741 上传时间:2023-11-1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7、傅雷家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7、傅雷家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7、傅雷家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7、傅雷家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7、傅雷家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7、傅雷家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傅雷家书教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傅雷家书两则【知识目标】 1、了解我国杰出的翻译家傅雷的生平。 2、理解傅雷所说的坚强的含义。【能力与方法】 1、体会文章中讲道理和抒发情感两种方式。 2、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疑问的能力。【情感态度世界观】 1、培养学生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做一个坚强的人。 2、体会文章所蕴含的父子之间的真挚的感情。【教学重点难点】 1、读懂两封家书,体会到其中不同的期望和情感。 2、能够准确而深刻地理解“坚强”的双层内涵。【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整体把握两则书信的内容具体学习第一则。【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学 1、读李春波一封家书(可投影)亲爱的爸爸妈妈 : 你们好吗 ? 现在工作很忙吧 ?

2、 身体好吗? 我现在广州挺好的, 爸爸妈妈不要太牵挂,虽然我很少写信,其实我很想家。 爸爸每天都上班吗?管得不严就不要去了,干了一辈子革命工作,也该歇歇了。 我买了一件毛衣给妈妈,别舍不得穿上吧,以前儿子不太听话,现在懂事他长大了。哥哥姐姐常回来吧?替我问候他们吧!有什么活儿就让他们干,自己孩子有什么客气。 爸爸妈妈多保重身体,不要让儿子放心不下。今年春节我一定回家,好了先写到这吧。 此致 敬礼 儿春波敬上 一九九三年十月十八日提问:听了这封家书,你有什么感受? 2、介绍傅聪与傅雷 傅聪是一位具有国际影响的钢琴演奏家,可音乐界在论述他的钢琴造诣时,却往往把话题拉回到半个世纪前傅雷的一封封家书。

3、今天我们学习傅雷家书两则,感受傅雷对儿子的殷殷期望,舐犊深情。傅雷(19081966),中国著名翻译家,上海南汇人。曾经留学法国。主要译著有约翰克利斯朵夫、高老头、艺术哲学等,另著有傅雷家书、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等。傅聪是傅雷的儿子,是钢琴艺术家。1957年傅雷被打成右派,傅聪在国外听说后就没有回国。于是父子之间只有通信,这就是家书百万读者喜爱的经典家书。但是,家书只有傅雷写寄到国外的信,却不见儿子从国外写寄回的信。“文革”刚开始,第一次受辱的夜里,他夫妇二人双双携手有计划有安排地离开了这世界。在遗嘱中,逐件交代欠保姆的菜金多少,借某人的书放在哪里之类。二、 整体感知 1、学生通读两则家书,填写

4、下表第一则第二则写作时间1954 10 021955 01 26主要内容鼓励儿子正确对待失败告诫儿子永葆对艺术的谦卑情感特色同情、鼓励、安慰高兴、安慰 2、这两则书信有什么相同点? 融会贯穿于两封信中的主旋律,都是要儿子做一个坚强的人,无论遭受了怎样的起伏跌宕、矛盾孤独都要保持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对生活的赤子之心。三、阅读第一封信 思考: 1、第一封家书的开头称谓是什么?为什么要这么称呼?称呼是“聪,亲爱的孩子”,因为傅聪当时正是精神消沉的时候,这样温情的称呼,会给傅聪带去父母的爱,宽慰儿子,给他以感情上的慰藉。 2、傅雷在信中写了几层意思? (1)首先宽慰自己的儿子,别为父母担心 (2)父母永

5、远是孩子倾诉的对象 (3)情绪起伏是人生难免的 (4)怎样面对情绪的起伏以过来人的身份,给予傅聪如何面对情绪跌宕的建议:泰然处之,保持心理相当平衡;正视错误,冷静对待,彻底感悟,引为借鉴。 3、依据课文话傅雷:读着这些语句,我感觉傅雷是一个的学者;读着这些语句,我感觉傅雷是一个的中国人;读着这些语句,我感觉傅雷是一个的父亲;读着这些语句,我感觉傅雷是一个的朋友 4、文章用“太阳、雨水、五谷、庄稼 ”的比喻和 “克利斯朵夫”的故事,它的用意是什么?太阳、雨水、五谷和庄稼的比喻,是说明控制情绪的必要性,否则只会适得其反。任何事情都要掌握分寸,过与不及都不好。 引用克利斯朵夫的故事,既是和傅聪自己的

6、理想结合,也是为了鼓励儿子,凡是成功的人,都要经历许多挫折,关键在于勇于面对,学会解决问题。 5、傅雷运用古战场的比喻,目的是什么? 凭吊古战场时,烈火硝烟散尽,只余断壁残垣,金戈铁马、血肉厮杀都已被岁月的黄沙掩埋。这时候,即使亲历过战斗的人,纵有万千感慨,也不会再像当初那样身不由己、欲死欲活。这个比喻,十分真切地表达出所有“过来人”回首“过来事”的心情苍凉而平静,沉郁而超然。恰如其分地表达出傅雷要求儿子在回首往事的时候要以一种平静的心态,做到冷静、洒脱。 小结:本文的说理方法是什么?主旨是什么? A、比喻说理 B、举例说理 本文的主旨:要学会保持平和的心态,控制情绪的起伏。然后,要保持冷静的

7、头脑理智的分析,吸取教训,引以为戒。 5、拓展 (1)假如你是傅聪,读了这封信以后,你会对傅雷说 (2)以”情绪消沉时,我是这样度过为开头说一段话。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阅读欣赏第二则家书【教学过程】一、 谈话导入二、 学生自读课文,问题研究思考讨论下面的问题: 1、收到儿子的来信,傅雷的感情是怎样的 ?从那句话中可以看出这种感情?(比喻成新年的“礼物”。表现了傅雷夫妇对儿子的 信的盼望和接到信后的喜悦。) 2、儿子来信,告诉傅雷一件什么样的事情?傅雷的情感是怎样的,文章是怎样表述的 ? 在事业上取得巨大成功;喜悦;傅雷把自己的喜悦和激动,表述为三个层次:父母对孩子的成功感到幸福

8、;欣赏艺术的喜悦;为了祖国的荣誉而激动。 3、傅雷在儿子成功时表达了他对儿子的赞赏,请找出具体的语句,并理解傅雷对儿子的更高的要求。傅聪的成功,使傅雷异常激动,但是他在信中是否只是停留在这种喜悦之情中?他还写了什么? 他还称赞了傅聪面对掌声、赞美的冷静。傅雷用“我更高兴的更安慰的是”这句话承上启下,从对儿子艺术成功的喜悦之情延伸到对儿子思想成熟的欣慰之情。使傅雷更高兴、更安慰的是傅聪没有被成功冲昏头脑,没有因为暂时的成功减少对艺术的探索和追求。 明确:世界上最高的最纯洁的快乐,莫过于欣赏艺术,更莫过于欣赏自己孩子的手和心传达出来的艺术!我们真是心都要跳出来了! (延伸体会:傅雷在此时用了激动的

9、心情表达了对儿子的赞赏与自豪。试想像,在生活中别人或自己获得成功时,你是怎样的感受?) 傅雷对儿子的赞美,浸透了他自己的人生体会与独特的感受,作为一个过来人,他更提出了要有“赤子之心”这样一个更高的要求。要求儿子在艺术上“保有一颗纯洁的心灵”。这是艺术的更高的境界,也是人生的至境,只有这样才能体会到“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 4、在信的末尾,傅雷又回到了情绪的 “快乐与矛盾”的问题,比较第一、第二封信中傅雷关于如何面对人生情绪起伏的解说,总结文章中”做坚强的人”的具体含义。4、在两封信中,傅雷都提到了“坚强”。他对于“坚强”的理解是什么?你能够找到两封信中,对“坚强”内

10、涵的直接解说吗? 总结:在傅雷看来,坚强,既是能够面对人生挫折、情绪跌宕,更是能够正确对待掌声、赞美,用一种平和盼心态,宠辱不惊,胜不骄,败不馁。 、在傅雷看来,坚强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是拥有一颗赤子之心。 、组织学生讨论:怎么理解“赤子之心”?提示:抓住赤子之心的纯洁。 体会:赤子之心,是艺术创造的最高峰。而这种心灵的纯洁是人类共通的美好愿望。 傅聪曾说过:“家书的基本精神就是艺术的献身精神而不是功利。我父亲追求的是一种精神价值。”“赤子之心”是纯洁的,它剔除私心杂念,远离欲望纷争,只容纳人间最美好、最真挚的感情,所以“永远能够与普天之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赤子的现实生活中也许不如意,

11、身边的世界让他孤独,但人类最纯洁最美好的感情和思想是相通而永存的,普天下的赤子都将称为他的知音和朋友,就是这些心灵的朋友和美好的感情,成为赤子创造的博大宽广的精神世界。明确: “坚强”有两方面的表现: (1)在失败时,精神消沉时:(第一封信) “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一个人唯有 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所侵蚀。 (2)在成功时:(第二封信) 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5、体会傅雷由儿子的成功演奏表现想到克利斯朵夫,进而想到了新中国“复旦”的黎明时期

12、,更想到了滔滔不绝的中华文明,这些想像表现了什么内容? 明确:这些想像激励着儿子在音乐上取得更高的成就,同时也洋溢着他对新中国的殷切的期望和信心,要求儿子在艺术上要有气吞斗牛的表现。6、课文最后一段:“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对这一句话应该如何理解?提示:指导学生用课文的语句去理解。学生找出文中语句:“相信艺术家没有矛盾不会进步解决一个矛盾便是前进一步矛盾是解决不完的,所以艺术没有止境。”明确:这是傅雷鼓励儿子要勇敢面对各种各样的矛盾,在解决矛盾后追求艺术更高境界。三、课堂小结四、布置课后练习 (1)摘抄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并体会其含义。 (2)尝试给亲友、师长写一封友好交流的信课前预习:通读两封家书,感知内容 1、读傅雷的两封家书,看看它们分别写于什么时候,有什么目的?把两封信结合起来看,傅雷希望儿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怎样完整而深刻地理解“坚强”? 2、体会到其中不同的期望和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