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年级第一学期篮球单元教学计划(水平四).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1337945 上传时间:2023-12-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年级第一学期篮球单元教学计划(水平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一年级第一学期篮球单元教学计划(水平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一年级第一学期篮球单元教学计划(水平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初一年级第一学期篮球单元教学计划(水平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初一年级第一学期篮球单元教学计划(水平四).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一年级第一学期篮球单元教学计划(水平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年级第一学期篮球单元教学计划(水平四).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京市第六中学地址:南京市白下路193号邮编:210001 初一年级第一学期篮球单元教学计划(水平四) 授课教师:刘瑷君 授课班级:初一(2,3,4,5)班 授课时间:09年第79周 学习目标运 动参 与通过对篮球运动的历史及锻炼价值的了解及每次课的趣味练习设计,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篮球课的学习运 动技 能能够知道并学会运球移动技术,行进间胸前传接球技术,双手胸前投篮技术,及运球传接球胸前投篮技术组合的应用。加深了解常规的意义和自觉用安全的方法参与学习身 体健 康在趣味游戏和比赛中发展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结合教师的讲解和教育,促进身体全面发展并形成良好的健康观心理健康 与社会适应1.在练习

2、、游戏与比赛中充分展示自我,获得成功体验,树立自尊、自信,养成克服困难,勇于进取的良好品质2.在友伴练习中学会互帮与合作,在游戏与比赛中培养团队合作与竞争意识,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从而提高社会适应性学习内容运动主线:原地与行进间运球原地与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原地与行进间双手胸前投篮运球、传接球技术组合运球、传接球和投篮技术组合运动辅线:趣味移动练习(热身)球性练习与球操抢运球游戏急停、急起折返侧身跑运球接力运球急停、急起(热身)3(或2)人跑动中传接球学时学时目标学时内容学时重、难点教与学的策略11.了解篮球运动历史及锻炼价值,有参与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2.初步知道并学会站势、移动、持球、原地和行

3、进间运球技术3.自觉与本组同学协同练习,初具集体观,树立自信心1.站势和移动练习(热身部分)2.球性练习3.持球与原地运球4.行进间运球重点:运球手法、击球点和全身协调用力难点:行进间控球能力1. 站势和移动练习示范强调关键要领,“跟我学”游戏和规定路线练习2.示范和让学生反复练习几种球性练习3.示范和强调运球“按”的要领,让学生左右手分别高低运球,体会球随手起和击球点和全身协调用力4. 示范和强调行进间运球的击球点,比较原地与行进间运球不同处,教师巡回辅导,集中纠错5.让学生逐组做由走到跑的左右手行进间往返运球,难度由走到跑21.学生知道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要领2.学生不同程度地学会原地

4、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并能初步在运球往返中运用3.通过原地传接球练习学会与伙伴合作互帮,通过技术组合练习形成正确的集体观与荣誉感1.抢运球游戏2.球操3.复习原地运球4.学习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5.技术组合:运球往返、急停+传接球1)逐组练习2)分组接力重点;传接球的手法与全身协调用力难点:接球手法与全身协调用力1.复习提问要领学生练习左右手高低运球运球中报数2.示范并分别讲解传接球手法集体模仿徒手动作两人一球迎面配合练习巡回指导集中纠错3.技术组合:示范讲解练习要求组织学生逐组练习组织学生接力比赛31.通过复习学生进一步知道胸前传接球的动作细节,并知道行进间胸前传接球的练习作用2.通过复习提高原

5、地胸前传接球的质量,初步学会在行进间运用,提高学生的控球能力,发展学生的灵敏素质和奔跑能力3.继续培养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和积极进取的精神1.运球慢跑报数聚群与球操2.复习原地胸前传接球3.学习行进间胸前传接球4.素质练习:急停、急起折返跑重点:传接球在行进间的运用难点:不同方向传接球时手法正确,传球到位1.复习内容让学生两人一组配合练习,教师巡回辅导检查,根据练习情况让掌握好的学生进行四角变向传接球2.学习内容拉大四角距离运球到对角中点传球3.教师到各组巡回指导,按学生能力分别做四角原地传球和四角运球斜传练习4.斜传练习掌握好的组可增加一球练习41.知道传接球的几种应用方法和作用2.在复习的基

6、础上进一步提高四角运传球的动作质量和控球能力3.学生初步学会运球、传球侧身跑、接球运球技术组合,行进间控球,传接球运用能力得以提高4.通过各组的运传球配合练习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勇于克服困难,树立自信,不断进取的精神1.运球趣味跑(听哨声做急停急起及左右手原地运球练习)与行进间球操2.技术组合:运球传接球1)复习四角运球、传接球2)学习一定距离运球、传球侧身跑、接球运球练习3.素质:三人跑动中传接球(拓展)重点:行进间传接球的时机难点:接球不稳,时机把握不好1.运球趣味跑:讲解和示范急停急起和急停后左右手原地运球分别与不同哨声手势的配合,组织学生绕篮球场边线练习,行进间球操将各组绕成圈进行2.

7、复习四角运球、传接球时强调传球时机与方向的把握3.学习内容示范讲解,强调传接球时机,传球位置,启发学生思考与探索,组织学生练习,教师各组检查4.将学生分成三路纵队示范讲解练习方法,提示传接球关健动作,组织学生练习51.学生知道双手胸前投篮与胸前传球动作的异同点2.学生不同程度地初步学会双手胸前投篮动作技术,并能初步在篮下与运球技术结合运用3.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学习能力1.复习两人迎面胸前传接球,拓展学习几种其它传接球2.学习原地双手胸前投篮(两人迎面)3.篮下双手胸前投篮4.拓展:运球篮下急停双手胸前投篮5.素质练习:运球听哨声急停急起重点:双手胸前投篮出手球的飞行路线难点:左右手

8、用力均匀及用力大小的判断1.复习内容巡回检查,个别指导介绍几种其它传接球的方法2.示范原地双手胸前投篮,提问,启发学生比较出球方向,路线的不同,组织练习,巡回辅导3.集中讲解示范两人距离不同时抛物线的高度与远度关系,让学生集体变距离练习4.示范篮下原地投篮,讲解球的飞行路线及球从篮圈正上方下落,启发学生思考5.组织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辅导6.根据练习情况指导各组学生做运球到篮下急停投篮并逐组辅导61.学生对复习内容细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知道跑中传接球胸前投篮的动作方法2.学生能用所教的技术规范地投篮,命中率提高,能够较熟练地和运球结合应用,并能初步学会与侧身跑、传接球相结合,提高学生综合运

9、用各技术的能力3.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提高学习的兴趣与自豪感,体会与人协作意义1.复习篮下原地双手胸前投篮2.复习运球、篮下急停、双手胸前投篮3.学习传球、侧身跑、接球急停双手胸前投篮重点:运、传球动作之间的衔接、到位难点:运、传球之间的配合与协调1.篮下定点投篮集中示范,启发并强调投空心球的关健及左右手用力均匀,组织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辅导2.运球篮下投篮集中示范并强调急停关健技术的处理3.组织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辅导4.先指导练习基础好的组进行传球、侧身跑、接球急停双手胸前投篮技术组合练习,再逐渐过渡到指导其他组练习71.通过对行进间运球、传接球和投篮技术组合的复习,

10、学生对各技术的动作细节处理有了较全面的认识 2.学生行进间控球能力和技术组合中各技术之间的衔接与协调能力有了不同程度地提高3.通过跑动中传接球和运球传接球篮下胸前投篮等练习中相互配合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1.复习运球往返练习2.复习三人跑动中传接球3.技术组合复习:1)运球到篮下胸前投篮2)运球传接球篮下胸前投篮重点:行进间控球能力和运、传、投各技术之间的衔接与协调难点:运、传、投各技术之间的衔接与协调1.运球往返练习教师先提问:如何控好球?启发学生思考,再示范练习方法2.让学生逐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提示3.三人跑动中传接球教师先提问加速跑时机,传与接的时机,位置等,启发学生思考

11、4.找两人配合示范,再组织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辅导5.技术组合1)强调运球急停前减速,急停点和急停时控好球,组织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辅导6.技术组合2)找一名同学配合示范,同时着重讲解传接点和运、传、投之间的连贯协调81.通过复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各技术及组合认知、理解和掌握程度2.通过复习中的针对性讲解,提示及示范进一步提高每位学生的完成质量和熟练程度3.结合练习中的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能力,能利用评价进一步自身技术进步1.复习三人跑动中传接球并评价2.复习运球传接球篮下胸前投篮技术组合并评价重点:各技术及组合的自然衔接和熟练程度难点:组合中投篮的命中率1.先讲解三人跑动中传接

12、球技评的标准和评价方法,将学生分两大组在两个场地进行有序练习,教师巡回辅导2.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标准进行技评,组长总结,教师同时评价3.汇总个人,小组评价,教师再参照评定4.投篮技术组合复习与评价大体同上学习评 价1.根据每个学生平时学习态度、练习认真程度、评价本单元平时表现成绩2.根据每个学生原有基础,技术掌握程度大小评价本单元平时实效成绩3.根据最终技评时个人技术及组合展示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结合个人评价计算出每个学生的技评成绩4.将上述三项成绩分别按30%、35%和35%的比例合计出本单元的学习成绩 刘瑷君制定 09年10月初一篮球单元第4 次课说课稿一、教材分析: 篮球运动形式灵

13、活,简单易行,趣味性和观赏性强;有鲜明的游戏性和竞赛性。所以很容易被学生喜爱,也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本课是单元第4次课,主要是双手胸前传接球在行进间的几种应用:要求在运球移动中完成传接球技术,并把三人跑动中传接球作为技术拓展和素质补充,着重培养学生传接球技术在实践中综合应用能力,为后继内容的综合运用打下基础。二、学情分析: 学习对象为初一新生,在学过广播操和技巧以后,课堂常规、学习习惯都已初步形成,学习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在学习本单元前绝大多数学生没有接触过篮球,每班只有12个有球性基础。本单元针对学生的实际安排了篮球球性练习入手,学习原地运球、运球移动、传接球到移动中传接球;原地投篮到

14、与运球移动、传接球相结合的投篮。内容的连贯性和难度的递进性较强,教学组织上灵活运用趣味性、游戏性,结合形象化语言和动作导入。因为内容的关联性和难度递进符合学生实际,加上篮球本身具有的趣味性和游戏性特点,所以学习任务能够顺利完成,学习能力也能得到不断发展。三、设计思路: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体会和掌握传接球在行进间的综合应用,内容包括运球移动中传球,运球移动中传球侧身跑接球移动,侧身跑中传接球。前面三节课分别学了移动技术、运球及移动技术、传接球及行进间运球传接球技术。本次课是在复习四角运球、传接球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定距运球、传球侧身跑、接球再运球,也进一步巩固了传接球在行进间的运用能力。难度上递进合理。而三人行进间传接球降低了跑动中两人传接球的难度,既是主教材内容的延伸和拓展,又是辅教材素质的发展与保证。在课的导入部分安排了运球趣味跑内容,既巩固了运球技术,又达到热身作用,同时因趣味性安排和队伍组织的变化多样,激发了学生上课的热情。行进间球操在原地球操的基础上设计了让学生四列横队跑成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