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工作计划书.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1336786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组工作计划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组工作计划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组工作计划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组工作计划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组工作计划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组工作计划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组工作计划书.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组计划书小组名称:阳光家庭工作者:李新欣组员:四个家庭的成员一、 理念 经过我们社会工作者在张村很长时间的观察、了解,与很多村民的深入谈话,我们了解到像案主赵佳这样存在一些家庭问题的家庭还很多,这些家庭同样存在着家庭内部沟通不顺利,婆媳矛盾严重,夫妻不和等类似的问题。而据我们社工的深入调查,我们观察到,这些村民对待这些问题的态度是很消极的,他们认为,这些家庭问题的存在是件很正常的事情,因为几乎每个家庭都存在。一位村民这样告诉我们:“我们村那家不吵架?别说吵架,就是打假都不觉的奇怪。你看看现在只要婆媳没分家的的家户,有家婆媳能相处好的?”。由此可见,张村村民对于这些家庭问题的存在是不以为然的,

2、他们并没有认识到这些问题的严重性。由于农村文化异质性比较低,大家对待家庭问题的看法是非常一致的 ,他们并没有想过去解决该问题。再加上农村村民在街头巷尾的沟通交流,大家对待这些家庭问题更是不够重视了。该村庄每个家庭的问题表现形式是不完全一样的,但是追踪其原因,却呈现出的很明显的一致性。例如:在婆媳问题、夫妻不和问题上会有一些共同的原因,像传统的男尊女卑思想,长幼有序等传统的家长制的思想。而同一问题的产生也是有多个原因产生的,例如:家庭内部沟通问题,既有一些社会因素,也有文化因素还有一定的制度结构、教育等原因。而在复杂的原因中,改革开放以来,各种思想文化、经济发展等社会因素对于农村的冲击是巨大的,

3、改革开放以来,张村村民外出打工的人数不断增多,随着几年的外出务工经历,这些村民回到家乡,所带来的不仅是物质上的变化,更多的是带来一种新的思想,这种思想与本村原来的传统文化相互碰撞,相互冲击。而村民在这种情形下,也就展现出各种矛盾,比如:婆媳之间的沟通问题,由于社会快速的发展导致了婆媳所成长的年代的巨大差异,传统的婆媳冲突更多的是传统女性地位低下,家长制的影响,而现在农村中存在的婆媳矛盾,更多的是意识文化上的差异。所以,外出务工人员回到家乡,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村文化的异质性,同时也增加了矛盾冲突的可能性和多样性。 因此,在张村呈现各种家庭问题的家庭很多,这村民带来了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困扰。一些村

4、民由于矛盾不严重,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而对于问题严重的家庭,这些成员是极其希望得到解决的。因此,我们社工在分析了问题之后,决定介入该村,并且通过社会工作三大方法中的小组工作的形式,对这一问题进行缓解和解决。我们所组织的阳光家庭小组,会先让组员认识到每个家庭问题产生的深层次的原因,然后引导他们自己试着去解决改善自己的问题,同时还会教导他们学习一些良好有效的沟通技巧,表达方式等促进家庭成员的顺利沟通,另外,我们还会传播一些科学的性别观念、生育观念等科学的思想,从思想上帮助组员认识自身的问题。此外,工作员又可以通过小组的活动,观察到每个家庭成员不经常表现的一面,促进成员之间的互相了解,还可以

5、接见双方的经验和方法,促进问题解决。同时,也通过和与自己相同问题的成员交流,互相支持、互相安慰,提升组员解决问题的决心与勇气。二、 理论框架 我们阳光家庭小组的对象是以家庭为单位的成员,他们包括婆婆,公公,年轻夫妻以及孩子等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而他们各自的家庭所面临的问题更多是情感沟通交流上的问题。因此,我们所运用的小组共组理论包括如下一些各方面:1、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等级: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高层次的需要以低层次需要的满足为前提,交往能满足各种较高层次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渐

6、提高,农民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等基本的需求满足之后,村民对于归属和爱的需求以及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等较高层次的需求的要求就更为迫切。而在农村,由于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存在不一致的情况,因此,农民对较高层次需求就更为强烈,这也正是我们小组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我们希望在该理论的指导下,从多个方面、多角度的帮助组员获得较高层次需求的满足。2、 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人的行为、思想、情感反应方式和行为受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影响,行为和环境具有交互作用,它强调观察与模仿、认知对学习的作用,并认为行为可以通过赞赏与惩罚得到强化。在小组中,组员交流过程也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

7、过程,组员与工作者通过自己的语言与行为,为别人树立一个观察模仿的榜样,同时,组员也通过对别人的观察与模仿,是自己发生一些改变。作为工作者,要注意利用好组员之间的交流和分享,并要对组员及时作出回应,起到强化或替代强化的作用,对组员进行引导,在每个家庭中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3、 库利的“镜中我”理论此理论认为人们通过想象别人对我们的行为和外貌的感觉来理解我们自己,因为这里的自我反映了别人的意见,所以叫做“镜中自我”。小组是一个通过互动而存在和发展的有机体,小组中每个成员的表现和变化都会影响到小组,小组整体也会影响到小组中的个人。在小组工作进程中,小组工作者要对小组成员提供及时、真实的反馈,以帮助组

8、员感知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与反映。4、 小组动力理论小组工作是借助小组场工作的一种形式,小组一旦产生就会形成一个物理学所讲的场,当组员进入小组就进入了一个有自身和不同力量和变量组成的心理场中,个人行为会受到这些力量和变量组成的心理场的影响。民主型是小组工作的主要领导形态。小组工作时将有需要的对象组织起来,通过对小组的互动,借助小组的智慧和力量,增进成员自我洞察和自我接纳,从而恢复和增强其社会功能,表达其真实需求。三、目标和目的目标:改善组员家庭的沟通模式,提升夫妻关系、婆媳关系以及农村妇女自主决定的能力,使组员对农村妇女应有的地位和权利给予相应的重视,传播科学的生育观念。目的:1、 让组员能够顺利

9、的和家人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包容,提升组员所在家庭的夫妻关系,婆媳关系,让爱在家里流动的更畅通。2、 使组员意识到农村妇女为家里所做的贡献与付出,促使组员对农村妇女地位与权利给予的正确认识与评价,从而提高农村妇女自主决定的能力。3、 倡导优生优育的生育观,让组员树立科学进步的生育观念,摒弃落后的生育思想,从而减轻由于再生育方面由于“代沟”而造成的矛盾。四、 服务对象1、 资格:由本村村民组成的家庭2、 特点:希望家庭的沟通更顺利,家庭成员关系更密切,以及在生育问题上存在暂时无法统一意见的家庭。五、 小组特征1、 性质:妇女意识提升小组2、 节数:6节3、 日期:2011年11月1日至11月21

10、日4、 时间:每周周二与周六晚上7点至9点5、 地点:村委会小组工作室6、 人数:四个家庭的所有人员7、 频率:每周两次六、 招募方法1、 首先可以从案主家庭开始招募,接着对比较熟悉的家庭宣传,深入农民,促进村民自身相互宣传。2、 向村委会了解情况之后,走访存在类似问题的家庭,并对该家庭讲解小组工作的相关情况(目的、性质等),邀请这样的家庭加入。3、 于村委会小组工作室及询问处放置宣传单,并邀请招募对象参加。4、 若人数不足,会亲自致电招募对象宣传,并邀请参加。七、活动计划第一节活动:我们是一家人目的:让组员及工作人员互相认识;深化组员对小组的认识;激发组员热情,更加主动地参与活动。时间:20

11、11年11月2日晚上7点至9点活动内容个别活动时间地点目标内容所需物资1)5分钟村委会社会工作室让组员与工作员认识1)工作员自我介绍(包含姓名以及组中的角色)2)10分钟让组员之间有初步的认识2)组员自我介绍(包括姓名或称呼以及对小组的期望)3)15分钟深化组员之间的认识3)游戏抛绣球。玩法:工作员首先将绣球随意的抛给一个组员,该组员首先介绍一下工作员,接着介绍自己(包括姓名,爱好)然后抛给下一位组员,组员首先介绍传给他绣球的组员,绕后介绍自己,依次循环,知道每位组员介绍完自己。一个毛绒玩具4)20分钟成员互相了解参与动机和疑问。让组员更清楚小组的目的及内容,并澄清他们对小组的期望。并在工作者

12、带领与激发下共同讨论以及达成小组共识。4) 工作者组织每位组员用下面两个句子造句:“我加入小组的原因是”和“我对于小组的希望是”工作者也藉此说明成员需求与小组目标间存在的一致性和差异性,说明小组的功能和目标,以澄清成员对小组的期望。5)20分钟使组员感受小组集体的凝聚力,加强组员对于小组的归属感和安全感,使组员体验团队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5)游戏踩纸板。玩法:要求组员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要求全部站到纸板上(组员身体除了脚的其他部位均不能接触地板)一张纸版6)10分钟与组员一起订立小组规范,使他们对小组更有归属感以及承担责任6)与组员一起订立小组规范,澄清小组内应有的秩序。并告知组员,下一节均设有

13、最佳家庭,并会与他们一同订立遴选规则。7)20分钟加深家庭内部成员的协作与交流沟通7)游戏你懂我的心么。玩法:每个家庭抽取一个卡片,卡片上写着一种家庭日用品,有一个人猜,其他人负责表演。期间不能有语言交流,游戏进行两轮4张卡片8)5分钟总体回顾,深化主题,8)有工作者带领组员回顾这次活动的过程,并对小组的主题进行深化。9)15分钟然组员表达对这次聚会的感受让工作员明白他们能对小组的看法和意见,使工作员能从中改善。也使组员了解到别人的感受。9)邀请组员简单地说出对这次聚会的感受及意见。第二节 活动:温馨家庭,幸福你我目的:提升每个家庭的亲子关系,婆媳关系,促进家庭成员交流与沟通。时间:2011年

14、11月6日晚上7点至9点活动内容个别活动时间地点目标内容所需物资1)5分钟村委会社会工作室1)融洽小组气氛,消除成员的紧张情绪1)工作者鼓励组员为大家表演节目(唱歌、唱戏、猜谜语、讲笑话等)2)5分钟2)按上节活动安排,制定遴选最佳家庭的规则2)工作者与组员一起商讨规则3) 20分钟3)通过游戏,使家庭体会合作与竞争的意义,增进家庭的集体意识3)游戏夹住气球赛跑。玩法:每个家庭选两个人背对背夹住一个气球按口令赛跑,未犯规且用时最少者获胜。一个气球,一个秒表4)20分钟4)通过游戏,增进家庭内感情的交流与融合。4)游戏懂你。玩法:家庭内部成员在纸上按要求写下自己与家人的相关信息,答案一致项累计最

15、多者获胜。(我的生日,我最爱吃的,最不爱吃的,喜欢看什么样的电视节目,我的理想,我最想去的地方)多份纸张和笔5)30分钟5)通过游戏,增进组员的同理心,使家庭成员能够相互理解、相互包容5)游戏角色扮演。玩法:组员按照工作员的介绍扮演不同的角色,出演相关剧情。桌子,凳子,水杯等道具6)20分钟6)通过游戏,使组员认清自己的价值选择和偏差,并促使彼此互相了解,互相尊重。6)游戏价值拍卖。玩法:用小卡片列举一些日常生活中比较重要的东西,模拟拍卖会,组织组员进行竞价购买,有竞价最高者获得。结束之后组织组员进行讨论,分享组员间价值选择的偏好,选择的原因和感受。拍卖物品:家庭幸福、家人健康、荣华富贵,多子多孙,才华横溢多张卡片7)10分钟7)评选最佳家庭,增进家庭团结与集体荣誉感7)根据活动制定的规则,选出最佳家庭。8)10分钟8)让组员表达对这次聚会的感受,令工作员明白他们对小组的看法和意见,是工作员能从中改善同时,使组员能够了解到他人的感受。8)邀请组员讲出对这次聚会的感受以及意见。第三节 活动:女人顶起半边天目的:帮助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