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四中学2022-2023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1335285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92.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四中学2022-2023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四中学2022-2023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四中学2022-2023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四中学2022-2023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四中学2022-2023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四中学2022-2023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四中学2022-2023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下列除去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或所用试剂正确的是()ACaCO3(CaO)高温煅烧BCu(Fe)放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过滤CN2(O2)通过灼热的铜网DC(CuO)在氧气流中加强热2如图是小凡的OK手势,竖直手指上标识的

2、物质燃烧可生成水(如图中的CH4、H2),则物质X是ACOBC2H5OHCH2CO3DC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能再分B日常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C铝制品能抗腐蚀的原因是铝与空气不反应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气体都是空气污染物4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铁器生锈B 冰雪融化C 灯泡发光D 菠萝榨汁5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A氧气B氢气C氮气D二氧化碳6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干冰B酱油C食用醋D矿泉水7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B千里冰封,万里雪飘C春蚕到死

3、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8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前丙的质量分数为5%B甲一定是化合物C丁一定是催化剂D该反应为分解反应9富马酸亚铁(C4H2FeO4)可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下列关于富马酸亚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四种元素组成B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C其中铁元素为+3价DC、H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110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工业上可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氧气B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之一C空气中氧气质量占空气质量的21%D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N2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在丰富多

4、彩的物质世界里,碳及其化合物占有重要地位。(1)金刚石和石墨均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两者物理性质差异较大,其原因是构成它们的碳原子_不同。(2)活性炭有较强的吸附能力,是因为活性炭具有_的结构。(3)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图书档案时,规定使用碳素墨水,其原因是_。(4)某有机化合物R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2R+5O24CO2+2H2O,则R的化学式为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填空:(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_(2)实验室可用上图中的装置来制备和收集一些常见的气体,请用化学方程式和上图中字母序号填写下表空白制取的气体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发生装置

5、收集装置O2_A_CO2_DH2Zn+H2SO4=ZnSO4+H2B或C_(3)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氮是一种无色有毒气体,难溶于水,密度略大于空气实验室中制取一氧化氮可采用的_收集装置(填宇母序号)(4)某同学取一定浓度的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新制澄清石灰水中,始终未见浑浊,可能的原因是:_(写出一条即可)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一)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_。(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如需随时控制反应速率并节约药品,发生装置最好选用,(填字母)_,反应的方程式为_。(3)如用F装置收集氧气,合适的收集时

6、刻是_。(4)氨气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在实验室通常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方法来制取氨气。请组合一套制取氨气的装置_。(二)探究酸和碱能否发生反应甲同学向盛有少量KOH溶液的试管中滴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继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溶液由_色变成无色。甲同学得出结论:酸和碱能发生反应。探究酸和碱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乙同学对探究中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液展开探究。(提出问题)试管中无色溶液的溶质除了酚酞还有什么?(提出猜想)猜想:K2SO4猜想二:K2SO4和_。(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及方程式实验结论方案1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碳酸钠溶液,然后加入过量的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液相

7、应化学方程式为:_猜想二成立方案2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滴在pH试纸上pH_7方案3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液,然后慢慢滴加NaOH溶液,并不断振荡试管开始无明显现象,过一会发现_(发散思维)为了验证猜想二成立,你认为还可以选择的物质是_(填字母序号)。A Ba(NO3)2 B锌粒 C Cu D盐酸14为测定某黄铜(假设合金中仅含铜、锌)中铜的质量分数,兴趣小组同学称取20g黄铜粉未于烧杯中,将8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充分反应后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20202020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g)39.959.879.799.7生成气体的

8、质量(g)0.1X0.30.3 (1)上述表格中X的值为_g。(2)该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为_?(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3)根据表中的数据,画出产生氢气的质量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的变化关系;_(4)同学们观察到反应一段时间后产生气体的速率减慢,原因可能是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在进行某探究实验时,小芳将98克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在酒精灯下充分加热后,然后将其在室温下冷却,称量得到剩余的粉末的质量为69.2克。(1)生成氧气_克;(2)氯酸钾中各元素的质量比,K:Cl:O_;(3)请问98克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中氯酸钾多少克?16如图所示为市面上销售某补

9、钙制剂的说明书: 请计算(1)此钙片中含葡萄糖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2)若按说明书上用量补钙,每天补充钙的质量为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C【详解】A、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不但没有除去杂质,反而除去了原物质,不符合题意;B、放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中,铁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不但除去了杂质,也除去了原物质,不符合题意;C、通过灼热的铜网,铜与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氮气与铜不反应,可除去杂质,符合题意;D、在氧气流中加强热,碳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反而除去了原物质,不符合题意。故选C。2、B【详解】A

10、、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没有水生成,故选项错误;B、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可燃烧生成水,故选项正确;C、碳酸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可生成水,但不是燃烧可生成水,故选项错误;D、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没有水生成,故选项错误。故选B。3、C【详解】A. 化学变化过程就是旧的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所以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能再分,选项正确;B. 硬水是含可溶钙镁化合物较多的水,煮沸可以将硬水中的钙镁化合物转化成沉淀而降低水的硬度,选项正确;C. 铝制品能抗腐蚀的原因是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常温下能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阻止铝的进一步锈蚀,选项错误;

11、D.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气体都是空气污染物,选项正确。故选C。4、A【解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差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A、钢铁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正确;B、冰变成水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C、电灯发光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D、菠萝榨汁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故选A5、B【详解】氢气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故选B。【点睛】一切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和空气混合遇明火,都有可能发生爆炸。6、A【详解】A、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的俗

12、称,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B、酱油的主要成分是水,但里面添加了很多其他的物质如食盐等,属于混合物;C、食用醋是醋酸溶解在水里形成的溶液,里面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D、矿泉水中因含有多种矿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A。7、B【解析】A、化作春泥更护花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B、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过程中有新物二氧化碳等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其中野火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隐含了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

13、】化学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是否生成新物质是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8、C【分析】由图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分数减少了70%-10%g=60%,故甲是反应物;同理可以确定乙是生成物,乙的质量分数增加了65%-15%g=50%;丁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丙的质量应为1-10%-10%-65%=15%,质量分数增加,应为生成物。【详解】A、反应前丙的质量分数为1-70%-15%-10%=5%,故选项说法正确;B、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生成物是乙和丙,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甲一定是化合物,故选项说法

14、正确;C、丁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D、反应的反应物为甲,生成物是乙和丙,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睛】反应后质量分数增加的属于生成物,反应后质量分数减少的属于反应物,反应后质量分数不变可能属于催化剂。9、C【分析】根据富马酸亚铁的化学式(C4H2FeO4),分析有关化学式的函义或计算,选择不正确的。【详解】A、C4H2FeO4由碳、氢、铁和氧四种元素组成,不符合题意;B、在C4H2Fe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中碳元素占48份,氢元素占2份,铁元素占56份,氧元素占64份,所以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不符合题意;C、根据物质名称可知,铁元素显+2价,符合题意;D、在C4H2FeO4中C、H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1,不符合题意。故选C。10、C【详解】A、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工业上可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氧气,故A正确;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