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临近大坝施工影响分析报告.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1328584 上传时间:2023-02-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13.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桩基临近大坝施工影响分析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桩基临近大坝施工影响分析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桩基临近大坝施工影响分析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桩基临近大坝施工影响分析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桩基临近大坝施工影响分析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桩基临近大坝施工影响分析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桩基临近大坝施工影响分析报告.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一、计算背景1二、地质条件1三、固结分析2四、模型建立2五、计算结果5六、结果分析9一、 计算背景通道是沪(崇)苏公路越江通道的北段,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上海至西安高速公路的一部分。本方案所研究地段位于江苏省与上海市的交界处。根据施工计划安排,本区域先建造大坝,历时两个月;一年以后施工 大桥桥墩桩基础。由于场地下卧有粘性土层,土体固结时间较长,可能在大桥施工完成后固结尚未完成,因此可能对桩基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次预测即对该影响进行一定的模拟,对由于固结而对桥墩产生的影响进行估计,根据该模拟可进行针对性的结构设计方案。二、 地质条件根据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本工程场地内土体物理力学特性如下

2、表所示:层序土层名称土层厚度(m)压缩模量Es12(MPa)直剪(固快)渗透系数(20)内聚力(kPa)内摩擦角()KVCm/sKHCm/s3-1灰褐色淤泥7.001.6068.56.05E-067.09E-063-2灰褐色粘质粉土夹粘性土3.505.541123.52.21E-032.26E-033-1灰色砂质粉土5.509.87730.01.24E-031.43E-031灰色粉质粘土夹粉土19.503.801617.02.72E-063.31E-063灰色粉质粘土8.505.371825.01.36E-031.47E-031灰色砂质粉土16.8010.99831.53.53E-033.84

3、E-03t灰色粉质粘土6.005.952223.02灰色粉砂4.2014.76236.5灰褐色粉质粘土4.404.472124.5灰色含砾粉细砂未钻穿17.18036.5上表中只提供了1层土以上土体的渗透系数,而桩底位于1层土体,因此1层以下土体的固结程度对模拟过程影响较小,故本报告中对该部分土体的渗透系数的选用,参考了类似土层以及相关经验数据。三、 固结分析1、 固结变形机理天然土体一般是由矿物颗粒构成骨架体,再由孔隙水和气填充骨架体孔隙而组成的三相体系。土体颗粒压缩性很小,一般认为其不可压缩。因此土体的变形是孔隙水的流失及气体体积减小、颗粒重新排列、粒间距离缩短、骨架体发生错动的结果。对于

4、饱和的两相土,孔隙水压缩量很小,孔隙水体积的变化主要因为孔隙水的渗出。对于非饱和的三相土,除孔隙水渗出外,土体固结变形还与饱和度变化有很大关系。孔隙气的渗出、压缩及溶解度的改变等,都会引起饱和度的改变。由于孔隙体积变化和颗粒重新排列需要有一个时间过程,因此土体固结变形与时间有关。土体所受荷载作用瞬时,主要由孔隙水承担,随后由于孔隙水体积逐渐渗出,孔隙压力逐渐消散,有效应力逐渐增加。在有效应力作用下,骨架体产生的变形分为瞬时变形和蠕动变形,其中后者由于颗粒重新排列和骨架体错动的时间效应而与时间有关。2、 固结计算常见的固结计算理论为泰沙基固结理论和比奥固结理论等。前者只有在一维情况下是精确的,对

5、于二维、三维问题并不精确,而后者从较严格的固结机理出发,推导了准确反映孔隙水压力消散于土骨架变形相互关系的固结方程。针对本工程来说,大坝对于整个场地来说相当于条形荷载,不满足泰沙基理论的基本假定,因此选用较为准确的比奥固结理论进行研究。四、 模型建立大坝由抛石备料、充砂管袋、吹填土等组成,其平面宽度约90.1米,高度为滩地以上6.7米。大桥桥墩间距50米,桥墩由双承台构成,承台桩桩长50米。两者走向之间接近垂直,其平面图如下所示:图1 大坝与大桥关系图因此模拟方案按照平面应变问题考虑,根据大坝尺寸和桥墩的布置,模型尺寸选为200米90米。图2 网格划分图计算假定:1) 土体材料采用Mohr-C

6、oulomb模型;2) 大坝施工以前,场地内土体均为正常固结土体;计算内容:根据施工计划,固结计算从大坝开始施工算起,到大坝施工完毕作为一个施工步;大坝建造完成后有一年的固结时间,该段时间为土体自身固结过程;然后施工桩基;由于固结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本次模拟计算的最终状态定为超孔隙水压力0.1KPa,即认为超孔隙水压力消散基本完成。模拟工况为:建造大坝(2个月)固结(1年)施工桩基超孔隙水压力0.1Kpa。由于软件按照平面问题进行分析,因此模型中如果要考虑桩基的作用,则桩基所在的断面将是完全不透水层,减慢超孔隙水压力的扩散,而实际上桩基以及承台等均为局部的不透水结构,因此将产生较大的误差,其

7、计算桩身受力将远大于实际受力,造成成本的增加。本模拟分析中将不考虑桩基在固结过程的作用,对整个下卧土体的固结过程进行模拟,通过分析模拟结果,判断桩基施工后残余固结对桩身产生的影响。另外,程序选择了土体中典型的区域进行计算过程的跟踪,观察其计算结果的变化。观察点的分布如下图所示:图3 观察点布置图五、 计算结果1、 大坝施工完毕时超孔隙水压力分布情况图4 超孔隙水压力分布图(最大值:22.63Kpa) 2、 一年以后超孔隙水压力分布情况图5 超孔隙水压力分布图(最大值:0.584Kpa)3、 超孔隙水压力0.1KPa时分布情况(689天)图6 超孔隙水压力分布图(最大值:0.046Kpa)4、

8、各观察点超孔隙水压力变化图图7 超孔隙水压力变化图5、 各观察点水平位移变化图图8 观察点水平位移变化图6、 各观察点竖向位移变化图图9 观察点竖向位移变化图结果汇总:各阶段超孔隙水压力(Mpa)点 时间大坝施工完成一年后Excess PPmax0.1KpaA21.0090.5750.042B7.8840.1280.006C9.4070.2260.011D9.4140.2270.011E0.2270.0030.0002F0.190.00270.00015各阶段土体竖向位移(mm)点 时间大坝施工完成一年后Excess PPmax0.1KpaA240253253B648737738C439472

9、473D377405406E102102102F626262各阶段土体水平位移(mm)点 时间大坝施工完成一年后Excess PPmax0.1KpaA969292B229225225C135130130D125121121E424141F212121六、 结果分析1、超孔隙水压力:大坝建造过程中地面产生超载,因此产生超孔隙水压力,直到大坝建造完成。土体中超孔隙水压力的扩散,跟土体的渗透系数密切相关,渗透系数大的土体,其孔隙水容易流动,因此超孔隙水压力消散较快;而渗透系数较小的土体,孔隙水压力则消散较慢。超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旦超孔隙水压力消散至0,主固结即基本完成。根据前文的工

10、程地质条件,可见场地内5-1层灰色粉质粘土夹粉土渗透系数较小,约10-6cm/s数量级,不利于超孔隙水压力的消散,土体固结过程较为缓慢,因此对桩基影响较大。从计算结果也可以看出,超孔隙水压力主要存在于该层土体中。2、土体位移:由于建造大坝产生超载,破坏了原有的应力场,因此原场地下卧土体产生沉降以及水平向的变形。从图8和图9中可以看出,大坝建造完成一年后(425天),各层土体的变形均已基本完成(假设超孔隙水压力小于0.1Kpa时固结完成)。通过上述结果以及分析,可以看出大坝施工完成一年后,直到超孔隙水压力小于0.1Kpa,超孔隙水压力消散基本完成(由0.584Kpa降至0.046Kpa),各个观察点的水平位移均小于1mm(桩身位移应小于土体位移),竖向位移最大值也仅为1mm,由于后期桥梁荷载的作用,桩基本身也有一定的沉降,因此该竖向位移值对桩基的影响非常小。因此可以认为土体固结一年后建造桩基,土体剩余固结量对于桩基产生的影响很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