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1328464 上传时间:2023-12-21 格式:DOC 页数:81 大小:400.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8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 学 进 度月 日周 次教 学 内 容 及 课 时3.13.211、长江之歌3.53.922、三亚落日练习13.123.1635、卢沟桥烽火7、聂将军3.193.234习作29、词两首3.263.30510、螳螂捕蝉练习34.24.6612、夜晚的实验14、学会合作4.94.137习作415、天游峰的扫路人4.164.20816、最大的麦穗练习54.234.27918、广玉兰20、古诗两首4.305.410习作621、莫泊桑拜师5.75.111122、理想的风筝24、明天,我们毕业5.145.1812习作7我的成长册(语文综合性学习)5.215.2513复习迎考5.286.114复习迎考6.

2、46.815复习迎考6.116.1516复习迎考教 学 计 划一、 教学大纲对本年级本学科的基本要求:1 学习习惯。(1) 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朗读方法,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2) 培养写日记的习惯;能够做到爱护图书,并养成习惯。(3) 培养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学会搜集材料并养成习惯。 (4) 培养学生不懂就问的习惯,通过多种渠道学习语文。2 汉语拼音。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3 继续练习钢笔字、毛笔字。4 口语交际。(1) 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2) 能当众说话,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有礼貌。

3、(3) 讨论问题能主动发言,说清楚自己的意思,养成先想后说的习惯。5 阅读。(1) 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2) 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3) 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像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4) 继续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初步养成预习的习惯。6 习作。(1) 学习有顺序、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文从字顺的短文。(2) 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3) 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省略号,认识破折号。从内容

4、、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二、对教材体系和内容的简要分析:本册课文主要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一)、 “阅读”、“习作”和“练习”组成。全册课文安排了7个单元。共25篇,习作7篇,练习7个。1 关于阅读。本册教材大体上按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应用文等组织单元,根据课文特点相机安排语言文字的基础训练。本册教材所编选的课文内容风富,体裁多样。既有反映历史人物的,又有颂扬现代英雄人物的;既有描写著名自然景观的,又有蕴含人生哲理的。本册课文安排生字时继续采用了“识写分流”的办法。全册共安排生字222个,其中要求写得为147个,其余的22个生字只要求认识。三、对本班学生学习情况的基本分析:本

5、班共有学生47人,其中男生26人,女生20人。学习态度端正,学习习惯良好、学习成绩稳定、优异的,还属女生居多。但男孩子相对而言,脑子比较灵活,接受知识、掌握知识比较迅速,课上思维活跃,发言积极且质量较高。但也有个别男孩子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态度也不够端正,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教育。学习习惯很好,学习成绩稳定、优异的学生有:宁天畅、倪梦雪、陈雪、孙梦、高婷婷、徐俊锋、何明星、赵雅文、郭招娣等,共计10人。学习习惯不错,但学习成绩不够稳定的学生有:李杨、李森、王诗睿、姜涛、王顶尚、王纯、王厚栋、姜衍坤、陈雪、阎雪等。共计10人。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学习习惯不好,而且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有:肖芳芳、杨杨、孔芮、

6、孟晓清、刘欣雨、张伟龙、袁苑、俞亚楠、朱桂君、王力群、汤宇等,共计11人。这些学生还有待于老师和家长的进一步加强管理。四、改进教法提高质量的设想:针对本班孩子的整体情况,特提出一些改进教法提高质量的设想:1要坚持不懈的抓好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方面,我要认真抓好本册所安排的关于读书做笔记和不懂就问的习惯培养;另一方面,对本套教材以往所提的各项学习习惯也要常抓不懈,始终抓紧、抓实,务求达到预定的目标。2要坚定不移的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我在教学中坚持“以读为主,以讲助读,以各种教辅手段促读”,指导学生原原本本地把书读好;注重感受、领悟、积累、运用,让他们能“读得进,记得住,用得出

7、”,从而达到提高语文水平的目的。在平时,多开展读书、摘抄活动,增强他们的竞争意识,从而促进他们多读书,读好书。3要明确本册课本的编写意图,注重读写结合,循序渐进的进行作文教学。 既要按照每次习作课的要求,切实指导学生领会有关习作知识与要领,又要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积累、运用范文的语言,学习范文的写作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借鉴的艺术规律;既要充分发挥课文在写人、叙事、描景、状物等方面的示范作用,又要密切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言语交际的实际进行表达训练,从而使学生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平时,多鼓励学生,采用形式多样的活动来激励他们竞争,例如采用选取范文加星制和展览式等。4写字方面:加强对学生写字方

8、面的指导,培养学生临摹字帖的好习惯,指导他们用钢笔写字,写的正确、端正、整洁、美观、入体。多开展一些竞赛性的活动,如写字比赛、书法之星评比活动。1、长江之歌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过程:一、导人新课,激发兴趣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赞美长江的诗歌。(板书:长江之歌)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2放录音。长江之歌歌词豪放,歌声雄浑,我们一起来欣赏。二、初读指导1自学生字词。(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

9、思。丰采依恋荡涤尘埃磅礴灌溉2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词语。乳汁哺育挽起荡涤尘埃 灌溉奔去各奔东西(2)指名逐词读,纠正字音。(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丰采:美好的仪表举止。依恋:留恋,舍不得离开。荡涤:洗涤。尘埃:尘土。磅礴:气势盛大。灌溉:把水输送到田里。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4分节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5四人小组自由读课文,讨论:哪些地方读懂了?交流。三、指导写字:灌、溉:左窄右宽,因笔画较多,写时要紧凑些。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理解

10、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教学过程:一、精读训练1.通过朗读课文,我们感受到了长江那宏伟、壮观的气势,作者说2出示: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3自由读,说说读了这句诗想了解什么。4交流:(1)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2)“情怀”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5精读第1节:(1)自由读,小组讨论: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出示: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指导朗读:这两个分句我们该怎样读?(3)默读第1节,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4)交流。 出示: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

11、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哺育各族儿女”:只有母亲才会哺育儿女,在这里把长江比作了母亲,而且长江哺育的是各族儿女,可见这位母亲的胸怀是多么的宽阔。“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里又把长江拟人化了,长江很长,它就像母亲伸长那健美的臂膀,从西至东,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拉在手里,让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指导朗读:这一句我们要读得很深情。(5)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要读出“赞美”、“依恋”的感情。(6)齐读第1节,指导背诵第1节。6精读第2节。(1)听录音,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它有母亲的情怀?(2)交流: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远古”是指很遥远的古

12、代,长江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时间跨度很大,长江永远不会停息,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指导朗读第一句:体会长江的宏伟气势和永葆青春的活力。 (“灌溉花的国土”:祖国的领土那么大,长江能将它们一一灌溉,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推动新的时代”:长江能推动时代的发展,力量是无穷的)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具有母亲的情怀? (“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母爱是纯洁的、神圣的,长江像母亲一样滋润着祖国的每寸土地。“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母亲的力量是巨大的,长江就像母亲一样,对新时代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3)师引读。所以,“我们赞美长江”(4)指导朗读第2节,指导背诵第2节。四、练习朗

13、读、背诵全诗1同学们,作者从空间上和时间上歌颂了长江,学完了这首诗,你们有什么感想呢?2是啊,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去赞美长江,表达出我们对这位伟大母亲的依恋之情。3练习朗读、背诵。板书设计: 1、长江之歌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文献摘录:长江之歌: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主题歌。王世光作曲,胡宏伟作词。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11个省、市、自治区,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沿途汇人许许多多支流,形成一个庞大的水系。全流域的面积超过180万平方公里。湖北宜昌以上为上游,宜昌和江西湖口之间为中游,湖口以下为下游。长江,无论就长度、流域面积或水量来说,都可称得上我国第一大河,也是世界著名的大河。教学反思:_ 2、三亚落日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初读感知,初步理解课文内内容。3、自主阅读,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初步理解课文内内容,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教学过程:一、激趣导题 今天,我们学习一一篇写景的课文,板书:2、三亚落日。出示中国地图,介绍三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