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南省林州市第七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1325878 上传时间:2024-02-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60.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2023学年河南省林州市第七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2-2023学年河南省林州市第七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2-2023学年河南省林州市第七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2-2023学年河南省林州市第七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2-2023学年河南省林州市第七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河南省林州市第七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河南省林州市第七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列不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汽油挥发B蜡烛受热熔化C钢铁生锈D玻璃破碎2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离子带电荷,因此带电荷的一定是离子B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就是氧化物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且不

2、供给呼吸,故可用做粮食瓜果的保护气D化合物中含不同种元素,含不同种元素的物质都是化合物3对于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不正确的是A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B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C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2个水分子D氢气加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等于水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用食醋除去水瓶胆中的水垢B不锈钢比纯铁硬,抗腐蚀性比纯铁好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D取A、B两种物质各10g混合,充分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一定为20g5下列有关金刚石、石墨、C60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C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B金刚石是天然存在最硬

3、的物质C金刚石、石墨、C60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D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6某工地发生多人食物中毒,经化验为误食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所致。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A4B3C2D57下列关于微观示意图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可能是氧化物B图乙是不同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C图丙可以代表金刚石D如果图丁代表氧气,可见氧气是由氧原子构成8生物体中含有多种氨基酸下列有关甘氨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甘氨酸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甘氨酸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为24:5C甘氨酸是由碳、氢、氧、氮四种原子构成的D一个甘氨酸分子中含有10个原子9学习化学要构建基

4、本观念,对以下基本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分类观:干冰和可燃冰都属于氧化物B元素观:氧气和臭氧(O3)都由氧元素组成C变化观: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D结构观:氖原子和氩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也相似10把一定质量的 X、Y、Z、M 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XYZM反应前的质量6.63.44.23反应后的质量5.4待测7.43AX、Z为反应物BM一定是催化剂C待测值为2g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11电解水实验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试管1中得到H2C该实验说明水由H2和O2组成D生成氢气和氧

5、气的质量比为1:1612材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A塑料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B玻璃是一种复合材料C玻璃钢属于金属材料D棉花属于合成纤维13甲是60C的蔗糖溶液,按如图所示进行操作。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溶液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B溶液甲和丙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相等C溶液乙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溶液甲大D溶液丙和溶液丁一定 是饱和溶液14我国下列古代发明或技术中,主要原理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雕刻石像B水车灌概C活字印刷D火法炼丹15海水是重要的资源,每千克海水中约含有钠10.62g、镁1.28g、钙0.40g等。这里的“钠、镁、钙”指的是()A原子B分子C元素D单质二、填空

6、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有关问题(已知浓硫酸具有吸水性)。(1)仪器X的名称是_。(2)收集氧气不能选择装置_(填“D”、“E”或“F”)。如果用A装置制取氧气,选择的药品是_(填序号)。硫酸铜溶液、双氧水 二氧化锰、氯酸钾 高锰酸钾(3)若用A装置制取CO2,可以用_来代替块状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如果要制取和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其装置接口从左至右的连接顺是(用接口字母表示)_。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的方法是_。(填序号)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人体摄入锌不足会引起多种疾病,缺锌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来补锌。已

7、知葡萄糖酸锌的化学式为C12H22O14Zn,请回答:(1)葡萄糖酸锌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2)葡萄糖酸锌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3)136.5g 葡萄糖酸锌中含有_g锌元素。18(8分)过氧化氢溶液长期保存会自然分解,使得溶质质量分数(浓度)减小。小军从家中拿来一瓶久置的医用过氧化氢溶液,和同学们一起测定溶质质量分数。他们取出该溶液51g,加入适量二氧化锰,生成氧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2H2O22H2O+O2(1)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2)计算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

8、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所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填写字母序号,下同) ,选择该装置的依据_。(2)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为_,原因是_;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3)欲测定某锌一铜合 金中铜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取合金样品10g放人烧杯中,将60g稀硫酸分三次加入,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气体质量如下:实验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加入稀硫酸质量/g202020生成气体质量/g0.08m0.04请回答下列问题并计算:第二次实验时生成气体质量m =_g;计算该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C【详解】A、汽油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

9、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蜡烛受热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钢铁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D、玻璃破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C【详解】A、带电荷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也可能是质子、电子等,故错误;B、氧化物的特征是含有氧元素,且只有两种元素的化合物,故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故错误;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且不供给呼吸,故可用做粮食瓜果的保

10、护气,故正确;D、化合物中含不同种元素,含不同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都是化合物,也可能是混合物,故错误。故选:C。3、D【详解】A、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2个水分子;故选项正确,但不符题意;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故选:D。4、D【详解】A、水垢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镁和碳酸钙,醋酸能与氢氧化镁反应生成醋酸镁和水,碳酸钙能与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钙、二氧化碳和水,不符合题意;B、不锈钢是铁的合金,合金比组

11、成它的纯金属硬度大,抗腐蚀性好,不符合题意;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为原子,原子不能再分,不符合题意;D、取A、B两种物质各10g混合,充分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一定等于参加反应的A、B的质量,A、B不一定完全反应,故生成物的总质量不一定为20g,符合题意。故选D。5、A【详解】A、化合物中含有多种元素,而C60只含有碳一种元素,属于单质,错误;B、金刚石是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正确;C、金刚石、石墨、C60都含有碳元素,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正确;D、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碳单质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

12、结合性质差异进行。6、B【详解】亚硝酸钠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之和为0,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故选B。7、A【解析】A、图中只有一种物质,且该物质的每个分子由两个原子构成,如果有一种原子为氧原子,则可以表示氧化物,故A正确;B、图中是三种物质的混合物,不是化合物,故B错误;C、图中只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中的单质,但金刚石中碳原子是连成正八面体形状的,图中没有体现碳原子的连接方式,不能代表金刚石,故C错误;D、如果图丁代表氧气,可见每个氧气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构成的,故D错误。故选:A。【点睛】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

13、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8、D【解析】A高分子化合物又称高分子(聚合物),高分子是由分子量很大的长链分子所组成,高分子的分子量从几千到几十万甚至几百万。B由图可知,甘氨酸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为2:5;C甘氨酸的分子是由碳、氢、氧、氮四种原子构成的;甘氨酸是由甘氨酸分子构成;D由图可知一个甘氨酸分子中含有10个原子;选D9、A【详解】A、干冰属于氧化物,可燃冰是混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A错误,符合题意;B、氧气和臭氧都由氧元素组成的

14、单质,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由物质的性质可知,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氖原子和氩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为8,化学性质也相似,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10、D【详解】A、Z反应后质量增加,是生成物,不符合题意;B、M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未参加反应的杂质,不符合题意;C、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总质量=反应生成的物质的总质量,设待测值为x,则:5.4-6.6+x-3.4+7.4-4.2+3-3=0,解得x=1.4g,不符合题意; D、X,Y反应后质量减少,是反应物,Z反应后质量增加,是生成物,属于化合反应,符合题意。故选D。11、B【详解】A、电解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属于分解反应,A错误;B、根据“氧一氢二”,试管2中得到氧气,B正确;C、该实验说明水由氢氧元素组成,C错误;D、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8,D错误;故选:B。12、A【详解】A、玻璃是无机非金属材料,正确;B、玻璃是无机非金属材料,错误;C、玻璃钢属于复合材料,错误;D、棉花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