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三维目标的确立和落实.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1325321 上传时间:2023-09-0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理念下三维目标的确立和落实.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新课程理念下三维目标的确立和落实.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新课程理念下三维目标的确立和落实.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新课程理念下三维目标的确立和落实.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新课程理念下三维目标的确立和落实.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程理念下三维目标的确立和落实.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理念下三维目标的确立和落实.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程理念下三维目标的确立和落实 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有一个重要的变革,就是要把原来目标单一(知识与技能)的课堂转变为目标多维(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堂。可以说,新课程改革以来,“三维目标”频频出现在教育专家和教师口中。那么,什么是三维目标?为什么要确立三维目标?如何确立和落实三维目标?今天,我把我收集、整理的有关这些问题与大家交流。 一、三维目标的确立。 1、什么是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又是课堂教学的归宿。教与学,都是通过知识与能力来体现的。知识与能力是传统教学合理的内核,是我们应该从传统教学中继承的东西。 过程与方法。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

2、,又是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新课程倡导对学与教的过程的体验、方法的选择,是在知识与能力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的进一步开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新课程倡导对学与教的情感体验、态度形成、价值观的体现,是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深层次的开拓。 三者的关系: 知识与能力是教学目标的核心,它通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过程而最终实现;过程与方法是教学目标的组成部分和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它渗透在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实现中而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教学目标的组成部分和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它伴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而实

3、现。三维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只能作为一个整体来达成,不能分割。 2、三维目标的确立。 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后要达到的预期学习结果,是保证课堂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提高教学效率的必然要求。教学目标的确定,可以为执教者选择教材内容、手段方法和科学评价教学结果提供相关依据,也可以为学习者提供明确的学习方向。因此,课堂教学必须重视教学目标的确立。 但是在“新课标”执行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教师对课堂三维教学目标的理解和认识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在确立课堂教学目标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 (1)没有充分认识教学目标的重要性,认为教学目标是形式,可有可无。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很少考虑教学目标,往往直接设计教学过程,造

4、成教学没有方向,不知道要达到什么结果。市教科所罗柏生老师去年10月份来我们学校听课,在评课时就指出,老师教学要有目标意识,老师要很清楚自己这节课要干什么,要达到什么要求。 (2)教学目标的制定流于形式,无非是从教参到教案,照搬照抄。 (3)只重视知识、技能目标,这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因此,往往导致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只关注结果的正确与否,急于得出结论、让学生记忆结论,忽视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4)很多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已开始关注学生的素养和一般发展,但教学目标的制定过于笼统、过于空泛,以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把握和落实,自觉或不自觉地偏离教学目标,最终成为“一纸

5、空文”。 那么,应该如何确立三维目标呢? (1)辩证地认识三维目标的关系。三维目标是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仍然是新课程的重要目标,是教学的基石,同时,它又是载体,学生思考、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都是依附于知识的发生、发展,是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以形成和发展的。而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必须依托教学活动的过程来实现,没有过程就没有体验和感悟,也不可能形成技能。两大领域的目标,既各有内涵,又相辅相成。 (2)三维目标必须明确具体。 教学目标是对学科总体目标的诠释,所以,教师必须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制定教学目标,切忌泛泛而谈、好高骛远。教学目标应

6、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测性。例如,现在小学数学教育一条十分重要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但我们绝不能把它当成一张美丽的标签,贴在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里,因为它是一个一般性的总体目标,是由一系列具体行为目标构成的,在一节课内是无法达到的。因此,教学目标必须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测性。 把三维教学目标具体化,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教学对象也就是学生;二是学生的行为;三是确定行为的条件(是指对影响学习结果所规定的限制);四是程度(由行为的速度、准确性和质量三个方面确定)。这么讲比较抽象,举例来说说吧。 例一:西湖的“绿”三维教学目标拟订如下: 1、通过自学,学生 能 迅速无误 地 读出5

7、个生字。 条件 对象 程度行为 2、有感情朗读课文,学生 深入 体会作者对西湖的绿的喜爱。 条件 对象 程度 行为 3、理解课文内容,学生 准 确 了解“西湖的绿”的特点,深入 条件 对象 程度 行为 程度 体会作者对西湖的独特感受。 行为 上面的例子中,“条件”属于过程与方法方面的;“行为”既有知识、技能,也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 例二:面积单位的三维目标: 1、通过“比一比、量一量、估一估、剪一剪、站一站”等教学活动, 条件 让学生 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初步 建立常用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表象。 对象 行为 程度 行为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发展 初步的空间观念。 条

8、件 对象 行为 程度 3、让学生 充分 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 他们学习 对象 程度 行为 行为 对象 数学的热情和独立思考、乐于交流的习惯。 上述例子中,目标1既有知识方面的要求,也体现了达到要求的过程和方法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目标2既有技能方面的要求,也明确了培养技能的过程在活动中;目标3主要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 二、三维目标的落实。 许多教师发出这样的感慨:“奇怪,在谈理论的时候,总觉得三维目标是不可以分割开的。但是从课堂的效果看,又总觉得三维目标很难一起落实。不是这个体现不足,就是那个有所忽略。”这恰好表明了教师面对新课程改革、面对三维目标如何整合和落实的困惑。 新课

9、程标准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如何有机整合这三个维度,达到这样一个理想的教学状况:学生在兴趣盎然中,通过一定的过程和方法,掌握了知识技能。需要我们深入作一些研究。现在我们常说学生是活生生的人,课堂是生成的课堂。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评价,是师生对话、交流的方式之一。我认为,通过注重课堂评价的科学、明确、激励、导向、指导,是有效落实三维目标的手段之一。 (一)注重课堂评价的科学、明确,落实“知识与技能”目标。 1、注重科学。 科学是教学的生命线,教师教给学生的知识必须是正确的,对于学生的课堂评价更应该如此。 对小学生来说,有一些知识性的错误是在所难免的,课堂的回答不可

10、能每次都完全正确,教师不能简单以“错了,请坐。”“不对。谁再来?”这些语言来否定学生的回答。教师要在他们出现错误时,热心地提出一些建议性意见,引导学生去获取正确的知识,帮助他们取得成功。上海市特级教师贾志敏就是这方面的典范。有个学生给“姆”组词时说:“养母”的“母”。学生哗然。可贾老师微笑着示意学生安静下来:“你们别着急,他没说错,只是没说完。”接着又转向那位学生:“你说的对,是养母的母”学生在贾老师的点拨下顿悟了,连忙说:“是养母的母加上一个女字旁,就是保姆的姆了。”这样的课堂评价,让学生受到了尊重,也帮助学生区分了同音字,掌握了正确的知识。 2、注重明确。 现在的教育存在这么一种现象,为了

11、尊重学生,为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有些教师对于学生回答中的一些知识性错误、不良的价值倾向,盲目地给予表扬。这样的做法显然是不恰当的,明显地违背了“知识与技能”目标。我认为,教师的课堂评价要注重明确,就是对于学生的进步,要明确地提出表扬;对于学生的不足,要明确地指出应该努力的方向。 有个这样的例子:有个孩子,接受知识比较慢,口头表达能力也比其他同学差一些,但是他上课的积极性很高。上美丽的小路一课,自读以后,请小朋友分角色朗读时,他坚持要求读鸭先生的话。他读得很不流利,甚至有几个地方读错了。读完后,他知道自己读得不好,头垂得低低的。有很多同学已经举起了小手,要为他纠正错误。老师没有让其他同学发言,而

12、是走到他身边,摸着他的头,对全班同学说:“虽然他这次读得不是很好,但是和以前相比”“进步了!”同学们的大声表扬使他抬起了头,老师看着他,说:“只要多读课文,你一定能把课文读好的!”课后,他主动要求把课文读给老师听,读得很流利,而且只读错了一个字。对于这个学生的朗读评价,这个老师就做到了既明确地表扬进步的地方,又明确地为他指出努力的方向。不但保护了他的自尊心,而且,他课后也达到了“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个目标。 老师的评价只有不流于空洞,不失之泛滥,只有适时、适当、具体、切实,才能起到对学生引导和点拨的作用。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出色,大家听听孙老师是这样评价学生的:“

13、你能联系上下文寻找答案,这种方法值得大家学习。”“你的猜想很有道理,有时候合理的猜想也是一种学习方法。”“你特别注意倾听别的同学的发言,这既是一种学习态度,也是对发言同学的尊重。”这样的评价,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同时还蕴含着做人道理、学习方法的引导与点拨。 (二)注重课堂评价的激励、导向,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情感、态度在过去的教学中往往被忽视。实际上学生对学习的情感和态度对学习至关重要。不可设想,一个对学习情感冷漠、态度消极的学生可以取得好成绩。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课程的情感和态度常被排除在教学关注范围之外,既无针对性的培养,又无科学性的检测,更无实效性的成果。老师们也感

14、觉挺棘手:这情感、态度、价值观怎么教?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我想也是其他学科教学的重要内容,而不是一种外在的附加形式。当然,教学中的思想教育,应该符合教育的特点,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渗透于教学过程之中。”要在各科教学中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目标,就应该注重课堂评价的激励、导向,不能简单地以“你真棒!”“你说得真好!”这样的语句来评价。 1、注重激励。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郭华博士提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是有一个态度、情感倾向的,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而且有可能,有相当多的学生是带着消极的情感在学习。我们现在就是要把它变成积极的,让学生热爱学习,甚至有意识地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觉化。那么在课堂评价中,就应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激励,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有一位教师在执教假如一课导入时,出示了“寒风中的小树、渴望鸟妈妈的小鸟、坐在轮椅上的孩子”三幅图,让学生谈感受;然后又出示相应的句子让学生读一读。一个女孩在读“他坐在屋里,望着窗外的小树和飞燕,默默流泪。”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