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单元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1320838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一单元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十一单元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十一单元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十一单元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十一单元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一单元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一单元教学设计.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集凤镇中九年级下册化学教学设计课题(教学内容)第十一单元 第一节 化学与能源开发课时一课时编写人孔令长修订人使用时间教材分析本单元选择了与化学联系密切的材料、能源、化肥及农药、环境等内容,每一部分都选取了一种或几种典型物质或事例,说明化学在其中的作用,使学生能从化学的视角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方面的有关问题。学情分析通过本单元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如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变化;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通过化学反应人们可以获得或消除物质,可以储存或释放能量;绿色化学的观念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应对能源危机我们应采取开发新能源、降低能耗的措施。2、理解氢能源的主要优点,以

2、及目前面临的推广障碍。过程与方法常见电池大多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会做锌铜原电池的小实验(不要求作出解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随意丢弃废弃电池对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增强环保意识。教学重点理解氢能源的主要优点,以及目前面临的推广障碍。教学难点电池中能的转化。教学方法阅读讨论法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师 生 活 动备注教学过程【阅读思考】1、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能源。目前人类使用最广泛的能源是: 、 、 等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而化石燃料一方面正面临着日日枯竭的危机,二是给人们带来了环境污染,引起了“温室效应。”开发和利用清洁而高效的能源是二十一世纪人类面临的重要课题。2、目前人类已经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

3、包括: 、 、 、 、 、 等3、解决能源危机的方法有哪些? 4、造成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5、化石燃料是最理想的燃料吗?为什么? 6、化石燃料是可再生能源还是不可再生能源? 一、清洁高效的氢能源1.氢气作为新能源有哪些优点 2、理想的氢循环体系是怎样的?有关反应的方程式应该如何书写?和以前的方程式有区别吗?3、氢氧燃料电池的特点:反应中不涉及 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 ,同时还具有 、 、 、 等优点。3.氢能源目前不能推广的原因是有哪些?(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是什么?)二、应用广泛的化学电池电池的特点:体积小、电容量大、移动方便,在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1、观察课本

4、实验探究,结合老师的演示实验,体会。电池工作主要是 能转化为 能;蓄电池充电主要是 能转化为 能。电池是一种将 能直接转化成 的装置,在电池放电时,电池中的物质发生 变化,将 能转化成 。2、化学能是如何转化为电能的?(课本多识一点)分析: Zn原子失去电子变成Zn2+,H+得到电子变成H2。这个反应的实质是就是锌原子把电子转移给氢离子。如果有导线连接,电路中就形成电流。3、活动天地:学生自己制作电池,让音乐卡片发生。4、随意丢弃废旧电池,会导致固体废弃物和重金属离子对环境的污染。5、交流共享:物质的化学能可以转化为哪些形式的能量?举例说明。【学生练习】、课本P98“挑战自我” 1、2、3板书

5、设计第一节 化学与能源开发一、 清洁高效的氢能二、 应用广泛的化学电池课后反思集凤镇中九年级下册化学教学设计课题(教学内容)第十一单元 第二节 化学与材料研制课时一课时编写人孔令长修订人使用时间教材分析本单元选择了与化学联系密切的材料、能源、化肥及农药、环境等内容,每一部分都选取了一种或几种典型物质或事例,说明化学在其中的作用,使学生能从化学的视角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方面的有关问题。学情分析通过本单元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如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变化;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通过化学反应人们可以获得或消除物质,可以储存或释放能量;绿色化学的观念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一些

6、关于玻璃的常识,塑料作为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材料,聚乙烯是一种常用的塑料,了解关于玻璃钢的常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玻璃钢制造原理的分析,知道使用混合的方法可以改变物质的性能、扩展物质的应用范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教学,进一步增强学生“化学使生活更美好”的信念。教学重点了解一些关于玻璃的常识,塑料作为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材料,聚乙烯是一种常用的塑料,了解关于玻璃钢的常识。教学难点知道使用混合的方法可以改变物质的性能、扩展物质的应用范围。教学方法阅读讨论法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师 生 活 动备注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如何制造玻璃?一、用途广泛的非金属材料【阅读思考】玻璃是一种_材料,在工业生产中,通常用_

7、按一定比例混合,在玻璃窑中高温烧制而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讲解)通过对玻璃制造原理的分析,了解玻璃的工业制法。玻璃是一种硅酸盐材料。在工业生产中,通常是用石英砂、纯碱、石灰石按一定质量比混合,在玻璃窑中高温炼制而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SiO2CaSiO3+CO2Na2CO3+SiO2Na2SiO3+CO2二、来自石油的有机合成材料【阅读思考】塑料是一类_料,_是一种最常用的塑料,_,_被誉为“塑料王”。【讲解】塑料作为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材料,聚乙烯是一种常用的塑料,它是由许多乙烯分子连在一起、聚合成大分子形成的。聚四氟乙烯被誉为“塑料王”,它的最大特点是耐腐蚀和摩擦系数

8、非常小。同时还要了解随着塑料的大量使用,废弃塑料难于降解,污染环境,还有的塑料会引起人类新的疾病产生。由于塑料废弃物多白色,我们将此称为“白色污染”。白色污染是当今社会的一大公害,越来越受到公众和政府的关注。回收废弃塑料主要有两大好处:一是减少废弃塑料的数量,减少“白色污染”;另一个是节约石油资源,因为有些塑料回收后可以再利用。塑料的分类是回收废弃塑料的最大困难。【交流讨论】塑料的使用有利也有弊:大部分塑料的抗腐蚀能力强,不与酸反应等,这是它的优点;但是废塑料销毁十分困难,若回收不仅困难而且经济上不合算。你认为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塑料的研制成功给人们带来了方便,在其他领域也有广泛

9、的实用性,所以应辩证地看这个问题。若认为“利大于弊”,是因为塑料的制造成本低,而且耐用、防水,容易被制成各种形状,是良好的绝缘体。若认为“弊大于利”,理由是塑料易燃烧,燃烧时产生有毒气体,或塑料是由石油炼制的产品制成的,石油资源是有限的等。三、 性能优良的复合材料【阅读思考】1.玻璃钢是在塑料中加入_制成的,它既有玻璃般的_性或_性,又有钢铁般的_。2.复合材料:_。复合材料和它的组成材料相比所具有的优点:_ _ 等优异性能,在综合性能上_ _。【讲解】玻璃钢它既不是玻璃也不是钢,而是塑料中加入玻璃纤维制成的,它既有玻璃般的透明或半透明性,又有钢铁般的高强度,因此俗称为“玻璃钢”。【学生练习】

10、、课本P103“挑战自我” 1、2、3、4板书设计第二节 化学与材料研制 课后反思集凤镇中九年级下册化学教学设计课题(教学内容)第十一单元 第三节 化学与农业生产课时一课时编写人孔令长修订人使用时间教材分析本单元选择了与化学联系密切的材料、能源、化肥及农药、环境等内容,每一部分都选取了一种或几种典型物质或事例,说明化学在其中的作用,使学生能从化学的视角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方面的有关问题。学情分析通过本单元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如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变化;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通过化学反应人们可以获得或消除物质,可以储存或释放能量;绿色化学的观念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

11、一些常用化肥的分类、名称和作用,了解一些常用农药如波尔多液的名称、成分及配制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铵态氮肥的使用注意事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从化学变化的角度思考化肥、农药等对农作物生长的作用。教学重点知道一些常用化肥的分类、名称和作用,了解一些常用农药如波尔多液的名称、成分及配制方法。教学难点了解铵态氮肥的使用注意事项。教学方法阅读讨论法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师 生 活 动备注教学过程【引入】在世界范围内,化肥对粮食的贡献率已超过40%,如不使用农药,世界粮食产量将减少1/3。一、化肥农作物的重要食粮【阅读思考】1.根据所含植物营养元素的不同,化肥可分为_、_、_等。2.常用的铵态氮肥

12、有_、_、_、_。3.检验某化肥是否为铵态氮肥:向肥料中加入_会释放出具有刺激性气味的_,利用这一反应可检验化肥是否为铵态氮肥,或检验某一化合物中是否含有铵根离子。4.复合肥料:含有氮、磷、钾中_以上营养元素的化肥。【讲解】(1)铵盐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都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防止生成氨气,降低肥效。(2)磷肥也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防止Ca(H2PO4)2与碱性物质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Ca3(PO4)2,不利于农作物吸收。(3)K2SO4、(NH4)2SO4等化肥容易使土壤显酸性,不宜长期使用。(4)本节知识点多,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总结。对于化肥通过下图进行记忆二、农药作物生长的卫士【阅读思考】1.农药对提高作物产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许多农药因毒性强、药效持久、残留时间长,在消灭病虫害的同时会_、_。化学家正积极研制和开发新型_、_、_的农药。2.波尔多液是由_、_、_ 混合而成的,如何配制: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