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区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131857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95.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区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2年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区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2年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区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2年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区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2年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区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区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区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末模拟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如图所示,实验室里有三瓶标签模糊的无色溶液:稀盐酸、石灰水、食盐水。下列提供的实验试剂中,能将它们一次性鉴别出来的是()。A酚酞试液B镁条CCuO粉末DNa2CO3溶液2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B铜

2、片投入稀盐酸,产生大量气体C铁丝在纯氧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D加热“铜绿”,固体变黑3我国科学家屠呦哟因发现和研制了青蒿素(C15H22O5)而荣获诺贝尔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青蒿素分子中有11个氢分子B青蒿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青蒿素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D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4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Y 的溶解度比X 的溶解度大Bt1时,X、Y 两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是 20%C若烧杯内有晶体析出,则烧杯中饱和溶液的溶质为 YDt2时,若X、Y 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XY5下列对有关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微粒观:氯化

3、钠是由氯化钠分子构成的B转化观:CO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C能量观:镁条放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并放热D质量观:氧化汞分解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比是恒定的6 “”、“”、“”分别表示X、Y、Z三种不同的气体分子,其在一定条件反应前后的变化如图: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B分子之间有间隔;C该反应可表示为3X + Y = 2Z;D一个Z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7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是()选项ABCD实验设计实验目的探究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探究分子间有间隙区分硬水和软水验证质量守恒定律AABBCCDD8下列化学用语的使用及其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AH2O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一

4、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B4H4个氢元素C2CO两个一氧化碳分子DCa+2一个钙离子带二个单位正电荷9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下列关于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它们的元素组成不同B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C生铁和钢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它们的含碳量不同DCO2和CO的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10中国科学家成功将二氧化碳转化为乙烯(C2H4),其反应前后分子种类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中原子种类没有改变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C丙和丁中的氢元素全部来自于乙中D参加反应的甲与生成的丙质

5、量比为11:7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用化学符号表示:(1)氩气_,(2)2个氮分子_,(3)氯化钠中的阳离子_,(4)碘酒溶液的溶剂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请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号仪器的名称:_;号仪器的名称_。(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 (选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要获得干燥的O2,应先将气体通过盛有H2SO4的D装置,再用E装置收集,气体应从_端通入(选填“a”或“b”)。(4)实验室可用B或C装置制CO2,相对于B装置,C装置的优点有_。(5)若实验室制氢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可以是_,其反应方程式

6、为_。(6)若用F装置收集NH3,油层的作用是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金属用途广泛,其结构和性质等是化学的重要研究内容。(1)下图是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A 铝原子的质子数为13 B 在化合物中铝通常显+3价C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D 铝可作导线是由于它具有良好的导电性(2)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进行了下图实验,并对溶液A和固体B的成分进行了分析和实验探究。(提出问题)溶液A中的溶质可能有哪些?(作出猜想)只有Zn(NO3)2Zn(NO3)2、AgNO3Zn(NO3)2、Cu(NO3)2Zn(NO3)2、AgNO3、

7、Cu(NO3)2(交流讨论)不合理的猜想是_(填标号),其理由是_。(实验探究)若猜想成立,通过以下实验可确定固体B的成分,请将下表填写完整。实验步骤现象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取少量固体B,滴加_有气泡产生_(3)下图是工业炼铁示意图。其中,焦炭的作用是燃烧提供能量和_;有铁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_。(4)某工厂利用废铁屑与废硫酸起反应来制取硫酸亚铁。现有废硫酸49t(H2SO4的质量分数为10%),与足量废铁屑起反应,可生产硫酸亚铁的质量是_14现在实验室需要配制52克的5%的氯化钠溶液,乐乐同学的实验操作步骤示意图如下,(1)D中瓶塞倒置的原因是_。(2)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_;的作用是_。(3)

8、称量氯化钠的质量为_,若指针偏右,此时操作为_。(4)应选量筒的规格为_(“10”“50”“100”“500”)mL。(5)实验操作顺序的正确标号为_。(6)实验操作,最后一步是将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转移到试剂瓶中,贴上标签备用。(7)计算配制10%的稀硫酸200克。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克每毫升的硫,浓硫酸的体积_。(列式并计算)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一种新型环保材料被塑胶跑道工程广泛应用,合成这种新材料的原料是二甲苯烷二异氰酸酯(其化学式为C15H10N2O2)。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二甲苯烷二异氰酸酯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填最简整数比);(2

9、)二甲苯烷二异氰酸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16将20.0g铜锌合金置于烧杯中,向其中逐渐加入稀盐酸(不考虑稀盐酸的挥发)。当加入148.4g稀盐酸时,不再有气体生成,此时测得烧杯中混合物的质量为168.0g.(1)反应完后生成气体的质量是_g;(2)求合金中铜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D【解析】A、酚酞溶液与稀盐酸(显酸性)和食盐水(显中性)不变色,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B、镁条与石灰水和食盐水都不能反应,无明显现象,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C、氧化铜与石灰水和食盐水都不能反应,无明显现象,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D、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

10、体,与石灰水反应产生碳酸钙白色沉淀,与食盐水不反应,无明显现实,可以鉴别;故选项正确;故选:D。2、D【分析】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铜绿”就是铜锈,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加热可分解。【详解】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A描述错误;B.铜不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B描述错误;C.铁丝在纯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C描述错误;D.“铜绿”加热后生成氧化铜、二氧化碳和水,氧化铜是黑色固体,D描述正确;故选D。3、D【详解】A、一个青蒿素分子中有22个氢原子;故选项错误;B、青蒿素中

11、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1215):(122):(165)=180:22:80,氢元素的质量占比最小,其质量分数最小;故选项错误;C、每个青蒿素分子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故选项错误;D、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5+122+165=282;故选项正确;故选:D。4、D【详解】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0- t1,X的溶解度比Y的溶解度大,t1时,X的溶解度与Y的溶解度相等,而t1- t2,Y的溶解度比X的溶解度大,故不符合题意;B、t1时,X、Y 两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是 100%=16.7%,故不符合题意;C、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由溶解度曲线可知,X随温度的

12、升高,溶解度减小,若烧杯内有晶体析出,则烧杯中饱和溶液的溶质为X,故不符合题意; D、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Y 的溶解度大于X,若X、Y 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XY,故符合题意。5、A【解析】A、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选项错误;B、CO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选项正确;C、镁条放入稀盐酸中,生成氯化镁溶液和氢气,有气泡产生并放热,选项正确;D、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和的比,氧化汞分解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比是恒定的,选项正确,故选A

13、。6、D【详解】A、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分子之间有间隔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根据图示可知,化学方程式为:3X+Y=2Z,切记没有参加反应的分子不计算在内,正确,不符合题意;D、由图可知,一个Z分子由4个原子构成,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7、C【详解】A、对比的两个试管中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不同,不符合控制变量原则,选项错误;B、没有进行对照试验,选项错误;C、相互对比的两个实验只有硬水和软水的不同,其他都相同,符合控制变量原则,选项正确;D、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不能称量到反应后所有物质的质量总和,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选项错误。故选

14、C。8、C【详解】A、“H2O”可以表示1个水分子,或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则1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A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B、“4H”表示4个氢原子,B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C、“2CO”表示两个一氧化碳分子,C选项正确,符合题意;D、“”中数字2的含义为一个钙离子带二个单位正电荷,离子符号书写错误,D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9、A【详解】A金刚石与石墨均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是金刚石的碳原子呈正八面体结构,因而金刚石硬度大;而石墨中的碳原子为平面层状结构,因而表现出很软,所以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构成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错误;B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由于钠原子与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钠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故正确;C含碳量越高,硬度越大,生铁含碳量高,表现出硬而脆;由于生铁和钢的含碳量不同,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