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课教案.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1314031 上传时间:2023-12-2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阅读课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语文阅读课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语文阅读课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语文阅读课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语文阅读课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阅读课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阅读课教案.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荷花教案(一、二周 2课时)教学目标:l、学习本课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2通过观察画面,创设情境,深人感知课文(了解荷叶、荷花的样子),欣赏荷花的美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4、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展开合理想象的方法。教学重点: 了解荷叶、荷花的样子,欣赏荷花的美丽。教学难点: 理解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这句话。教学准备: CAI课件、贯穿课堂始终的音乐素材。教学过程: 一、以待导题,萌发情感。 导语:古诗小池描写了初夏荷塘的美丽景色。其中一句小荷才露尖尖角形象地写出了荷叶刚刚露出水面的形态,那么当荷花开的时候

2、,荷塘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让我们一块儿去公园的荷花池边看看吧!l、整体感知一池荷花。 课件演示:荷花欣赏录像片断 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2导题。 同学们是这样看荷花的,作者又是怎样写荷花的呢?(板书课题、读题) 二、初读感知,熏陶情感。 l、自由读课文。 要求:(l)读准字音,遇到生率多读几遍。(2)把句子读通顺。 2、课件演示 1 生字2 新词(检查生字读音)。3激趣展示:指名分段读课文。(喜欢哪段就读哪段。) 边读边思考:课文哪些段落具体描写了这一地荷花?三、读议结合,体会情感。 过渡语:一阵荷花的清香,吸引我一进公园就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我看到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呢? (一)品读二、三段

3、。 l、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23段。 先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划下来,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说说为什么喜欢它,再有滋有味地读一读。 2理解并读好重点句。 (1)荷叶挨挨挤挤的 这句话写出了荷叶的什么?(形状、颜色)从哪些词体会到的?课件演示:挨挨挤挤的一池荷叶-你们看,这就是一他挨挨挤挤的荷叶,荷叶的形状是不是很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呢!看了画面,你能感受到什么是挨挨挤挤吗?还有谁能把这句话读得更好?(指名读、齐读) (2)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a谈体会:你觉得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好?b换词理解冒:冒还可以换成什么字?C表演体会冒:荷花是怎样冒出水面的?谁能来表演一下。d激发想象:这些白荷花冒出来

4、以后,它们想干些什么呢? 小结:多么可爱的白荷花呀!你们看,一个冒字不仅把荷花写活了,而且使它变得更美了。现在你应该明白为什么说这个冒字用得好了吧! (3)有的有的有的a课件演示:荷花的三种姿态这些姿态是什么样的,我们来看看!(相机点拨。)b看了刚才的画面,你能说说课文描写了哪三种荷花的样子么?(刚开的、全开的、将开的。)C引读三句话:刚开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呢?(同学们找到课文中的句子回答老师。)全开的呢?将开的呢?d自由练读。(你们能用不同的语气读出这三种姿态不同的美和可爱么?)e指导朗读。f喜欢这句话的同学一块儿站起来读读。 小结:课件演示:一地荷花 师读:这么多的白荷花也很美。此刻,你最想

5、用个什么词来形容这些荷花呢?(板书:千姿百态) 过渡语:作者又把这一池荷花看作了什么?3、合作交流,解决难点。(理解如果)a质疑探究:读了这句话、大家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2(作者为什么把一池荷花看作是一幅活的画?画家指的是谁?)b分组合作,讨论交流。 小结:正象你们说的那样,这一池荷花不仅仅很美,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我们还可以感受到荷花竞相开放的生机和活力,因此作者把它看作是一幅活的画。(板书:一幅活画)而正是美妙的大自然这位了不起的画家创造了这样的杰作,才让作者产生人在画中游的感觉。同学们,让我们也走入画中,一块来回味课文的二、三段。4表演朗读二、三段。 (二)巧读四、五段。 l、说感受,听录

6、音,体会情感。 站在这如画的荷花池边,你们有什么感受?(小作者也有同感,他浮想联翩-课件演示:一朵隐藏着小孩脸蛋的荷花,并伴有课文四五段的朗读录音。) 2、质疑探究。听了这段话,你们有什么问题吗?为什么作者会有这样的想法呢? 3、合作解疑,讨论交流。 4、表演引读。(作者所以会有这些想象都是因为荷花大美了,老师也想变成一朵荷花,你们想吗?那让我们一块在四五段中陶醉吧!) 过渡语:大家读得真美,还想读吗?那我们齐读全文,领着全场老师再去荷花地闻一闻荷花的香,看一看荷花的美。 四、再读全文,抒发情感。 五、想象说话,迁移情感。 l、小结写作方法。 读了这篇课文,谁能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荷花

7、的?(作者从荷花的香昧、姿态、颜色等方面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荷花的美,尤其是对荷花三种不同的姿态描写得更是淋漓尽致。其实荷花的姿态还有很多,同学们一定想看!)课件演示:千姿百态的荷花图片 2想象说话。 看到这幅画面,你能仿照作者写荷花的方法,把你看到的想到的说一段话吗?可以用上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作为开头。 六、品读诗句,回味情感。 同学们刚才纷纷用丰富多彩的语言描绘了荷花,你们看,老师的板书也恰好是一副赞美荷花的对联。上联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它的清新,它的淡雅,相信大家久久不能忘记,请同学们回味一下所知道的描写荷花的小诗,回味荷花无穷的勉力。水浒传阅读方法指导之一(三、四周 2课时) 一、激发情趣

8、、导入文本。 1出示醒木和扇子让同学们来猜。 2导语(说评书):“今天这回书,说的是北宋年间,内有奸臣当道,外有盗贼横行,是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却说那山东境内水泊梁山,方圆八百里,中间一处高地唤作宛子城,又叫蓼(lio)儿洼,端是块好地方。其聚集了一伙儿热血汉子,他们上应天象,下顺民意,替天行道,结义梁山。奸臣们叫他们为贼寇,百姓们称他们为好汉,秀才们唤他们为水浒英雄,实在是了不得啊!且让我们抬起头,昂起胸,大话水浒,走近英雄!(拍醒木) 二、呼唤旧知、指导文本。 1师:“同学们,水浒传是我国古典名著中刻画英雄人物形象最多的一部小说,通过阅读这部小说,我们既可以领略英雄的风采,了解的英雄事迹,

9、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和人物描写的方法。” “课前,同学们都或多或少地读过水浒故事,有的可能读得是删改版,有的可能读得是少年版,还有的可能读得是原著,现在老师想来考考大家,请看大屏幕,屏幕上出现的是什么?” (是水浒传中的一个个故事) “这些故事你们都看过吗?” “喜欢它吗?” “是啊!要想读懂水浒传这个就必须首先读懂其中的故事!” (板书:读懂小说就要读懂故事) “请大家接着往下看,他们是谁?”(水浒英雄) “大家都认识,谁能将这些水浒英雄与这些故事联起来?”(学生做题) “这些人物是这一故事中的人物之一。我们要想读懂故事就要读懂这些人物” (板书:读懂故事就要读懂人物)

10、大闹五台山 鲁智深 误入白虎堂 林冲 醉打蒋门神 武松 大闹清风寨 花荣 斗浪里白条 李逵 浔阳楼题反诗 宋江 2师:“那么如何读懂人物呢?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请大家看大屏幕,猜一猜,这一片断描写得是谁?” 武松见了,叫声“啊呀!”从青石上翻身下来,把哨棒拿在手里,闪在青石旁边。那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前爪在地下按了一按,望上一扑,从半空里蹿下来。武松吃那一惊,酒都变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一闪,闪在大虫背后。大虫背后看人最难,就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接着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剪

11、。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 原来大虫抓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都抓不着,劲儿先就泄了一半。那只大虫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回来。武松见大虫翻身回来,就双手抡起哨棒,使尽平生气力,从半空劈下来。只听见一声响,簌地把那树连枝带叶打下来。定睛一看,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打急了,却打在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着一半在手里。 那只大虫咆哮着,发起性来,翻身又扑过来。武松又一跳,退了十步远。那只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把半截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往下按去。那只大虫想要挣扎,武松使尽气力按定,哪里肯放半点儿松!武松把脚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只大虫咆哮起来,不

12、住地扒身底下的泥,扒起了两堆黄泥,成了一个土坑。武松把那只大虫一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只大虫叫武松弄得没有一些气力了。武松用左手紧紧地揪住大虫的顶花皮,空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使尽平生气力只顾打。打了五六十拳,那只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一点儿也不能动弹了,只剩下口里喘气。 能否用一句话概括一下这个片断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景阳冈武松打虎的故事) “请大家读一读片断,找一找表现武松动作的词语,把你认为最精彩的词语勾划下来,再想一想从这些词语中能够看出武松什么样的特点,把你对词语的感受写在片断旁,做一个眉批。”(注意提示“四闪”、“抡”、“劈”、“揪”、“按”、“踢”

13、、“提”、“打”) “这些都是文章的细节,读懂人物就要读懂细节。” (板书:要读懂人物就要读懂细节) 三、运用方法,实践阅读。 1师:“请大家拿起身旁的卷子,这里有三个长片断,请大家先泛读这三个片断,然后再选择其中你最感兴趣的一个精读,读完后,再说说你读懂了哪个人物,从他的身上你读懂了什么?” 2生精读,交流。 3师:“大家讲得非常好,能否用给你说钟爱的人物写几句话的评语。” 4生写作交流。 四、趣味总结,拓展训练。 1师:“听了同学们的评语,老师也想给水浒英雄们写一段评语,想听吗?试看水泊梁山,英雄几多风流,百姓谁人不赞,万年青史播英雄。”“欲想继续研讨,且听下回分解。” 2作业布置: 读一

14、读 精读水浒中的三篇文章,感受文章语言,领悟文章中心,走进人物内心。 写一写 针对本课水浒片断中你最喜爱的人物,写一段人物评析,内容、形式和字数均不限。 演一演 在水浒中找一篇情节曲折、人物形象丰满的故事,与你的好朋友一起排练一出小说剧。 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中国节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五、六周 2课时) 推荐阅读中国节教学目的:1、通过对中秋、重阳节的了解,激发学生去了解我国传统节日。2、通过向学生推荐中国节,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教学重点:了解中秋、重阳节,激发阅读的欲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书是人类的营养品,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中没有了阳光,没有了书籍就像鸟儿没有了翅膀。2、你们平时都读了哪些课外书呢?(学生自由讲)二、谈谈自己最喜欢的一本课外书、在你读过的课外书当中,你最喜欢哪一本?能说说喜欢的原因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