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站步入新学校.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1313295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站步入新学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1站步入新学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1站步入新学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站步入新学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站步入新学校.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走进中学生活第1课 适应新环境第1站 步入新学校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懂得观察、感受、体验、参与校园生活是增强中学生环境适应能力的第一步,尽可能多的了解有关校园环境的信息。2、能力目标:掌握环境适应能力的一般技能和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愿意并喜欢接触新的生活环境,主动维护和建设学校环境。学习重、难点让学生学会有意识地适应不断变化的新环境是教学的重点;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观察、体验、参与新的校园生活,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是教学的难点。练习设计: 一、填空:1、走进中学,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个任务是-。2、学校的环境包括-环境和-环境。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有赖于-、-、-、-和

2、-。3、学校环境需要我们-。4、-有助于尽快适应新环境。二、单项选择1、作为一名中学生,新的学习生活开始了,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个任务是( )A、适应新的环境 B、竞选班干部 C、给老师留下一个好印象 D、穿名牌时装,引起别人关注2、步入中学校门,一切都是那么新鲜:新学校、新同学、 新老师、 新课程。要适应新环境,就要( )A、多与熟悉的同学交往 B、一门心思搞学习,两耳不闻窗外事 C、主动了解和适应新环境,自觉缩短适应期 D、 顺其自然,得过且过三、多项选择1、下列属于能积极地适应初中新环境的做法有( )A.主动了解和适应新环境 B.自觉缩短适应期 C.尽快地进入中学生的角色 D.看别人怎么做

3、,自己就怎么做2、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有赖于良好的校园环境。下列属于校园环境要素的有( )A、清洁的教室 B、整齐的桌椅 C、良好的校风和学风 D、老师的治学态度四、简答进入新的校园环境,我们需要怎样调适自己的心理状态?第二站 结识新朋友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懂得适应新的人际环境是环境适应能力的一部分。对于中学生来讲,新的人际环境是新的同学关系和新的师生关系。2、能力目标:了解交结朋友的一般方法和技巧,能有意识地运用交往的礼仪与方法与同学、老师交往。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乐于交往,欣然接纳新老师和同学的情感,积极融入新环境。学习重、难点培养学生乐于交往、积极适应新环境的情感是教学的

4、重点;懂得热情、主动、宽容、理解、尊重、乐群的交往之道是教学的难点。练习设计:一、预习提示1、到了一个新的班集体里,一定要改变-心理,积极结交-,感受-,建立-,提高-。2、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首先需要我们发挥-性,用自己的诚意换取他人热情的回报;还要通过-增进彼此了解融洽同学关系。 3、对于青少年来说,-关系是很重要的,真正的朋友可以互相-,互相-,互相-,能够一起-,一起-。同时,良好的-关系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还要主动与-交朋友。4、友谊需要我们用“心”来浇灌:-之心,-之心,-之心,-之心,-之心,-之心等等。二、单选1、中国有句老话:“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他给我们的启

5、示是( )A、有几个哥们儿的班主就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B、只要有一些好朋友的帮助就没有做不成的事 C、个人离不开集体,团结力量大 D、别人的帮助证明了自己的懦弱2、进入中学后,下列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有( )A、小强家庭条件不好,但总是穿比较时尚的衣服,以引起别人的关注 B、小明认为自己学习成绩好,别人都不如他 C、小红认为自己是女生,不应该与男生交往D、小婷热情地为新班集体做好事三、多选1、“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真正朋友。”对这句话正确理解的是( )A、真正的朋友有助于我们的心理健康B、真正的朋友有助于我们的事业成功C、 真正的朋友有助于我们的自我完善D、 真正的朋友有助于我们遵纪守法2、我们应该积极参加学校、班级组织的各种集体活动。这是因( )A、它能够激活我们积极、健康的情绪 B、它有助于同学间的融洽相处C、它有助于增进同学间的相互了解,相互合作 D、它会耽误学习,影响成绩四、材料分析“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朋友不曾孤单过,一生朋友你会懂”1、 歌词反映的道理是什么?2、 在新学校,新环境中,你应该怎样去结识新朋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