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谏太宗十思疏说课稿 .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1303778 上传时间:2022-08-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谏太宗十思疏说课稿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9谏太宗十思疏说课稿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9谏太宗十思疏说课稿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9谏太宗十思疏说课稿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谏太宗十思疏说课稿 .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谏太宗十思疏说课稿一、说教材谏太宗十思疏,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材第二册第六单元的第三篇课文。关于文言文阅读,普通语文课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二、我对“新课标”的理解高中阶段要能达到初步鉴定文艺作

2、品,能感受想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受到感染和启迪。要想实现这一要求,在教学方式上必须采用合作学习、师生互动的学习方式。为此我制定的教学目标如下:(新课程理念的宗旨是以人为本,具体表现“三位一体”的理念,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下面我从三个方面确定本课的具体目标)1、知识与技能a辨析“安、信、求、治”等多义词的词义;积累文言虚词“以、哉、所”的用法;区别文中“根本、以为、虚心、纵情”等古今异义词的含义。b领悟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虚心以纳下的道理及十思的积极意义。C掌握作者反复开导,循循善诱的高超的劝谏艺术,不断

3、提高学生的说话技艺。2、过程与方法a采取从宏观到微观的思维方式,逐渐深入,点滴理解。B采取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理解感悟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合作学习,以学生为本,注重师生的亲和力。B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德育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苦乐观;虚怀若谷,虚心纳他人建议;勤俭简朴,继承优良传统。三、针对高一学生确立教学重点与难点:高一阶段正是夯实基础的重要阶段,在教学中,应以抓基础为本。教学重点:1、掌握“浚、殷、冲、牧、壅、谬、董、振”等文言词的义项。2、辨析多义词,理解掌握“以、而、之”等虚词以及相应的词类活用,古今异义。3、理清思路,把握文段内

4、容,学习文章用比喻说理,生动形象的特点,体会作者在遣词造句上整齐而富于变化的风格特征。教学难点:文章第三段内容的理解。四、教法学法: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态度习惯,鼓励学生想象质疑发现创新。所以我尝试用以下教法和学法进行教学:1情景教学2诵读法3问答法4讨论法5多媒体教学法五、教学整体设计教学时数:两课时利用早读熟读课文,重点解决字音字型断句轻重音等问题,教师范读。第一课时:作者写作目的,12段内容梳理,文言知识点。第二课时:第三段内容梳理,文言知识点,理解十思内容及意义;积累成语。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语设计: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因为忠臣批龙鳞,逆

5、圣听,讽谏帝王确为不易之事。比干挖心,屈原放逐就是千古名证与教训。然而,唐代谏臣魏征一生上疏言事二百多次,非但没有招来杀身之祸,相反却得到了唐太宗的称赞,太宗亲手写诏书嘉许魏征,并放置案头,以资警惕。我们在感叹这对贤君良臣时,也会为魏征超人的勇气,高超的讽谏艺术所折服。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体味它流畅的艺术的文气,敢于直谏的火热报国心。2、解题:疏:古代臣子向帝王陈述自己意见的一种文体。3、疏通文意:(1)找学生朗读第一二段并纠正发生的错误。(2)齐读一二段,把握文言知识点。(3)整体感知文段内容,理清思路。一段:以固本思源为喻,提出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观点。二段:总结历史经验

6、,并从创业守成,人心向背等方面论述居安思危的道理。4、积累成语:居安思危戒奢以俭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载舟覆舟课文小结:本节课我们重点研读一二段,在夯实文言知识点的同时,更要把握文章内容的精髓,那就是懂的固本思源、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道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代明君唐太宗尚有不足之处,更何况我们普通人呢?太宗虚心纳谏,创造历史有名的“贞观之治”。若大家也虚心纳他人建议,虚怀若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苦乐观,定会树立起光辉俊洁的人格。5、作业:课后多义词识记第二课时1检查巩固文言知识点。2学生诵读第三段内容3把握本段文言知识点,理解十思内容及意义4积累成语:谦谦君子卑以自牧长治久安垂拱而治课文小结:“读史使人明智”。一千三百年后的今天我们重温谏太宗十思疏,不仅要体味它流畅艺术的文气,还应从字里行间去感受一代忠臣魏征,为使唐王朝长治久安而敢于直谏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愿生活在新世纪的同学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时刻胸怀一颗火热的报国心。七、课堂机智处理1、抓好早读2、导语读出感情是引学生入境的关键3、朗读时,找水平较好的同学读(以免耽搁太长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