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第一章 4~6节 练习卷(含答案).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1303417 上传时间:2023-09-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第一章 4~6节 练习卷(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下)第一章 4~6节 练习卷(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下)第一章 4~6节 练习卷(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八年级(下)第一章 4~6节 练习卷(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八年级(下)第一章 4~6节 练习卷(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第一章 4~6节 练习卷(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第一章 4~6节 练习卷(含答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下)第一章 粒子的模型和符号(第46节)一、 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 )A. 锰mL B. 钠N C. 汞Hg D. 氯cl2元素中文名称大多数都是使用形声造字法构成的,根据元素的中文名称可判断是金属元素还是非金属元素。下列各组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的一组是 ( )A金、铁、铝、锕 B氦、铹、镧、碘 C汞、氯、砹、氡 D溴、氟、砷、氮3.关于H2、H2O和H2S三种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含有1个氢分子 B都含有2个氢元素 C都含有氢元素 D氢原子的个数相等4.新华网2011年6月12日报道,拥有几百年历史

2、的浙江绍兴县杨汛桥镇锡箔产业,近日被查出众多从业人员和未成年人血铅中毒。记者调查发现,改变原有生产工艺,增加原材料中铅的含量,导致从业人员普遍血铅超标。上述新闻中描述的血铅超标中的“铅”是指( )A铅原子 B铅粉 C铅元素 D铅离子5.下列各组物质中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 A氧气、氧化镁、液态氧 B铁、二氧化硫、石油 C铜、二氧化锰、甲烷 D磷、二氧化碳、水银6.某物质经分析,发现只有碳、氢、氧三种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属于混合物 B可能是化合物C可能是单质 D一定是酒精(C2H5OH)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与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 A.

3、 SiO2 BAl2O3 CFe2O3 D NO28.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硫酸铁:FeSO4 B氢氧化铜:CuOH C硝酸钠:NaNO3 D氦气:He29.O2表示氧气,可以表示()氧元素;一个氧分子;二个氧元素;氧气由氧元素组成;二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氧分子;二个氧原子。A B C D 10.下图是工业上制备氢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 “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能表示氢分子的是“”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C.该反应中共涉及两种单质和三种化合物D.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 :111.下列化学用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

4、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O BNe CN2 DCO12.目前,交警常用装有重铬酸钾的仪器检测司机是否酒后开车,因为乙醇分子等可以使橙红色的重铬酸钾变为绿色的硫酸铬。重铬酸钾(K2Cr2O7)和硫酸铬Cr2(SO4)3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依次为( )A+6,+3 B+3,+6 C+3,+5 D+5,+313.奥运会上火炬的可燃物是丁烷(C4H10),它燃烧时,火苗高而亮,在白天,两百米以外也能清晰可见,下列关于丁烷叙述正确的是( ) 丁烷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一个丁烷分子由4个碳原子和10个氢原子构成的 丁烷由4个碳原子和10个氢原子构成 丁烷分子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丁烷由丁烷

5、分子构成 A. B. C. D. 14.下列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B C D15.下列仪器:天平;镊子;量筒;试管;毫米刻度尺;烧杯。在估算高锰酸根离子大小的实验中,必须用到的是( )A. B. C. D. 16法国科学家发现一种只由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称为“四中子”,也称为“零号元素”,它与天体中的中子星构成类似。有关这种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不显电性 B.相当于一个氢分子的质量 C.失去一个中子后显+1价 D.在周期表中与氢元素占同一位置 17.目前,科学家打算合成一种“二重构造”的球形分子,方法是

6、把足球型的C60分子融进足球型的Si60分子中,使外面的Si原子与里面的C原子结合。下列与这种物质有关的一些说法中,错误的是( )。A是由两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 B是一种新型化合物C其化学性质肯定不同于C60和Si60 DSi60分子的体积比C60分子大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B.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D.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19.在N2O5xN2O3N2NH3五种物质中,它们是按照氮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顺序排列的,则X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ANO2 BNaNO2 CNH4Cl DN2O

7、20.如果m个水分子所含有的氧原子个数与n个二氧化碳分子所含有的氧原子个数相等,那么m:n等于 ( )A.1:2 B.2:1 C.1:4 D.4:1二、简答题(本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计38分)21.写出相应的化学符号或化学名称:2个氮分子_ 3个氢原子_ 4个铝离子_ 2个氯离子_ 3个硝酸根离子_ -2价的氧原子_ 硫酸钾_ 碳酸钠_,2NH4+ _ FeO_ MgCl2_ Ba(OH)2 _,混合物_纯净物金属单质_化合物_单质非金属单质_22.将下列物质进行简单分类(填序号):氧气;空气;冰水混合物;水银;硫磺;蒸馏水;硫酸铜;液氢;氦气;石灰石。23.指出下列符号中“2”的含义:

8、CO2_; Zn2+_;M(+2)gO_;2NO3-_。24.计算下列加点元素的化合价: NO2 _; MnO4- _; NH4NO3 _,_。25.右上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结合图示 回答下列问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是_;反应物A和B中,属于单质的是_。26.根据以下A、B、C三幅元素含量示意图,试推测元素分布领域,将图下字母序号填入下列空格中。(1)分布在人体中的是 ;(2)分布在海水中的是 ;(3)分布在地壳中的是 。 27.1977年8月,国际化学会无机化学分会作出一项决议:从104号元素以后,不再以人名、国名来命名,一律采用新元素的原子序数(即核电荷数)的拉

9、丁文缩写来命名。即:nil0,un1,bi2,tri3,quad4,pent5,hex6,sept7,cot8,enn9。照上述规定办法,第104号元素的拉丁文名称按“unnilquadium(词缀)”应为“Unnilquadium”,其元素符号定为Unq;第105号元素的拉丁文名称为Unnilpentium,元素符号为Unp。其余依次类推。则109号和111号元素的元素符号分别为_和_。28.中国核电装机容量2010 年将达到8000 万千瓦,占有我国全部发电装机容量的 4%。其中核电荷数为 94 的钚(Pu)是一种具有强放射性的核原料,该元素一种原子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239,则钚原子的

10、中子数为_,核外电子数为_。 29.某物质化学式为HnRO2n-1,则R的化合价为 。30.A、B2-、C+ 三种微粒都具有10个核外电子,A的元素符号为 ,C2B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B元素与氢元素组成的化学式为 。31.在做“估算高锰酸根离子大小的实验时,取一颗体积为V的高锰酸钾小颗粒配制成10毫升溶液,从中取1毫升溶液加入9毫升水稀释,溶液颜色变浅;从稀释后的溶液中取1毫升溶液加A入9毫升水稀释,溶液颜色变得更浅;再从第二次稀释后的溶液中取1毫升溶液加入9毫升水稀释,溶液略显紫红;再从第三次稀释后的溶液中取1毫升溶液加入9毫升水稀释,此时溶液无色。已知最后能看出略显紫红色的1 O毫升

11、溶液中存在n个高锰酸根离子,则高锰酸根离子的体积大约为_。三、实验探究题(共计15分)。32.(6分)小明在实验室中把硫酸铜晶体放入水中,水就变成蓝色。旁边的小刚问:“这是什么原因呢?”小明和小刚讨论了一下,提出了三个假设。(1)可能是硫酸铜中的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共同使水呈蓝色;(2)可能是硫酸铜中的硫酸根离子使水呈蓝色;还有一个可能的假设请你替小明和小刚提出: ; 小明查阅了资料,了解到硫酸溶液中也含有硫酸根离子,他和小刚在实验室内走了一圈,找到了盛硫酸溶液的试剂瓶,发现硫酸是无色的。于是,他们得出了一个结论。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小刚也查阅了一份资料,了解到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中均含有铜离子,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氯离子,硝酸钠溶液含有硝酸根离子。他于是马上到实验室观察氯化钠、硝酸钠、氯化铜、硝酸铜溶液的颜色,基于这些溶液的颜色他可作出一个判断: ,则可以得出结论:铜离子使硫酸铜溶液呈现蓝色。33.(9分)致冷剂是一种易被压缩、液化的气体,液化后在管内循环,蒸发时吸收热量,使环境温度降低,达到致冷目的。人们曾采用过乙醚、NH3、CH3Cl等作致冷剂,但它们不是有毒,就是易燃。于是科学家根据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来开发新的致冷剂。据现有知识,某些元素化合物的易燃性、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