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扁鹊治病》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1301849 上传时间:2024-02-1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1.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扁鹊治病》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5.《扁鹊治病》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5.《扁鹊治病》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5.《扁鹊治病》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扁鹊治病》教学设计.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扁鹊治病教学设计 内容来源:小学语文西师版第六册第2组第1篇课文主 题:科学创新授课对象:三年级下期学生设 计 者:黎小平目标确定的依据 一、课程标准相关要求1.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3.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二、教材分析本文是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课。这是一寓言故事,主要写扁鹊多次拜见蔡桓公,并劝诫他及时医治自己的疾病,但蔡桓公坚

2、信自己无病,不肯就医,导致最后病入膏肓,无药可救。故事以蔡桓公悲惨的结局,警示人们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的劝告。三、学情分析学生可以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学习寓言时,一定学生在读中领悟故事所阐明的道理,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鼓励个性化解读文本。教学目标1.会写本课10个生字,随机积累词语。2.读懂课文,并能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心理活动,想象人物神态与动作,进行感情朗读,从而体会寓意。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难点:1.联系有关语句,体会人物内心想法,感受名医扁鹊神奇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2.让学生理解寓言的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学习评价(一

3、) 认读生字,能用硬笔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生字。(二)理解重点词语,欣赏并积累文中生动形象的词句。(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学生:预习生字词,了解大意。教学过程:(预设)学习环节学习目标学习评价学习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5分钟)活动一1交流介绍扁鹊。(课件)2出示课题。师:这样一位神医,却有人不相信他的医术,不让他治病,他是谁?(板书:蔡桓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扁鹊治病这个寓言故事。1.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环节二自学尝试,整体感知(5分钟)环节三导学体验, 读悟感知(20分钟) 1.识记本课10个生字。2.把握课文大意。2. 读懂课文

4、,并能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心理活动,想象人物神态与动作,进行感情朗读,从而体会寓意。1.读10个生字的字音,认清字形并关注生字的关键笔画。2.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新词。3.简单复述课文内容。活动二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如果读完一遍,老师还没有叫停,就接着读第二遍、第三遍。2指名朗读。根据学生的朗读,教学生字词。(完成目标一)活动三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么长的一篇文章,记起来太麻烦了,你能不能用简单的几句话告诉我们,这个故事在讲什么?活动一(一)抓住“名医”,读悟感知1出示第一自然段:有一天,名医扁鹊去拜见蔡桓公。理解“名医”:什么叫名医?(有名的医生

5、)那么有名的老师叫名师,有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叫名嘴。2文章的第一句话就告诉我们扁鹊是一位“名医”,那么课文中一定会有很多句子可看出这一点。请大家默读课文,用横线划出表现扁鹊是一位名医的句子。(二)蔡桓公死因既然有这样一个“名医”为蔡桓公治病,为什么蔡桓公最后还会病死呢?1默读课文,用波浪线划出与蔡桓公病死原因有关的句子。2交流。3因为对扁鹊的不信任、不高兴、不理睬,蔡桓公一次又一次拒绝了扁鹊治病的请求,结果如何? (完成目标二)自读自悟,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巩固已有的识字方法。通过读、想议,抓住关键词品味、体会。1. 读懂课文。2.能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心理活动,想象人物神态与动作。3.感情朗读。环节四理解寓意,初识古文。(10分钟)3.感情朗读,从而体会寓意。1. 感情朗读。2. 体会寓意。1你觉得蔡桓公是个怎样的人?(傲慢、固执、不听劝告)2我们读了这个故事,可以从蔡桓公之死得到哪些教训?(教师归纳板书:防微杜渐、讳疾忌医) 3介绍作者韩非。通过这个寓言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很多道理,变得比半个小时前更聪明了。在欣喜之余,我们还要感谢本文的作者韩非。我们一起去认识认识他。课件出示韩非资料。4阅读韩非的原文。 (完成目标三)感悟寓意,激发学生对古文的热爱。附: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