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上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和单元计划.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1301582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上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和单元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苏教版上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和单元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苏教版上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和单元计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苏教版上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和单元计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上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和单元计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上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和单元计划.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和单元计划 少直小学仇风雷教学内容:第八次、卧薪尝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习作4,练习4。课文间联系:本单元的三篇课文都是记叙中外名人的真实故事。前两篇是寓含深刻道理的历史故事,后一篇是科学家的故事,从古今中外的历史名人的身上都反映出优秀的品质,值得学生学习。第八次是一篇外国历史故事,讲述了古代苏格兰王子布鲁斯英勇抗击外国侵略军的故事。卧薪尝胆是一篇中国历史故事,它写了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两个历史人物成败变化的故事。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让学生懂得任何发明创造都是来源于实践的道理。教学时要弄清文章是怎样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的,对课文进行充分的默读和朗读,通过抓重点词

2、语和重点段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单元学习目标1学会本单元生字,认识2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建议”、如果就”、“果然”造句。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从古今中外历史名人身上学习他们忍辱负重、发奋图强等优秀品质。4读读背背与课文卧薪尝胆有关的成语歌和劝学篇的名言警句。5学写留言条。6明白写好一处景物的要领:注意留心观察景物的特点,有动有静地写。教学重点:1 联系上下文理解“卧薪尝胆”等的意思,会用“建议”、如果就”、“果然”造句。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学习人物所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1 阅读中读出学生各自的体验与感受。

3、2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观察顺序,动静结合,抓住景物的特点,把景物写美。3学会写留言条。单元课时安排:第八次 2课时;卧薪尝胆 3课时;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2课时;习作43课时;练习43课时;单元练习与讲评 2课时;期中复习 2课时;期中调研与讲评 2课时;课例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材简析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一篇记叙文,讲述的是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诞生的经过,是一个科学故事。文中写了一名叫雷奈克的医生一次偶然的发现,从中受到启示,通过反复的试验,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告诉我们只要平时善于观察,肯动脑筋,就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的道理。全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雷奈克医生看到病人痛苦的死去,便

4、整日思索如何及早发现人体内因疾病出现的异常变化。第二自然段写雷奈克从两个孩子玩跷跷板的游戏中得到启示,用小木棍听到了病人的心跳和内脏的声音。第三自然段写雷奈克靠着这种小木棍为病人诊断。第四自然段写雷奈克在实践中不断改进,终于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课文的语言平实、浅显、流畅,从雷奈克在生活中发现难题,萌发解决难题的构思,到偶然的发现,最后通过反复的实验终于获得成果,叙述得有条有理、层次清晰。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如果就”、“果然”造句。3默读课文,能说说雷奈克发明听

5、诊器的经过。4通过阅读课文内容,懂得任何发明都离不开观察与实践,我们应该从小养成爱观察、肯动脑的习惯。二、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读文,能说说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经过,懂得任何发明都离不开观察与实践,我们应该从小养成爱观察、肯动脑的习惯。2会用“如果就”、“果然”造句。三、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学生准备画笔、白纸。教学策略1、质疑中激趣导学。“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皮亚杰说过: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要能引起儿童的兴趣,符合他们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进他们的发展。确实,我们的教学理应顺应孩子的需求与发展规律。教学伊始,通过出示的“听诊器”实物引出课题,学生自然想知道有关于“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内容

6、,就会对所学的课文产生兴趣,带着解疑的愿望去阅读,就提高了读书、学习的针对性。2、层次阅读中深入对话。阅读教学应在语言文字中走几个来回,应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领。在阅读解疑后,安排再读课文,结合课文说说自己的感受、想法,能使学生再次走进了课文,走进了主人公,同时,通过交流又获得了情感的释放。3、阅读对话中有效训练。在感悟课文的同时,语文教学决不能忽略语文能力和思辩能力的训练,能力的培养不能空穴来风,找准生发点训练,则能收到多种功效。在指导“如果就”造句时,抓住文中句子一个人如果有了疾病,他的内脏运动就会出现异常。出示四句写有“如果就”围绕课文内容的填空,进行环环相扣地推理造句,既培养

7、了思维能力,又进行了说话训练。讲述发明听诊器的过程也分两个层次,先是初读后的汇报,再是游戏体验后的加入想象后的创造性的描述,能使认识更为深刻。教学过程设计一、实物揭题,导入新课。1出示实物,问:这是什么?边板书:听诊器,边问:谁能为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对它的了解?2引导质疑:看到这听诊器,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可能会问:谁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怎样的?为什么会发明?怎样发明的?根据学生质疑情况板书:世界上第一个,及问题)3揭题,读题。教师过渡:这篇课文就是讲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发明的经过,认真读这一课,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弄清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形状。1自读,要求

8、: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边读边思上面提出的问题。2检查朗读(采用轮读的方式),根据朗读的情况适时正音、正句,思:是谁发明的?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怎样的?3交流:是谁发明的?(板书:雷奈克,指读、齐读正音)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怎样的?你能否画一张简图来介绍?指名板画,其余学生自画。以书本内容为依据,讨论是否正确,并指名介绍听诊器的形状。(正形:喇叭状)4小结:能解决这些问题是我们认真阅读的结果。三、再读课文,理清段落。1默读,思:为什么要发明?怎样发明的?分别是课文哪些段落的内容?2交流,弄清这些内容相应的段落。3小结课文的先后内容。四、读第一部分,弄清起因。1指读,思考原因。2讨论:出示:一个人

9、如果有了疾病,他的内脏运动就会出现异常。理解:异常。用“如果就”练说话,。如果内脏运动出现了异常,就。如果能及早发现人体内的这些变化,就。如果能及时诊断,就。如果能治疗肺结核病,。3齐读第一自然段。五、读第二部分,弄清发明的经过。1自读,思发明的经过。2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小组讨论,大堂交流、评议。)3同桌配合做游戏:一生用手指轻划桌子,一生用耳朵紧贴课桌听,亲身感受。4用“果然”说刚才的游戏。5引读第2-4节,并适时启发想象:雷奈克试了试,声音果然沿着木板传了过来。(想象:这时,他会想:)他高兴极了,-。他把小木棍的一头,另一头。啊!(指导读出惊喜。)(想象:这时,雷奈克)就这样,然后。以后,雷奈克又发现。于是,他,这就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6复述发明的经过。六、再读,感悟雷奈克的精神,总结全文,升华情感。1用喜欢的方式再次读文,说说读了课文,你想说些什么?2交流,体会、学习雷奈克爱观察,肯动脑,爱百姓,爱事业的精神。3小结:任何的发明创造都不是偶然的,都需要不懈地观察与研究。小朋友只要勤于观察、研究,就会有收获。七、教学生字词。1指读。2限时默记。3交流记字方法,个别正形:状、诊、肺4观察田字格中的字形,注意占位的特点。八、作业:1抄写词语。2用“如果就”,“果然”造句。3把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经过讲给父母听,请他们评分。4搜集、阅读科学家发明创造的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