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必备文言文考点整理知识点.docx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1293859 上传时间:2024-02-1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0.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必备文言文考点整理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考必备文言文考点整理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考必备文言文考点整理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考必备文言文考点整理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考必备文言文考点整理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必备文言文考点整理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必备文言文考点整理知识点.docx(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必备文言文考点整理 中考着实是一种丰收,它包蕴着太多的内涵。无论成绩如何,你的成长与成熟是任何人无法改变的事实,这三年的辛勤走过,你获得的太多太多。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考必备文言文考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020中考语文文言文通假字知识点初中文言文中的通假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说(yu):通“悦”,愉快。2、诲女知之乎?是知也。(论语十则)女:通“汝”,你。知:通“智”,聪明。3、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还:通“旋”,回转,掉转。4、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齐:通“剂”。5、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止:通“只”。6、日之其所

2、亡。(乐羊子妻)亡:通“无”。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亡:通“无”。7、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为学)屏:通“摒”。8、对镜帖花黄。火伴皆惊忙。(木兰诗)帖:通“贴”。火:通“伙”。9、无他,但手熟尔。(买油翁)尔:通“耳”,相当于“罢了”。10、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李清照)争:通“怎”。11、路转溪头忽见。(西江月辛弃疾)见,通“现”。才美不外见(马说)见:通“现”。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见:通“现”。12、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口技)坐:通“座”。1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扳:通“攀”,牵,引。1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反

3、:通“返”。15、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惠:通“慧”,聪明。16、一厝逆东,一厝雍南。(愚公移山)厝:通“措”,放置。17、问渠那得清如许。(观书有感)那:通“哪”,怎么。18、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三峡)阙:通“缺”。19、昂首观之,项为之强。(闲情记趣)强:通“僵”,僵硬。20、傧者更道,从大门入。(晏子故事两篇)道:通“导”,引导。21、缚者曷为者也?(晏子故事两篇)曷:通“何”。22、圣人非所与熙也。(晏子故事两篇)熙:通“嬉”,开玩笑。23、饰以玫瑰,辑以翡翠。(买椟还珠)辑:通“缉”,连缀。24、此何遽不为福乎?(塞翁失马)遽:通“讵”,岂。25、子黑子九距之。(公输)距:通

4、“拒”,挡。26、公输盘诎,而曰(公输)诎:通“屈”,折服。27、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有:通“又”。28、左手倚一衡木。(核舟记)衡:通“横”。困于心,衡于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衡:通“横”,梗塞,这里指不顺。29、虞山王毅叔远甫刻。(核舟记)甫:通“父”。30、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简:通“拣”,挑选。3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唐雎不辱使命)错:通“措”。32、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唐雎不辱使命)仓:通“苍”。33、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山市)裁:通“才”,仅仅。34、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適:通“谪”。35、为天下唱,宜多应者。(陈涉世家)

5、唱:通“倡”,倡导。36、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以:通“已”。37、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被:通“披”。同舍生皆被绮绣。(送东阳马生序)被:通“披”。38、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食:通“饲”,喂。39、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材:通“才”。40、其真无马邪?(马说)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41、自余为僇人,(始得西山宴游记)僇:通“戮”,遭到贬谪。42、而游者皆暴日中。(峡江寺飞泉亭记)暴:通“曝”。43、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畔:通“叛”。44、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曾:通“增”。45、入则无法家拂士。(生于忧患

6、,死于安乐)拂:通“弼”,辅佐。46、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具:通“俱”,全,皆。47、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属:通“嘱”。48、馔酒食,持其赀去。(越巫)赀:通“资”,资财,钱财。49、客问元方:“尊君在不?”(陈太丘与友期)不:通“否”。50、玉盘珍馐直万钱。(行路难其一)直:通“值”。51、故患有所不辟也。(鱼我所欲也)辟:通“避”,躲避。5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辩:通“辨”,辨别。5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与:通“欤”,语气词。54、乡为身死而不受。(鱼我所欲也)乡:通“向”,从前。55、欲信大义于天下。(隆

7、中对)信:通“伸”。56、自董卓已来(隆中对)已:通“以”。57、小惠未徧,民弗从也。(曹刿论战)徧:通“遍”,遍及,普及。58、四支僵硬不能动。(送东阳马生序)支:通“肢”。59、鸡栖于(君子于役):通“橛”,指为栖鸡做的木架。中考语文文言文基础知识:古今异义辨析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二章)句中义:可以凭借。现代义:能够,许可,可能。2.因以为号焉(五柳先生传)句中义:把作为。现代义:认为。3.与儿女讲论文义(咏雪)句中义:子侄辈,泛指家中年轻的一代。现代义:专指子女;青年男女。4.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伤仲永)句中义:文采和道理。现代义:文章内容方面和词句的条理。5.稍稍宾客其父(

8、伤仲永)句中义:渐渐。现代义:稍微。6.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孙权劝学)句中义:专掌经学传授的官员。现代义:学位一级,或指获此学位的人。7.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句中义:其中夹杂。现代义:跟两端或周围等距的位置;在两端或周围的界限以内。8.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花源记)句中义:鲜艳美丽。现代义:食物味道好。9.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句中义:交错相通。现代义:运输事业的统称。10.问所从来,具答之(桃花源记)句中义:从哪里来。现代义:从过去以来。1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句中义:妻子和儿女。现代义:专指妻。1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句中义:与世隔绝的地方。现代义:没

9、有任何出路的境地。13.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句中义:不要说,更不必说。现代义: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意为"不管"。14.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观潮)句中义:举枪。现代义:古代的一种投掷武器。田径赛运动项目,比赛投掷标枪的远近。标枪比赛使用的投掷器械。15.人物略不相睹(观潮)句中义:指人和物(东西)。现代义:单指人。16.天大寒,砚冰坚(送东阳马生序)句中义:特别寒冷。现代义:二十四节气之一。17.越明年,政通人和(岳阳楼记)句中义:第二年。现代义:今年的下一年。(还没到来的)18.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岳阳楼记)句中义:南面直到。现代义:南半球的顶点。

10、19.至于负者歌于途(醉翁亭记)句中义:背着东西的人。现代义:失败的人,或失败的一方。20.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陈涉世家)句中义:到处,处处。现代义:常常。21.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句中义:同样是死。现代义:等待死亡。22.号令召三老、豪杰皆来会计事(陈涉世家)句中义:聚会商议。现代义:指管理财务的人员。23.故不错意也(唐雎不辱使命)句中义:不置,不打(主意)。现代义:好,正确,对。24.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隆中对)句中义:失败。现代义:凶猛而放肆。25.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句中义:痛心遗憾。现代义:十分憎恨。26.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句中义:身份低微,见识浅陋

11、。现代义:指品质低劣、下流。27.诚宜开张圣听(出师表)句中义:扩大。现代义:商店开始营业。28.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公输)句中义:到达。现代义:导致(某种结果);引出另一个话题。29.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句中义:内外亲属,包括家庭成员、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现代义:专指与自己的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及其成员。不包括自己的家庭成员。30.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刿论战)句中义: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现代义:为正义舍弃自己的生命;放弃、损害一方的利益。31.今齐地方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句中义:地域方圆。现代义:区域;部分;部位。中央以下各级行政区划的统称。本地。32.而山不加增,

12、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句中义:怎愁,怎怕。现代义:不值得,犯不着。33.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句中义:有节操有抱负的人。现代义:为正义而牺牲的人。34.秋天漠漠向昏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句中义:秋季的天空。现代义:秋季。35.崔氏二小生(小石潭记)句中义:年轻人,后生。现代义: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中考语文备考:背完初中3年所有文言文!文言文背诵方法抓住关键词语背诵所谓关键词语,一是指需要背诵的文句、语段的领头字词;二是紧紧抓住容易联想背诵内容的关键性动词。如背诵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历数担当大任的人遭艰难情状的句子,可抓住“苦”、“劳”、“饿”、“空乏”、“拂乱”等意义、用法独特和在文中

13、作用显著的词语来记忆。按写作顺序背诵文章的写作顺序主要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按照写作顺序来梳理文章的思路,寻找利于背诵的策略也是常见的背诵途径。例如核舟记的写作是空间顺序,背诵时就可以按照这个顺序来处理:整舟船中船头船尾船背。文章中的每一段都有一个暗示空间顺序的语句,同学们可以先将这些语句记熟。然后再拆分每一段的结构,梳理每一个段落的背诵思路。整分联背诵法整分联背诵法是指整体背诵法、分段背诵法与联合背诵法,这几种方法各有不同的特点、用途,并有一定的联系。一般而言,整分联背诵法要求学生先对课文进行整体阅读,然后对每个语段进行分别背诵,将每个段落背熟记牢,然后再将所有的段落联合起来进行记

14、忆。对于较长篇幅的古诗文背诵篇目,如曹刿论战、出师表等篇目,这种方法是切实、有效而便捷的。尝试回忆背诵法朗读有助于背诵,但若一遍又一遍地单纯重复,记忆效果还是欠佳的,的办法是在朗读到一定程度后,合上书试背,尝试对记忆内容进行回忆,这样能增强背诵的效果。文言文虚词顺口溜之之字可代人事物,定名之间可译“的”;用作动词“去、往、到”,用作助词可不译。1、用作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2、用作助词a、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b、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例:宋何罪之有?(公输)c、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例: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求职简历 > 职业规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