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琥珀》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1292359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4、《琥珀》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14、《琥珀》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14、《琥珀》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14、《琥珀》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14、《琥珀》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4、《琥珀》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琥珀》教学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聋校语文第十七册教学设计14 琥 珀(第二课时)蒙城特校 王之峰教学结构:变序式教学目标 1、了解这块琥珀形成和发现的过程。2、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及必须具备的条件。2、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教学过程 一、复习质疑 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为课文划分了段落,并且学习了课文的第四段。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这块琥珀是什么样的?它又有怎样的科学价值呢?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出示课文挂图1.过渡:这块琥珀里面有一只苍蝇和一只蜘蛛,非常特殊,也非常漂亮,而且还有很高的科学价值。那么,这块琥珀是怎样形成的呢?这节课我们

2、继续学习课文,师板书课题。二、学习课文第二段,了解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一)、了解松脂球的形成过程和必须具备的条件。1、默读课文第27自然段,想想苍蝇和蜘蛛怎么会同时被包在一个松脂球里?抓主要内容说一说。学生通过默读,抓住主要内容说:一只苍蝇在松树上休息,一只蜘蛛爬过来想把它当作美餐,就在蜘蛛刚扑过来时,一大滴松脂刚好从树上滴下来,把它们包在里面。师小结后说,这件事真是偶然、特殊,真是巧极了!2、学生读课文第7自然段,想想从这一段中的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当时事情真是巧极了?老师引导学生读课文从第7自然段中的“刚”“突然”“刚好”“一齐”等词语可以看出,事情真是巧极了。3、指导学生演示:苍蝇和蜘蛛

3、被包在松脂球里的经过。(1)先出示课文挂图2,指导学生认真观察。(2)再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第7自然段。(3)然后让学生一只手当苍蝇,一只手当蜘蛛,另一个同学双手在上当松脂,表演体会当时那一瞬间的情景。 4、苍蝇和蜘蛛被松脂包住了,后来的情形又是怎样的呢?老师引导学生读课文第8、9自然段,然后回答:苍蝇和蜘蛛在松脂里开始还挣扎,后来就不动了。教师又问,什么是“前俯后仰”?就是身体不断地往前伏,往后仰。找一学生表演,体会“前俯后仰”的意思。老师然后追问:这点正和我们看到的琥珀样子里的哪一点吻合?就是这两个小东西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说明苍蝇和蜘蛛曾经在里面进行过挣扎。5、默读课文第29

4、自然段,思考:要形成这个奇特的松脂球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在学生默读思考的基础上,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根据学生的发言,边板书边总结:需要天气热,因为只有在炎热的夏天里,松树才能渗出树脂;还需要松树老,因为只有老松树才能渗出这样一大滴一大滴松脂,足以同时包住这两个小虫,并积成一个松脂球。第三个条件要有苍蝇和蜘蛛,还要必须具备一个特殊的条件,那就是事情非常凑巧:苍蝇和蜘蛛正好在一起,而且挨得非常近,一大滴松脂正好滴下来,而且正好把它们一齐包住,具备了这些条件才能形成这个特别的松脂球。过渡:两只敌对的小虫被包进了松脂球以后,小虫的活动停止了,但自然环境还在继续变化。这个松脂球是怎么变成化石的呢? (二

5、)、了解松脂球变成化石的过程及必须具备的条件。1、默读课文第1012自然段,思考松脂球变成化石必须具备什么条件?在学生默读思考后,老师指导他们讨论,然后再指名说说。老师随机板书松脂球变为化石的必备条件:松脂球埋在地下要经过漫长的时间才能变成化石。2、结合板书小结琥珀形成必须具备的条件。科学家根据这块琥珀的样子,推测出它形成必须具备的条件。 琥珀形成要经过两个阶段:由松脂形成松脂球,再由松脂球变成琥珀。由松脂形成松脂球必须具备的条件是:天气热,松树老,事情巧,松脂正好包住蜘蛛和苍蝇这两个小虫。由松脂球变成琥珀必须具备的条件是:松脂球被埋地下,而且要经过漫长的时间。这块琥珀形成的故事生动有趣,科学

6、家想象十分丰富,而且非常科学合理。3、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第二段。过渡:课文中“漫长的时间”是多长时间呢?我们来看看课文第一段。三、简要学习课文第一段,了解故事发生的时间。1、学生读课文第一段,思考:“约摸”是什么意思?“总有一万年了”又是什么意思?“约摸”意思是大概估计。“总有一万年了”意思是最少有一万年,应该有一万多年。2、联系课文第二段中的这个松脂球挂在一棵老松树上过了几千年;后来自然环境发生变化,松树腐烂,松脂球淹没在泥沙下面又过了几千年,合起来时间约摸总有一万年了。过渡:这个松脂球历经一万多年变成了化石,它又是怎样被人发现的呢?下面我们来学习课文第三段。四、学习课文第三段,了解这块琥珀被

7、发现的过程。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三段,思考:琥珀是被谁发现的呢?是怎么发现的呢?琥珀是被渔民父子俩发现的。孩子赤着脚,在沙滩上踏着一块硬东西,就把它挖出来;父亲经验丰富,一看就知道这是块少见的琥珀。2、这块琥珀被发现的过程,科学家的想象也非常合理。首先,“澎湃的波涛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边”,也把埋在泥沙中的琥珀卷到了沙滩上。第二,发现琥珀的是渔民父子俩:孩子的好奇心强,踏着一块硬东西就把它挖出来;父亲经验丰富,知道是块少见的琥珀。3、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第三段。五、小结课文介绍的这块琥珀是一块十分特殊的琥珀。科学家根据它的特点,想象了一个非常生动有趣的故事。我们以前学习的课文马踏飞燕、伏尔加河上的纤

8、夫、月光曲等,作者都进行了丰富而合理的想象。大家以后在观察事物时,也可以进行合理的想象,以提高自己的想象能力和作文能力。六、拓展延伸阅读文章黄河象,思考:1、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2、黄河象与琥珀这两篇文章在内容上和叙述顺序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板书设计14、琥珀 天气热:暖暖的 火热 热辣辣形成松脂球 松树老:松脂厚厚的 继续滴 事情巧:苍蝇和蜘蛛 埋在地下形成化石时间漫长教后反思本人刚讲过琥珀这一课,现将教学策略和教学中的优点与不足总结如下:琥珀第二节(讲读课)我采用了“篇末入手”、“逻辑提问”、“由果溯因”的变序教学法。这种方法可以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引起学

9、生的思考兴趣,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也大有好处,既理解了较为抽象的科学知识,又降低了学习难度,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一、紧扣“半独立理解,逻辑提问”进行教学所谓“半独立理解”,就是教学时既不是老师包办代替,也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下,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语文基本知识与能力,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语言文字。如学习琥珀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时,我让学生通过认真阅读课文,小组讨论合作,很快就得出了相应的结果(天气热,松树老,事情巧,松脂正好包住蜘蛛和苍蝇这两个小虫)。再如学习松脂球变成化石必须具备什么条件时,我让学生默读思考,自己再相机指导,使他们清楚了化石形成的过

10、程及条件(松脂球被埋地下,而且要经过漫长的时间)。这样,学生就能在“半独立理解”课文中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语言文字,了解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条件及科学价值。所谓“逻辑提问”就是抓住文章的重点,设计的问题一环紧扣一环,它是课堂结构最关键的体现,我紧紧围绕“琥珀的样子松脂球形成的条件琥珀形成的过程琥珀的发现”,来设计简明扼要的问题,使学习问题简单化。二、采用讨论方法组织教学讨论式学习法是学生“半独立理解”课文的一个有效方法。现代教学论认为:集体自学优于个人自学,集体讨论优于个人独立思考。我们强调学生“半独立理解”课文,就必须辅之以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设计中,我就是采用讨论法来组织教学,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学实践经验告诉我们,采用讨论方法组织教学,必须注意两点:一是讨论必须扎扎实实,讲求实效;二是要在课文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处组织学生讨论。这节课,我把“琥珀形成需要哪些条件”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完成,相信大家从课堂上可以看到当时的情景:讨论真实,活动扎实,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良好。四、不足之处本节课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一是我对学生的朗读课文指导不够;二是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我还应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