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级100以内数的认识.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1292313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年级100以内数的认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1年级100以内数的认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1年级100以内数的认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1年级100以内数的认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1年级100以内数的认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年级100以内数的认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年级100以内数的认识.doc(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年级数学下学期导学案学校: 年 月 日 备课组长签字: 蹲点领导签字:课题100以内数的认识课型主备人审核人复备人本周行为训练重点班级小组姓名学习目标1我能运用不同的方法正确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能正确数出100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我能根据提供的素材,估计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 3我通过对100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培养了我的数感。知识链接20以内 数的认识重、难点预设重点:能正确数出100以内的数难点:运用不同的方法正确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学习过程:一、 导学教师:我们以前认识过哪些数? 谁能从0数到20? 引入课题“100以内数的

2、认识”。二、独学猜猜今天有-位同学来上课,我能估出教材图片上的羊有-只(1) 同位配合,一人拿小棒,两人一起数:从21数到30。(2) 一根一根地试数小棒,从31数到100。(3) 10根10根地数100根小棒,归纳:几个十就是-,10个十是-。三、互学小组内回答问题: 组长出示6捆小棒(每捆10根)和4根小棒,它是怎样组成的?一共是多少? 组长出示2捆小棒和2根小棒,一共是多少?它是怎样组成的? 组长出示数(四十二),用小棒表示,说说它的组成。四、评学1、学生小组成员展示。要求:1个1个接数,每人只接1个数。2、与七十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一百里面有( )个十,一百里面有( )个一。

3、4个一和6个十组成( )。数出三十二前面的五个数: .3、 接着数:九十四、九十五、( )、( )、( )、( )、( )。( )、( )、( )、( )、八十一、八十二、( )。4.反应训练:按要求抢答,每次只接1个数。1个1个数(59、79),2个2个数(48、68、78、88),5个5个数(95)。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一年级数学下学期导学案学校: 年 月 日 备课组长签字: 蹲点领导签字:课题读数 写数课型主备人审核人复备人本周行为训练重点班级小组姓名学习目标1、我能够正确地、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2、结合具体事物,我能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

4、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3、我进一步尝试用自主探索的方法获得新知。知识链接100以内数的认识重、难点预设重点: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难点:数位的意义。学习过程:一、 导学引入:在100以内数的认识中,我们已经学会了数数。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纽扣(出示纽扣喷绘图),有黄色、蓝色和红色。看看,这三种颜色的纽扣分别有多少粒呢?教师随着学生的发言适时板书:黄色纽扣:四十粒蓝色纽扣:二十七粒红色纽扣:三十三粒刚才在“数”的过程中,得到了“四十、二十七、三十三”这三个数。这些数都比20大,又都是100以内的数,它们又该怎样读?怎样写呢?(2)揭示课时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100以内数的读、写。(

5、出示课题二、独学1.先用小棒摆一摆,然后在计数器上表示出“四十”。自学“四十”的写法:先在十位上写( ),表示( )个十;然后在个位写( )。自学“四十”的读法:因为有( )个十,所以读作( )。写数的时候,有几个十就要先在十位上写( ),再在个位上写( )。2. “二十七”的写法:先在十位上写( ),表示2个( );再在个位上写( ),表示7个( )。读的时候,同样是先从( )位读起。3.“三十三”的写法。 思考: 两个“3”的意思一样吗?看来同样都是数字“3”,放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的意思就不一样。十位上的“3”表示3个( ),个位上的“3”表示3个( )。认识“百位”,教学“100”的读写

6、。(1)引入:这些纽扣一共有多少粒?(2)用小棒表示“1个百”。(3)结合计数器认识“百位”,并在计数器上表示“1个百”。(4)学“100”的读、写。三、互学1.数出42根小棒,并在计数器上拨珠表示42,读读这个数,写写这个数,说说这个数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2.归纳10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不论读数或写数,都要从高位开始。四、评学1、各小组上台展示自己小组的任务2、第37页“做一做”的第2题。 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数数和数的组成导学案课型练习课型课时1课时主备人审核人复备人 本周行为训练重点语言表达能力班级小组姓名学习目标1、我能进一步使学生能熟练地数、读、写100以内的数。2、

7、我能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重、难点预测重点:正确熟练地数、读、写100以内的数,特别注意过九的数。难点: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时间预设导学: 2分钟 自学:17分钟 互学:11 分钟 评学:8 分钟 整理导学案:2 分钟学 习 过 程师生笔记一、导学1.开火车数数。从15起,5个5个数到100,从48起,2个2个数到78。 2、全班齐数数。从100倒数到78,从10起,10个10个数到100。二、独学分组抽签读数。(1)数出尾数是0的数来。(2)数出尾数是5的数来。(3)数出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的数来。(4)数出个位是9的数来。合作探究:1、写出48后面7个数来。-2、写

8、出5个个位数字和十位数字相同的数来。-3、填空:47、-、49、-、51、-、53、-、55、-10、20、30、-、50、-、-、-45、50、55、-、65、-、-、-4、49由()个十和()个一组成60由()个十和()个一组成87由()个十和()个一组成暴露问题:各小组将群学还未解决的问题或认为解决有困难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三、互学1、组员互相检查练习完成情况。2、提出学习中的困惑,并将问题板书在黑板上。3、先由小组间互相帮助解答,个别有困难的集体讨论解决。四、评学完成书第40页9,10,11,12 学校: 松鹤路小学 年 月 日 备课组长签字: 蹲点领导签字:课题百数表课型新知探究主备

9、人审核人复备人本周行为训练重点观察、分析能力班级小组姓名学习目标1、通过填写百数表,我能清楚地了解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明白数与数之间的关系。2、通过观察、分析百数表,我能发现100以内数的规律。知识链接 100以内数的认识重、难点预设重点:我能发现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的一般规律。难点:我能初步明白数之间的联系,建立数感。学习过程:一、 旧知引入,解读目标1、 读出下面各数。18 96 50 29 35 48 76 38 47 59 27 2、 出示课题,解读目标二、 自主探究,用心思考独学书本P41例4.1、 观察例4表格中第1行数、第2行数,你发现了什么? 2、在例4中你还发现了什么?

10、 3、你能按照顺序,把例4的表格填完整吗?请试一试。 4、请尝试完成书本P41例4(1)、(2)、(3)。三、 合作交流,释疑解惑 1、对学:对子互相交流自主探究的问题,对子不能解决的问题用红笔标注。 2、群学:解决小组成员暴露出的问题;举例说一说在百数表中的发现。四、 展示提升,当堂检测(一) 展示提升:展示预设一:举例说一说横着观察例4表格你发现了什么?展示预设二:举例说一说竖着观察例4表格你发现了什么?展示预设三:举例说一说斜着观察例4表格你发现了什么?(二) 当堂检测: 1、书本P41页“做一做”。 2、书本P44页第1、2题。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学校: 松鹤路小学 年 月 日

11、备课组长签字: 蹲点领导签字:课题比较大小课型新知探究主备人审核人复备人本周行为训练重点口头表达能力班级小组姓名学习目标1、通过借助小棒、计数器,我能学会比较两位数的大小。2、我能掌握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知识链接 100以内数的认识重、难点预设重点:我能学会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难点:我能概括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学习过程:三、 旧知引入,解读目标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位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认识了“”符号和“”符号,说一说你是怎样用好这两个符号的?1、 出示课题,解读目标二、 自主探究,用心思考独学书本P42例5.(三) 你是怎样比较42和37的大小的? 2、2

12、3和25你又是怎样比的呢? 3、说一说,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三、 合作交流,释疑解惑 1、对学:对子互相交流自主探究的问题,对子不能解决的问题用红笔标注。 2、群学:解决小组成员暴露出的问题;举例说一说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四、 展示提升,当堂检测(一) 展示提升:展示预设:举例说一说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二) 当堂检测: 1、书本P42页“做一做”。 2、书本P44页第3、5题。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学校: 松鹤路小学 年 月 日 备课组长签字: 蹲点领导签字:课题比一比,说一说课型新知探究主备人审核人复备人本周行为训练重点口头表达能力班级小组姓名学习目标1、通过具体的比较,我会用“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描述两个数的大小关系。2、我能和小组同学合作,提升观察、分析、表达能力。知识链接 100以内数的认识重、难点预设重点:我能正确用“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描述两个数的大小关系,培养数感。学习过程:一、 谈话引入,解读目标 1、谈话引入 2、出示课题,解读目标3、 自主探究,用心思考独学书本P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