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忘记的历史.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1274182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能忘记的历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不能忘记的历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不能忘记的历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不能忘记的历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不能忘记的历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能忘记的历史.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市品德与社会评教评学不能忘记的历史-振兴中华,我们的责任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五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第四课时振兴中华,我们的责任,下面我就从教材特点,教学策略和教学过程三个方面作以简要说明。一、 教材浅析本课所在单元体现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知道“近代以来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和危害,知道中国人民,尤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救亡图存的抗争事例,爱戴革命先辈,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等内容,本课就是在前三课圆明园的诉说、在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不愿忘奴隶的人们的基础上,让生了解屈辱的历史,外国侵略者给中国社会的深重灾难。所谓“前事不忘,后事

2、之师”,让学生牢记历史教训,体会到“振兴中华,我们的责任”这一时代使命。根据本课主题内容和课标要求,特制定以下目标:1、回顾历史,缅怀革命先烈,继承他们振兴中华的意志;2、教育学生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3、引导学生明确责任,把爱国情感落实在具体行动中。活动重点:让学生体会建国以来社会建设者为国家繁荣昌盛而付出的艰辛,增强为国效力的责任,总结历史,牢记使命,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活动准备:搜集名人名言,以及为中华而奋斗的名人故事。二、 说教学策略为了达到上述的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根据课程特点,新课标要求,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本课教学将采用直观感染,亲身感受,让学生

3、用心灵去感悟。师只作课堂引导,创设课堂情境,给学生流露情感的空间,具体教学程序如下:1、激情导入,振撼学生的心灵2、寻找建设者的足迹3、评价名人故事4、悟“振兴中华”之含义5、做“振兴中华”之先行三、说教学过程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和教学程序的安排,设计以下教学环节。(环节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针对高年级学生特点,情感比较丰富,采用感人图片、场景来吸引学生,感染学生。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播放开国大典、升旗仪式、国歌等激动人心的感人场景,让生静静地去听、去感受。接着让学生说说看后的心情如何,有什么感受。我再根据学生的回答转入主题:同学们,每当我们看到这情景,我们每个人都为之激动,为之肃然起敬,在建设祖

4、国振兴中华的奋斗中,还有许多仁人志士,他们都付出艰苦的努力,那么我们同学们是不是也应该也有这份责任呢?(出示课题-振兴中华,我们的责任)(环节二)让生寻找建设者的足迹这一环节可谓为重点,为了从心里感化学生,是这样设计的:1、让学生汇报课前搜集的有关先辈们为社会主义建设所做出努力的人物故事,(比如:李四光,时传祥、袁隆平等)要求说说对他们的认识。2、师出示有关名人故事的课件,鼓励学生说说对名人及故事的感悟是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3、课件出示名言,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并让学生说说对名言的理解,从中想到了什么?让学生交流。(本环

5、节设计是让学生通过课件内容去感悟和体验国家发展多么不容易和建设者的艰辛,从而来培养学生为国效力的意识,让学生之间产生情感共鸣)。(环节三)揭示“振兴中华”之内涵首先指导学生读教材,启发学生说说自已读到了什么,谈谈自己感受,从而突出振兴中华之涵义。其次,开故事会。1、讲解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故事;2、阅读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介绍梁启超生平;3、学生介绍自已最敬仰的爱国志士和革命先辈的事迹。(本环节是进一步让学生去感悟,去体会什么叫“振兴中华”以及怎样做才能“振兴中华”。激励学生向爱国志士学习)。(环节四)“振兴中华”我先行1、让学生先说说现在振兴祖国的内容和任务与以前有什么不同,谈谈自己的看法。2、让学生谈谈现在自已如何为振兴祖国而作贡献。3、师总结:同学们,我们每一个人的命运都和祖国的命运息息相关,振兴中华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我们应该尽自已所能,为把祖国建设更加美丽而努力学习。4、课后延伸(1)摘抄古今中外的爱国志士的名言。(2)读有关青少年刻苦学习的故事书。本课教学可让学生了解到祖国的历程,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同时也引导了学生如何把爱国情感落实在具体行动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