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1260140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赫鲁晓夫改革的经济、政治方面的内容。简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经过,“八一九事件”的经过,说出苏联解体的时间、原因。分析赫鲁晓夫改革的成败和戈尔巴乔夫改革激化苏联社会的各种矛盾,直接导致苏联的解体。探究苏联解体的原因,认识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是曲折的。比较苏联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进一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意义。教学重点:赫鲁晓夫时期的改革。教学难点:苏联的解体。教学方法:导学法、阅读法、讲解法、分析法、探究法课标要求:1.了解赫鲁晓夫改革; 2.知道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苏联解体。教学

2、过程导入新课:苏联为什么会解体? 明确指出其解体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引出本课将学习苏联的改革和解体。引导学生回忆斯大林时期苏联确立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有何弊端,并指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趋于僵化的管理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出来,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斯大林逝世后,人心思变,赫鲁晓夫上台后开始改革,引出本课学习内容。知识内容师生活动一、 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背景:1.二战结束,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2.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3.农业的相对落后;4.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担任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 (前提)赫鲁晓夫改革主要过程: 赫鲁晓夫改革时间、目的1953年 ; 改革斯

3、大林时期存在的一些弊端内 容(1)政治:批判个人崇拜,加强民主法制,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2)经济:大胆改革计划经济体制、减少中央集权,增加地方自主权,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工农业生产发展的措施结 果与影 响结果:失败原因:1、全盘否定斯大林2、自己的主观主义和急噪冒进3、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影响:改革不但没有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反而激化了各种矛盾日益突出。1964年,赫鲁晓夫被赶下台。评 价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只是对原有的经济体制小修小补。二、勃列日涅夫改革1. 政治方面:强调加强党的集体领导,扩大党内外民主2. 经济方面:“重点是

4、重工业”结果:虽失败,军事实力有所提高失败原因:因为改革未能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制约,反而使其更加僵化。三、戈尔巴乔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背景苏联已经处于内外交困中,在国内,国民经济的发展已陷入停顿状态,社会的各种矛盾日趋严重时间1985年 戈尔巴乔夫 目的针对苏联经济发展的停滞局面。内容经济:没有成果,经济增长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下降。政治: 政治体制发生急剧变化;国家权力分散,一党制变为多党制外交: 开展“新思维外交”,对西方实行妥协和退让结果改革未取得成果,经济发展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下降,政治上由一党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四、苏联的解体时间1991年12月25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

5、非但没有取得成效,反而使政治、经济、民族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危机进一步加剧过程(1)1990年3月,立陶宛宣布独立。(2)1991年8月19日,由8名苏联高级官员组成的“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发动政变,遭到失败。(简称:“八一九事件”;目的是阻止苏联的解体)(3)“八一九事件后,戈尔巴乔夫实际上失去了领导国家的威望和能力,俄罗斯领导人叶利钦控制了全局。(“八一九事件”加速了苏联的解体) (4)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联邦、白俄罗斯、乌克兰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 ,随后有11个加盟共和国加入。(简称:“独联体”;其性质是联合组织,而不是国家) (5)1991年12月25日晚,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

6、苏联解体。 影响苏联解体结束了战后40多年来美苏对峙的局面,标志着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彻底瓦解实质社会制度的改变启示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定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依法治国小结:练习并布置作业板书设计: 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一、 赫鲁晓夫改革 二、戈尔巴乔夫改革1、 时间:1953年 1、时间:1985年2、 内容: 2、主要表现:一党制变为多党制3、 结果 3、结果:教学反思:第11课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知道匈牙利的改革,并以匈牙利为例,了解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运

7、动;知道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为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相继进行了改革,但多有失误;到80年代末出现了东欧剧变。认识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是有曲折的。我们要吸取东欧各国的经验教训,必须根据自己的国情,实事求是,坚忍不拔地探索一条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教学重点:匈牙利改革。教学难点:东欧剧变的原因。教学方法:导学法、阅读法、讲解法、分析法、探究法课标要求:以匈牙利事件为例,了解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运动。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回顾二战后欧洲哪些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出示二战后欧亚社会主义国家示意图,结合地图明确东欧各国的地理概念。指出80年代末这些国家风云突变,执政四

8、十多年的各国共产党纷纷丧失政权,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遇挫折。提出问题:东欧为何会发生剧变?引出本课将学习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及演变。知识内容师生活动一、匈牙利的改革(1956年卡达尔)(一)、欧洲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欧洲和亚洲的国家相继 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主要国家:波兰、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南斯拉夫、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主要特点: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大都受制于苏联。 按照斯大林模式进行经济建设,走了不少弯路(二) 匈牙利事件:背景:匈牙利人民要求克服个人崇拜,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实行政治经济改革。时间:1956年10月23日结果:苏军开入布

9、达佩斯,暴乱平息。(三)社会主义工人党的改革背景: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政府总结了“匈牙利事件”发生的原因和教训。措施:政治上:改善党的领导,发扬社会主义民族,健全法制,稳定政治局势经济上:优先发展农业和轻工业;调整农业政策,在工业方面进行了管理体制的改革结果:成效不大。影响:使匈牙利的政治经济形势逐步稳定,为60、70年代的全面经济改革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四)其他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捷克斯洛伐克改革:目的:摆脱苏联控制。时间:1968年结果:被苏联镇压。二、东欧剧变(19891990年)原因:1、80年代,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要求,人民生活水平下降。2、改革失败,日益严

10、重的经济困难,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危机。3、苏联放松对东欧国家的控制。4、西方推行“和平演变”的结果时间: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实质:各国无产阶级政党丧失政权,社会主义变为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结果:一年之内,执政四十多年的各国党,纷纷丧失政权,社会制度也发生变化。表现:南斯拉夫一分为五;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合并,实现统一。东欧剧变对我们有哪些启示:1、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2、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3、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实行以法治国; 4、加强执政党的建设,维护党的领导地位。小结:练习并布置作业板书设计: 第11课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背景:领导人:匈牙利改革 政治上:措施 经济上结果原因:时间:一分为五:东欧剧变 概况 分裂 一分为二:统一:实质: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